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福建高考上线人数高于预计招生数
|
|
整理自:厦门网 2009-6-26 14:06:21 |
今年各批次分数线普遍上涨,上线人数高于预计招生数,合理填报至关重要
本报今明推出实用分析,根据往年分数线为志愿填报做参考
本报讯 (记者 佘峥 张小燕)高招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昨日公布,文理本一线均比去年上涨35分。值得一提的是,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均为投档线,即如果一位考生考了549分,由于奥赛得奖可加20分,那么他的投档分为569分,达到本一线。
那么,分数线变化如此之大,往年的分数线到底有多少参考价值?今明两天,我们为考生提供实用分析。“家有读书郎”在线聊透透(http://sz.xmnn.cn)继续开放提问。
各批次分数线普遍上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均上涨,只有理工类高职高专线比去年下降11分。
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昨日表示,分数线的上涨,一方面说明我省新高考方案、自主命题获得成功。他透露,今年我省考生文史类、理工类成绩以及合格率都有很大提高,从评卷分析来看,理综合格率由去年的20%上升到41% ,文综的合格率由去年的18.5%上升到50.7%。今年我省首次自行命题文综和理综。
他认为,分数线的上涨还因为我省实行平行志愿改革,文史、理工类都适当缩小了切线比例。不过,他并未透露今年确切的切线比例,所谓的切线比例指的是:假如文史类本一批招生人数为4000人,那么,文史类本一线是扩大一定比例切出的,往年是1:1.2,即第4800名的考生成绩就是本一的最低录取控制线。
上线人数高于预计招生数
从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看出,每个批次的上线人数事实上多于招生数,这是因为每个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线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扩大的,所以,处于最低录取控制线边缘的考生的志愿就不能填报得太高。换句话说,上了本一线,不一定能被本一院校录取。在本一线附近的考生,选择的学校定位就不要太高,否则等于浪费志愿。
用位次法“换算”成绩
各批次录取线变化如此之多,那么,今年的分数和往年分数如何对比呢?——目前学生手上都拥有一大堆往年的分数线资料,那么,如何将今年的分数“换算”为往年的分数?
市招办副主任郑韵绮提供的方法是:用位次来找自己的位置,例如,今年文史类考生考了612分,位居全省1120名,那么,用学信卡查询去年1120名考生被录取到那些学校,为自己找寻方向。查到了学校,用学信卡再进入这个系统,查询某学校某专业的位次,前三年在福建招收的最高位是多少,最低位是多少,自己比较一下,就清楚能否被录取了。专家建议,最好看平均分所处的位次是多少。对于比较看中专业的考生来说,也可输入“福建、文史、第1120名,会计”——前三年,福建第1120名文史类考生上了哪些学校的会计专业。然后再翻出计划本,按照前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排名是“一分一排名”,即同分的考生的名次是相同的,但是,今年是“一人一排名”,即同分考生通过看单科成绩分出名次,换句话说,如果考生要“冲”,可以适当提高自己名次。
高校分数线录取时才揭晓
在考生志愿填报完成前,任何人都无法知道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换言之,只有等到高校投档前,高校的分数线才会明朗。
各所学校的分数线须等志愿填报后才能确定。由于招生数、考生报考人数等的不同,各校最低投档分数并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高校的投档线。部分高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投档线远远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高校由于生源不足,投档线就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高校投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在于,投档线是以一定比例切出的,例如以1:1.05,那么,还有5%的考生会被淘汰,被录取的考生的最低分为此高校的录取线。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