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福建中考 >> 福建中考 >> 文章正文
 
住校,如何与舍友处好关系?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海峡导报 2008-8-22 09:17:26
虽然孩子已经跨过了中考这道“坎”,但不少家长的担忧还在继续:孩子升入高中选择住校,能适应集体生活吗?能与舍友友好相处吗?新学期临近,女儿就要住校的家长金女士拨打阿文热线 (0592-8894016),表达了自己的不安。
热线讲述
内向女儿住校能合群吗?
金女士(高一新生家长)
    这几天,我们忙着为女儿打点行装,因为一开学女儿上高一就要住校了。
    女儿选择住校,我们不反对。因为家里离学校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住在学校,可以省下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把有限的精力多用一些到学习上。另外,孩子住在学校,学习气氛可能会比家里好。晚上有晚自习,同学之间互相督促,不会做的题还可以互相讨论,而在家里,孩子一会儿喝喝水,一会儿看看电视,容易分散精力。另外,女儿长大了,我们也想借住校培养培养她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
    尽管决定让女儿 “放飞”,但这两天我的内心还是很忐忑:在我们的三口之家,女儿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舒适自在,而住校,一个集体宿舍好几个人,女儿或许会很不习惯;女儿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在学校她能吃好睡好吗?打水、打饭、叠被子、洗衣服等等,这些事情她自己能对付吗?我更担心的是:性格内向的女儿合不合群?能不能与舍友和谐相处?
    我曾经有一老同事的儿子上高中住校,因为和宿舍里的其他同学闹矛盾,不能融洽地相处,最后导致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情绪,不得不选择了退宿,并且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我也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遇上这类问题。
    有朋友安慰我,这种担心于事无补——— “船到桥头自然直”,要相信孩子到了新的环境,具有重新调整和适应的能力,但我内心还是有些七上八下。我心里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女儿真的不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就举家搬迁到学校附近,租上一套房子,住上三年。不过,我最希望的还是女儿能融入学校的大集体中……
孩子发言
对舍友要多一点包容心
曾同学(厦门某高二学生)
    其实高中住校,舍友间的“摩擦”很正常。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习惯、个体性格都不尽相同,“相看两厌”导致的语言冲突也在所难免。回头来看,我觉得与舍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包容”。
    因为有同样的爱好,我曾和一位男同学在刚住校一段时间内相处得很好,但是后来因为一件小事,我们彻底决裂了。因为那天,晚自习回到宿舍,我发现他又坐在我的位子上和舍友聊天,旁边还有几个其他宿舍的同学,我心里“嘎嘣”地不快了一下———他经常如此。在我看来,这不仅打乱了我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了我学习。
    我放下书包后便坐在舍友的床上听他们聊天,希望他们一会儿就走,没想到他们越聊越起劲,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我下了“逐客令”,轻轻踹了他一脚说:“哎,滚啦(男生之间说话没有什么客气的,这是习惯)。”他转过头来,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不要啦!”我突然火就冒上来了,心想:“你是我朋友,怎么一个劲烦我啊你!”我冲他恶狠狠地来了一句:“你再不走,我找生管!”他一愣,冷冷地回了句:“你去啊!我等着!”
    话已出口,我放不下面子,一个转头就冲下去找生管。生管老师上来把他臭骂了一顿,这个过程中,他始终瞪着我,眼睛里充满着愤怒和仇恨,我也不示弱,一直用轻视的眼神冷冷地对着他……
    为此,我们有近一个学期没说过话。冷静下来,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幼稚,当时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沟通。班主任不知是因为知道了我们的关系还是为了学习互助,把他调回了我后排。慢慢地,我们了解多了,过去的不快乐被“屏蔽”,我们现在变得很“兄弟”,即使他偶尔再和同学在宿舍里狂聊,我也没有不快,我会心平气和地去公共教室学习,或者戴上耳机看书。我们都开始学着适应对方,把之前没上完的课 “补上”,虽然有点迟,但效果却很好。
    我想说的是,舍友之间的矛盾难免,关键还是要勇于面对,善于化解。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不快就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当与舍友之间出现矛盾时要有两颗心:一颗平常心,平常看待这些事,在时间的帮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然后是包容心,对舍友多一些包容,有时,“忍耐和退让”能让我们获得海阔天空。
家长心经
鼓励孩子发现舍友优点
曾女士(高二学生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也曾经在让孩子住校还是不住校之间摇摆了好一阵,但儿子的态度很坚决:住校!不然没有机会和同学交流。的确,儿子上的是全住宿高中,如果不住校,和同学交流的时间自然比较少,孩子不喜欢“游离”在班级之外的感觉。
    对孩子的住宿问题,我认为家长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解决与舍友相处的这类问题;二是如果孩子的确因为舍友关系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面对。
    我儿子在高一住宿开始不久就对我说:“我不住宿了,我要回家!”面对情绪激动的儿子,我没有指责他。我只是问:“告诉妈妈,为什么又不想住校了?”
    原来,儿子的舍友不守舍规,身为“舍长”的儿子对一些舍友的“违规”行为看不顺眼,而几个舍友也不买儿子的“账”,导致彼此关系紧张。我心里很清楚,儿子是那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孩子,因此他也希望别人也能像自己一样遵规守纪,但往往事与愿违。
    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对儿子说:“你最好不要只看到舍友的缺点,要多发现舍友的优点,说不定他们很肝胆,很能吃苦。你试着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你的舍友,如果这样你最后还是觉得无法和他们相处,那我们下学期就不住校。”
    我的这种态度让儿子平静下来了。与此同时,我与儿子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到孩子在校与同学相处的情况,结果和我预想的吻合:问题在于儿子按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舍友,矛盾自然发生。我知道其实儿子是一个宽容、上进、乐于助人的孩子,住校,是对孩子的另一种磨砺。
    一句话,当孩子与舍友相处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要指责孩子,要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孩子就不会“不合群”。同时,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让孩子明白,家是他们永远的“港湾”。
名师讲堂
若出现矛盾多反省自己
    张咏 (厦门科技中学副校长、《学堂》专家顾问团成员)
    高中住校,宿舍是孩子与同学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除上课外,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因此,如何与舍友处好关系的确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每个人从个性到生活习惯都会有差异,而不同的人在一间宿舍朝夕相处,“矛盾”、“摩擦”必然难以避免。孩子能不能 “合群”,关键在于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矛盾”和“摩擦”时如何化解。
    其实,只要做好以下几点,舍友便会成为朋友,“内向”的孩子也能“合群”:
    第一,假如出现矛盾或者问题,先反省一下自己:错误是不是在我身上?即便他人有问题,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一般情况下,倘若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所有的人都有问题,“矛盾”便有可能激化,“摩擦”便可能升级。
    第二,要多注意他人的优点,最大限度包容别人的缺点 (不要把别人的缺点放大)。你和舍友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并不代表你是完美无缺的,而是说彼此都包容了对方的不足。做到了这点,舍友就能友好相处。
    第三,要注意细节,比如,自己的卫生问题、别人的生活习惯等等,要多包容别人,多审视自己。舍友之间要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第四,住校后,家长们对孩子也不能不管不问,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与老师沟通,这样,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孩子周末或节假日回家时,家长要尽量陪在他们身边,用面对面的交流代替电话联系,增进亲子感情,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