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标杆范文
我眼中的色彩
上海一考生
古人非常热衷于纸上谈心。“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正是雅人雅兴之发挥。尽管梅花到手很可能已经凋谢,尺素上也只是旧话一篇,但款款之情分毫不减,那份欣悦之意更是堪称完美无缺了。而自从世界上第一封由绿色的邮差传递的信笺交到对方手中,绿色,便成了全世界最祥和最温馨的颜色。随着邮递员虔诚的来回,我们彼此牵挂的心也就上路了……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乡愁”不一定都是“思乡之愁”,不是“乡”,也可以“思”;没有“思”,也可以“愁”。
世界如此之大,哪一片土地你不能思慕?哪一段音乐你不能沉醉?哪一个人你不能深深铭记呢?而思念至极,便要靠尺素传递。
当今世界,是一个被庞杂信息、纷繁事务熨平的时代,人情也随之寡淡了不少。人们更多的依靠内心的支撑,而很少寄希望于心外的扶持。
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群人深信着,并感谢生活不断地向其罄其所有。是的,生活给予每一个人一面窗子。尽管梦已疲倦,我们依然深切渴望关在这个孤独、疏远、漠然的世界上,那些彼此懂得的人们能够在心灵里拉一下手,安慰一声:有我们在。
于是,在这古老简便的方式里,有了一块绿色的空间,容纳着脆弱的思念,抚慰着柔软的情感。于是,一些还是有着旧派作风的朋友,依然愿意用传统的方式在纸上谈心,仍然为它的“衣香鬃影”而着迷。
雪天来了,一个学生夹着难以下咽的面包,嚼咀亲情;洪水来了,一位抗洪勇士头枕三峡,听一夜涛声大江东去;秋天来了,两只羊羔在途中相遇,在运送太阳的途中相遇,碰碰鼻子和嘴唇,在那片友爱的草地……这些既可扎根又可休憩的默契,凭借的多半不是“摩托罗拉”或“爱立信”,而是翩翩飞翔的纸片,从这一个绿色邮筒,到那一个绿色邮筒,从这一个灵魂,到那一个灵魂。是的,商业社会里,很少还有写信这样令人“忙中求闲”、“闹中取静”的事了。
绿叶的坚持,使秋日用最美的姿态飘零;微风的坚持,把歌声送到思念的地址;邮政的坚持,是用星星拼出人们微笑的样子,用爱作为每一个生命的开始。于是,即使一切的美好都变成了泛黄的信纸,我们也要感谢这绿色的天使。
标卷解读
这是一篇抒情色彩浓郁的考场满分标杆范文。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作者从时间角度来选材,写出了绿色的书信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的待遇,富有浓郁的人情味。绿色的信使让人们寄托思念、实现沟通,作者深情地赞叹了这片永远的绿色。
二是这篇文章的语言有浓重的抒情色彩,虽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如:“于是,在这古老简便的方式里,有了一块绿色的空间,容纳着脆弱的思念,抚慰着柔软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人们对书信的盼望和依赖。读来也犹如一根轻弦在拨动我们的内心。
阅卷评分:内容30分+表达20分+发展10分+书写3分=6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