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安徽商报邀请来自省内知名示范高中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及六安一中的特级、高级教师,对首日开考的语文和数学两科试卷进行点评。老师们认为,已经开考的两科试卷中,语文科目总体难度不大,数学题量略减,亮点较多。
合肥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汪梅林表示,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紧扣大纲和考试说明,考试内容与现实联系较为紧密,例如,卷Ⅱ选材涉及中国08年以来诸多大事件,关注“三农”、“课改”,选材黄山四绝、合肥新机场建设等;六安一中解正宝老师也表示,今年的语文考试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要求的设置方面较往年有较大变化,如21道试题紧扣《09年考试说明》,贴近时代生活,突出了语文特点,总体感觉难度不大,得分应高于去年。同时,作文也一改前两年命题作文模式。
在文理科数学科目方面,马鞍山二中数学特级教师赵讯认为,今年数学试卷布局稳中有变,有助于提高区分度,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内容和新课改理念。尤其是今年的立体几何试题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底蕴深厚,内涵丰富。
昨日,记者在对省城部分考生的采访中了解到,多数考生在答题中,觉得语文试卷总体难度低于几次模拟考试,作文审起题来也不难;而今年文理科数学试题也均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相比较而言,有利于中等成绩的考生发挥,而且时间也比较宽裕。
语文
合肥新机场建设入选试卷,体现安徽特色
合肥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汪梅林
2009安徽语文高考卷分为卷Ⅰ阅读题与卷Ⅱ表达题两部分,命题紧扣大纲和安徽考试说明,与时俱进,注意渗透“高中新课改”精神。试题平和务实,稳中有变,能力立意,强调品位,着重考查了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读鉴赏探究能力和书面写作表达能力。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
关注新课改
关注新课改,充分体现语文的学科特征。客观题降低难度,主观题分值增大,侧重对主干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考查。比如,论述类文本设题较往年容易,为考生营造了良好的答题起始心境;文言文虽为游记散文但浅显易懂,诗词鉴赏分别考了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提问明白清晰,科学严谨;文学类短篇小说分值设为25分,较往年增加3分,命题突出作品的体裁特点,围绕小说三要素,出题平和,难易适度,尤其要关注探究能力的考查。语基客观题较去年减少1题;为兼顾城乡公平,不考字音考字形;选择最能体现运用特点又有相对成熟题型的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语句两考点命制客观题,保持稳定性连续性;三道语用题重视情景设置,构成了今年带有课改色彩的语用测试题。
突出地方特色
密切结合实际生活,突出安徽地方特色。试题在突出对语文素质与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的基础上,继承了往年在选材上关注时代潮流发展的优良传统,有意识地引导考生价值判断,在“考语文”的同时弘扬时代精神和人文性。例如,卷Ⅱ选材涉及中国08年以来诸多大事件,关注“三农”、“课改”,选材黄山四绝、合肥新机场建设等。
紧扣经济形势
作文命题在紧扣社会经济形势的同时,又很好地与青少年成长历程相结合。通过“弯道超越”这一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的现象,使考生可以在较为宽泛的选材区间自由发挥,既可以联系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等经济社会现象展开宏观论述,也可以联系自身成长抒发人生感悟,还可以从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出发阐述哲理。
总体难度不大,得分应高于去年
六安一中教师解正宝
09年安徽高考是实施高中课改三年来的第一次高考。今年的语文考试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要求的设置方面较往年有较大变化。 21道试题紧扣《09年考试说明》,贴近时代生活,突出了语文特点,总体感觉难度不大,得分应高于去年。结构面目一新
试卷结构面目一新。试卷一改往年第一卷为客观题、第二卷为非客观题的生硬面孔为第一卷是阅读题、第二卷是表达题的亲切面孔。应该说,这种结构变化,体现出语文学科阅读和表达的鲜明特点,更符合考生答题时的认知心理,突出了人文关怀。题目务实求活。今年的试题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所设题目贴近生活,突出考查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语文基本功,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更好地生活。
突出理解能力
阅读题取材生活化,突出理解能力。现代文小阅读变往年自然科技文为社会科技文,“通俗历史”这一题材考生并不感到陌生。文言文阅读改去年的史传面孔而为游记,《游东山记》语言浅易,所考查的“延”“谢”“而”“焉”等虚实词均属常见,而翻译题也较容易。诗歌鉴赏《小重山·端午》为元代的一首词,考生对题材熟悉,理解起来较为得心应手。现代文大阅读选的是小说,变化力度最大,突破了多年来散文雄霸天下的格局。设题抓住了情节、人物形象等小说主要特点,设问导向具体明确,便于考生作答,而对小说意蕴进行探究的考查,则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同时,能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意蕴和人文精神,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运用
表达题结合生活,突出运用。辨析错别字的考查放在句中,强调了语言的运用,而成语、语病的考查均为常见。第18题关于农民的切身利益的概括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第19题组合现成短语成为对联,难度适中,较有区分度。第20题写出关于自主学习的解释文字,内容熟悉,考生应该不感觉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