政治
题材范围更广 凸现能力立意
张惠玲 (厦门莲花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省级学科带头人)
今年,厦门市政治中考试卷无论题型、考查模式还是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今年主要以三种题材为载体:
1、从“国情国策”知识的考查角度来看,主要是“热点题材”。比如,第24题以 “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以“为什么说改革开放能带来人民生活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对国情常识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能力。题材重大,视点广阔,但考查的角度具体,从“生活”侧面考查考生对有关热点问题的理解能力。
2、从“心理”知识的考查角度来看,主要是“社会题材”。比如,第25题选用了2008年度 “汶川大地震中震天撼地的母爱”——— 废墟中的一条短信“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为材料背景,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其中蕴含的“父母之爱”的深刻道理的同时,也使考生受到一次生动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这无疑是强化“孝敬父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3、从“法律”知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接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比如,第21、22、23题,以“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听音乐是自己的权利,邻居到底有没有权利干涉”和“鲜牛奶的保质日期”等与中学生关系密切的事实为题材,考查对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能力,考查考生对“自我保护”、“消费侵权”现象的看法,这些题材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总之,上述各类题材在试卷上的应用表明,今年厦门政治学科中考试题的题材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这样的题材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从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我市初级中学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