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报考指南 > 文章正文
 
中考考前备考的复习策略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厦门网 2008-6-14 15:19:14

距离中考只有一周时间了。今天,我们邀请了金尚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王有光为中考考生分析考前一周备考的复习策略。

    离开题海,回归基础

    古人有“厚积薄发”之说。但在这最后一周里同学们需要的不是“厚积”,而是“薄发”。因此,希望考生能够调整复习策略,由“厚”转“薄”。即在这一周复习时,重点梳理各科学过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网络与链接,以便考试时顺利“提取”。

    文科需要背诵的内容、理科应该掌握的公式和基本定理,要安排好时间过一遍。课上应认真听讲,严格按老师要求来做,课后不必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做题上。这时的复习应有侧重点。

    复习要坚持几点:一是要从“题海”中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回归主干,由难转易,对照考试说明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树;二是把以前做过的试卷理一遍,要特别注意错过的题要再思考一遍,记住正确答案;三是要针对自己的弱点,抓紧查缺补漏。

    浏览旧题,思考热点

    考生们应把复习阶段以来的所有练习都整理好,再看一遍,重点放在以前出错的题上。对弄错过的知识点适当练习,进一步巩固。

    以英语为例,考生要通过熟记单词和词组、复习句型和语法、回放考点和易错点以达到“稳”和“准”的目的,也就是说在基础题中不丢分或少丢分。在这个时候应当把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做一个整理分类,特别注意看老师批改的意见,思考如果考到相同的题目,如何得高分。同时,举一反三,思考今年作文如果考热点话题,如奥运、抗震等,怎么命题,如何作答。

    平衡各科,区别重点

    最后这周有6科要同步复习,如何把握各科重点、安排各科学习时间是很有技巧的。

    建议:语文科重点要再次背诵好那50首古诗词,熟悉那7部考试范围的名著,熟悉综合性复习资料及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字,积累好作文的应试素材;数学应把握住那70%的基础题,重点看看自己对双曲线、内接多边形、特殊四边形专题还有哪些可以突破和提升;英语的基础词汇、课标的24个话题及课本的语言点要再过手一遍,作文也可以适当背诵一些素材;物理除复习基础考点外,可以针对平时做错的题目再配套找相关的练习突破;化学应依据课本或《中学化学套餐》一书中每个章节前的《考点精要》过手一遍;政治则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需要带入考场的资料抓紧熟悉,把课本再熟悉一遍。

    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考试时,应把握先“温饱”,后“小康”,先易后难进行答题。

    熟悉题型,备好文具

    针对学校组织的几次模拟考试,考生一定要认真总结分析。通过分析模拟考卷,掌握中考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再次熟悉中考题型。根据各科对中考的要求,适度再最后模拟一套综合试卷,这既可达到“实战”训练目的又可调整考试心态,以达到“热身”目的。

    试题可以以去年中考卷及今年市质检卷为主。去年及前年的补考卷也是很好的练习材料。每天做点试题或练习,但不要做新题。如英语,听力可适当听听近年中考卷的听力磁带,适应考试时出现的语音语调。复习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不看书也不做题;一是高度紧张,实施题海战术,分秒必争。要适度减压,也要适度焦虑。

    考前还应把考试需要的钢笔、橡皮、铅笔(包含2B铅笔)、0.5mm的签字笔、小刀、尺子、圆规等文具准备好。

    调整心态,延长睡眠

    从现在开始,晚上不宜“开夜车”,要早点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逐渐把自己的生物钟调到与中考时间相适应的程度,应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可以慢慢提前,到考试前三四天调整到9点半至10点左右休息,以保证考试的三天里有充沛的精力。

    听听音乐,避开干扰

    考试前这段时间,考生可以适当地听听音乐,或参加一些强度不大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等,这些方式能有效地消除考生复习的疲劳,缓解紧张情绪。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男生喜欢足球。今年中考期间刚好是欧洲杯比赛最精彩、最激烈的时候,千万不要花时间去看下半夜的电视直播,以免节奏被打乱,复习被干扰。

    人物名片

    王有光,现任厦门市金尚中学副校长。1981年至今先后在厦门市华侨中学、科技中学、金尚中学等学校任教,对初中英语、中考命题及志愿填报等均有深入研究。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