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申论 >> 文章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训练题及答案-手机垃圾短信
整理自:华图教育 2009-9-16 15:30:34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供的针对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论证类申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范文(3)。

    一、材料

    1.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通信的手段之一。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5亿大关,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户国,平均不到3人就有一部手机,年发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数量的总和。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接近4300亿条,比上年增长41%,2007年发送短信量达5500亿条左右。随着全国短信发送量持续攀升,手机日益成为一个文化场、思想场、舆论场。数以亿计的用户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短信文化内容,其中有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不少低级趣味的内容,“灰色”、“黑色”、“黄色”短信肆虐,让人不堪其扰。

    2.15年前,一位名叫尼尔·帕普沃思的人,用电脑键盘给朋友的手机上发出一条“圣诞快乐”的祝福短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有意思的是,对比世界上第一句电话通话内容“沃森先生,过来一下”,这条短信传递出的却是节日气氛。因而从手机短信诞生的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一个承载情感与传播文化新载体的到来,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个因素”。而承载了情感与文化的短信传播,更深刻影响了人,乃至改变了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3.据介绍,“红段子”是与黄段子、黑段子相对立,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催人奋进的“段子”,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段音乐、一段图片或一段视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具备提高思想水平、净化社会道德、点燃生活激情、启迪美好人生、传播民俗文化等功能。“我遣一叶舟,载走你的愁;我执一片月,照你睡无忧;我奉一樽酒,愿能人长久;我劝西风起,赠你一江秋”、“不是所有的树都耐得住寂寞,但是白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记得起你,但是我做到了。祝教师节快乐!”这样的短信,被媒体称为“红段子”。“e拇指文学”是在无线通信领域打造出的“新文学平台”,通过连续组织短信文学大赛,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红段子”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给公众打开了一扇心之门,使公众愿意倾诉,愿意表达,愿意交流。一位网络公司负责人说,短信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创作的新平台,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参与到健康文化的创作中。一起营造健康向上、有利人心向善的短信文化空间。

    4.2007年1月23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化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国家。

    5.从2005年8月至今,广东移动与广东联通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鼓励手机用户,以手机短信、彩信、彩铃等形式,创作和传播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字、音乐、图片、视频作品,在“拇指族”中掀起一股红色短信文化热浪。据统计,第一届“红段子”大赛征集到65万多条作品,客户下载量超过了800万条,手机间一级传播量更是突破了5000万条。第二届“红段子”大赛的参赛作品升至300余万条,其中彩铃、彩信、动漫三类作品下载量超过了600万次。第三届“红段子”大赛截至目前,已收到作品1035万条。在这三届“红段子”大赛中,351万普通手机用户,共创作了1400余万条各种类别的红色短信,并由此引发了多达上亿次的下载与转发。目前,广东就大约有1亿手机用户。

 6.近年来,手机短信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我国手机用户群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他们辨别力不强,最容易受到消极、低俗甚至淫秽内容的影响。一些“灰色”、“黑色”、“黄色”手机短信的横行肆虐,既牵扯了用户的大量精力,也给未成年人的精神造成损害。更值得警觉的是,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淫秽色情内容的手机网页开始严重污染群众的精神世界,特别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据媒体报道,有的因“黄段子”而致家庭破裂,有的因“灰段子”而使机关上下级关系紧张,有的因“黑段子”而遭遇伤害,青少年有的还因此断送了前程。难怪有人惊叹,“灰色”“黑色”及“黄色”短信害人哪!

    专家指出,目前,短信文化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文化载体有些措手不及,未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监管和建设性引导。很多人只把它看成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游戏娱乐平台;没有认识到,它也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红段子”大赛等采用疏导方式引导手机文化发展,创新互动、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模式,创新下载收益分成机制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的有益尝试。这种创新,不仅奠定了弘扬红色短信文化的基础,也激发了公众短信创作的热情,因此将引领一个健康的短信文化创意产业。

    7.2007年,由中央精神文明委与信息产业部指导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并鼓励转发积极向上的“种子短信”,大赛产生的短信应征次数、种子短信下载次数和转发次数总计超过4000万次,数百万人次直接参与,影响所及超过1亿人,活动期间每天有50万人次以上的参与量。有关负责人表示,“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推进了手机短信环境的改善,引导了大众的短信使用习惯。

    有学者认为,还必须加强对电信企业的监管,坚持依法打击借助高科技手段传播危害社会道德、损害社会和谐信息的经营者,促使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切实负起社会道德责任,防止其因片面追究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道德体系,干扰手机用户的正常生活。同时,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不仅要对具体案件重拳出击,打赢每一场战役,更要通过建立健全准入制度、执行实时监管等长效机制,形成对网络世界的严密监控,还广大手机用户一个清静文明的通信空间。

    8.去年12月,山东省文明办、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与文明同行·共创和谐手机文化”文明短信有奖征集大赛。面向全省所有手机用户,公开征集反映社会公益的短信,已先后征集到“红色”短信、彩信2万多条。几年来,山东省某预备役团政委结合预备役官兵思想实际,先后编辑了300多条短信,有针对性地发给预备役兵,激发他们献身国防、爱军精武的热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该负责人说,手机短信传播快、覆盖面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我们应该占领它。

    9.“红段子”、“e拇指文学”大赛等活动,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去年12月3日~7日,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等10多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广东、海南,联合对中国移动红色短信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来访。采访团认为,中国移动通过技术和业务创新。与主流媒体合作,以手机音乐、手机文学等新的应用形式,将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入移动信息服务领域,同时积极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支持广大手机用户进行科学的、健康的信息内容创作,以有趣对抗无聊,以健康对抗庸俗,有效地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融合在一起,将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唱响了主旋律,对弘扬先进文化、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10.短信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接受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传播者。有分析认为,作为政府部门要认真思考如何将短信这个始于大众的民间语文形式,纳入政府文化建设的视野;如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有效监管,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更要认真研究一些基础性问题,促进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有分析指出,孕育红色短信文化,唯有靠社会的有力引导,靠优秀健康内容的润物无声。许多广为传播的“红段子”,凝结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理性与感性的思考,紧扣了普通百姓的心弦,契合了公众渴望交流与倾诉的心理需求,透射出自身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涵养人、鼓舞人、凝聚人。这正是“红段子”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红色短信文化得以弘扬的根本原因。

    11.有专家说,我们看了不少盘点“短信经济”成果的喜人报道,看了不少移动通信业务创造经营增长点的乐观估算。但却少有人估算,一年400亿元短信收入中,那些垃圾短信“经济贡献”背后的社会代价和文化损失。更鲜有人思考,这样一个新传播方式的文化特性和发展方向。在短信的“文化意义”远未被证实之时,手机虽然空前迅速地发展着,但却只是技术和数字的增长,对其内容和文化含量,却缺乏引导。

    二、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要求:中心突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对策明确,措施具体可行,富有新意,语言顺畅。篇幅不少于1000字。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思维方式培养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话…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类真题题型分析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目答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评分标准与作答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清正廉洁名言警句汇…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络低俗之风的整顿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经济话题热点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训练题及答案-手机垃…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思维方式培养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类真题题型分析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目答题方…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归纳题评分标准与作答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清正廉洁名言警句…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络低俗之风的整…
    ·公开招聘仅有形式公开还不够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经济话题热…
    ·2010年公务员申论考试指导思维方式的养成
    ·2010年国考申论备考辅导热点的6大基本特征
    ·公务员申论热点试题应注意向农村倾斜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训练题及答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训练题及答…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