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答案
整理自:2exam.com 2009-10-30 19:18:47
文章简介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答案

 【主题分析】

  户籍制度改革是近年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弊端日益显现,附加在户籍上的社保医疗、教育、就业、交通事故赔偿“同命不同价”等等不合理规定,使得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涨。

  当前,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一系列政策,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如何避免过去个别地区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临的难题。

  本试题围绕“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6则给定材料分别从改革地方户籍制度来吸引城市发展所需劳动力、户籍不同导致“同命不同价”、户籍制度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城乡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以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难题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材料主旨:“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维护社会公正公平,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一)概括阅读资料的主要内容。(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篇幅200字左右。

  【作答思路】

  阅读材料主要围绕“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分别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户籍制度的弊端如交通事故赔偿“同命不同价”、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城乡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户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难题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所以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需要通篇阅读给定资料,分类归纳汇总,以保证答案的全面准确。

  【参考答案】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二元化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结构必然要求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尤其是针对城乡不同户籍交通事故赔偿“同命不同价”;高校毕业生因户籍束缚而无法顺利就业;城乡学生在获取教育资源上不平等;城乡群众医疗保障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应当看到,户籍制度改革也不仅仅是户籍统一那么简单,其背后往往是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200字)

  (二)根据材料2,请你分析解释“同命不同价”的含义。(10分)

  要求:准确、清晰、简洁;篇幅150字左右。

  【作答思路】

  材料2由一则交通事故赔偿案例引出了“同命同价”的话题,但现实中与之相对应的“同名不同价”现象却屡见不鲜。交通事故中的“同命同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不少受害者家属却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归根到底这是因为生命的价值与户籍、地域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命不同价”,其本质还是户籍制度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参考答案】

  “同命不同价”从字面简单解释是同一生命在同一类事件中没有获得一致的赔偿。其实质含义则是指因为城乡群众户籍的不同,导致在相同交通赔偿案件中,农村户口的群众所获得的赔偿远远低于城市户口的群众。这种将生命同不同地域、不同户籍相联系大大破坏了社会法律在执行中的公平性。所体现的是户籍制度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154字)

  (三)根据材料3,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因户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5分)

  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篇幅400左右。

  【作答思路】

  材料3以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生求职一事为例,突出反映了户籍制度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户籍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户籍附带着诸如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许多大学生以解决户口的工作为首选,导致竞争加剧,就业不顺利;部分用人单位惟户籍论,对外地求职者存在歧视等。明确了这些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因户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参考答案】

  针对高校毕业生因户籍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第一,用人单位应该本着获取人才为第一要义。按综合素质和实力招聘人员,不以地域为限,给求职大学生公平的机会;第二,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解决职工户口问题,劳动合同应规定解决户口的最低年限;第三,建立单位用人信誉档案,接受社会监督。用人单位应出台领导行为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规定不得歧视应聘者,对信誉度低的单位及其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信誉度高的单位采取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第四,政府免费提供岗位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等方面的信息、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及职业介绍服务、规范职业中介活动等都很有必要。第五,有关部门应建立适合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培训中心。第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同时,高校也应负起责任,如设置相关课程、定期举办职业规划和求职培训讲座等,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注重实践,提升就业能力。(379字)

  (四)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5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篇幅在1200字左右。

  【作答思路】

  首先,指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其所附加的一系列不合理规定,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呼声高涨、势在必行。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单纯城市人口扩容的问题,背后涉及错综复杂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提出的对策需要综合设计,逐步、整体推进。最后,升华主题,点明户籍制度改革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意义。

  【参考范文】

  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户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化的迅猛前进,人口流动的频率随之也不断加大。市场经济需要社会资源的充分涌动,人口也不例外。当然,人口自由流动的现实需求背后,也包涵着个体权益、身份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挣脱户籍制的束缚,让自己不因出身而限制了生活的地域,已经成了社会各阶层的共识。面对户籍改革,审慎、全面的推进无疑是必须的工作。户籍改革也绝不仅仅是“统一”行为,如何更好的处理户籍改革背后错中复杂的利益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

  第一,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重视社会保障。目前有些地区宣布一次性取消农业户口,变为统一的居民户口,但这并解决不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自主迁移的问题,而只是户口名称上的变化而已。其结果会在居民面前形成新的国民待遇不平等,甚至是更加有利于对农民财产的平调和侵害。因此必须解决社会保障支付在全国的均一性和全覆盖问题。对社保、业保、低保三项,制定全国统一的低标准支付标准。地区差,纳入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的范畴综合考虑。不同所属单位的个人帐户,建议与商业保险挂钩,脱离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医保和教育问题,单独制定保障的政策。

  第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逐步推进。在步奏上应采取先城后乡的办法。改革户籍制度事实上很难城乡一步到位,即使对城市的全覆盖社会保障也需要分步进行。农村的社会保障目前仍然以不断地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力度,增加农民最紧迫需要的补贴,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土地的“含金量”,比如对农业税的彻底减免,强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上策。然后再逐步与城市的社保标准与规范对接。


  第三,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相关的立法建设。应该制定新的《户籍法》,明确户籍制度的根本原则。首先,要从法律上确认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外地人来到大城市,户口就像一把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命运之剑,一切听任它的安排。城市管理农民工要办暂住证;农民工孩子没有固定户口进不了城里的学校;农民工出了工伤事故,得按农村收入标准算账赔偿。户口成了身份的标签,城乡差别将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人们打上深深烙印。新的户籍法应将农民工群体的权益纳入法定权利之中,对户籍歧视行为予以问责。更关键的是,《户籍法》应强化法律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受理公民投诉,查处户籍违法行为。让公民在户籍公平权受到侵犯之时,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在于剥离附加在户口背后的各种利益,把隐藏在户口之后的劳动、人事、工资、物价、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诸多制度与户口脱钩。只要是中国公民,应该享受同样的权利,户籍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权利享受的藩篱,成为社会公平的绊脚石。户籍改革不仅是对弱势群体的个人权利保障,而且也是保证整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只有深化户籍改革,才能赋予农民工和其他弱势群体以更为平等、优越的生活,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有序、安定与和谐。(1195字)

相关文章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宁夏考区报
2010年度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广西考区网上确认支付考  湖北考区考生2010年国家公务员网上确认11月2至7日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报名系统  重庆考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网上报名确认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公务员重庆考点网上确认常见  湖北省2010年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网上确认流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答案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公务员申论新题型:对策问题真题及解题技
    ·从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选题看2010年出
    ·申论每日时评:法体现公平 落实仍需配套
    ·预测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必备的五种思维
    ·2010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解读:两会精神
    ·降公务员热还要思考其他职业之冷
    ·2001年—2009年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科目题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热点预测
    ·公务员申论时评:机关幼儿园天价补贴与公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
    ·2010年公务员申论热点:两岸三通
    ·公务员申论热点:房地产价格开始加速下跌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