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外语能力测试昨天进行。据悉,共有4800人参加这场角逐,一些学生家长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录取分数线
每所小学不一样
昨天的测试点分布在三所学校:外国语学校本部、二实小、实小。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往年的情况,厦门岛内符合报考条件的约3000人,绝大部分都会参加测试。最终的录取人数约在400-450人。
这位人士还认为,如今外国语学校的吸引力已有所下降。早些年,外国语学校是全面放开招生。现在则将招生名额分配到小学,岛内公办小学按每24名毕业生分配一个录取名额。
例如,一所学校今年有240名毕业生,那么,就获得10名的外国语学校招生名额。
这样一来,像思明区有40所小学,就可能出现40条录取分数线。A小学的学生考150分才能被录取,B小学的学生可能只需120分就被录取。
所以,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外国语学校录取到的并不全都是最好的学生。因而,吸引力有所降低。
我是“ob”,你是“ol”
他是“om”
参加昨天测试的学生回忆说,测试题中并没有出现一个英语单词,有些题目像智力游戏。
考试时间一共是2小时,在前15分钟,学生先听一段广播录音。之后,用半小时学习一份书面文字材料。学生休息15分钟后,开始答题。有些学生休息后,会忘记录音和学习材料中的大部分内容。
在那段录音中,介绍了北京的多家剧院。试题中列了一堆成语,如车水马龙、古色古香等,要考生说出哪个成语出现在关于剧院的介绍中。显然,这些内容都是考记忆力。
有一道题目,给出一些“代号”或者说是“从未见过的语言”。如“我”的代号是“ob”,“你”是“ol”,“他”是“om”,要求学生用这些代号造句,如“他的客人招呼我们的客人”。
还考奥运志愿者的
工作安排
有一道题,讲奥运会的志愿者如何安排工作。用奇怪的代号代表志愿者,6个代号组成一组,一共是25组,列成一个表格,代表志愿者们在25天内的工作安排,每天有6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安排一个志愿者。问:一共有多少个志愿者?第几天与第几天的工作安排是一样的?
这个题目,考到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
还有一道题,则考到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给出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状,考题给出4种形状,问其中哪一种形状是不可能出现的。
主要考八种学习能力
有关人士认为,事实上,这几年厦门外国语学校的考试已逐渐定型,形成了与外地不同的模式。主要考学生八种学习能力,即语感、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品质、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持久力等,这些都是外语学习的能力和自然素质。
当被问及做了这样的测试后有何感受时,有的学生回答:平时要多练记忆力,练逻辑思维。有的学生说:要多看“乱七八糟”的东西,多玩智力游戏,要训练学习新语言的能力。
显然,所谓“乱七八糟”的东西,指的是能拓展思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