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海网7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智敏/文 黄少毅/图)今年高招已经启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不少家庭为孩子的大学学费而发愁。不用担心,今天开始,本报联手厦门市教育基金会,2009年爱心助学活动正式启动。
从2004年收到同安一中高中毕业生叶惠卿的求助信开始,爱心助学之旅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成为本报每年必办的品牌活动。“帮我一把,我能飞!”伴随着这个震人心魄的口号,五年来,爱心助学活动筹得社会各界捐款超过200万元,资助近150位贫困学生走进大学,如今,2004年、2005年资助的60名同学大多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爱心助学活动经过五年的连续举办,不但捐款金额年年攀升,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厦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基金会等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奥运冠军石智勇、“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香港著名艺人TWINS组合、著名演讲家邹越等名人先后为助学助阵;博美家具年年举行家具义卖,所得费用全部捐给贫困学子……爱心如潮,感人至深。
今天,本报携手厦门市教育基金会,正式启动2009年爱心助学活动。即日起,本报开通热线电话968801,欢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居民等爱心人士以团体、个人名义报名助学,加入我们的助学之旅,帮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同时开通捐赠渠道,接受社会各界捐款。
回访
又一年的爱心助学活动开始了,那些曾经受本报热心读者资助的孩子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带着读者沉甸甸的嘱托,记者再度启程,回访受助贫困生,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期盼。
吕加财
双胞胎哥哥赴西藏参军
去年,在导报爱心助学的帮助下,家住同安区凤南土楼村四角河的吕家双胞胎兄弟加丁和加财顺利进入了福州大学和华侨大学学习。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吕家,得知哥哥加丁已经参军入伍,弟弟加财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着。
迈进吕家大门,虽然家中还是一样简陋,但老吕和妻子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尽管在这一年中,他们又经历了一次刻骨的离别,心中又多了一份牵挂。加丁上一次打电话回家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听他说部队又换地方了,要安顿好以后,他才会给我们打电话”,加财告诉记者,哥哥做出参军的决定后,妈妈哭了整整一星期。
加丁是去年12月10日离开学校的,原本说是要去重庆的,结果改去了西藏。刚去西藏的时候,加丁连呼吸都有困难,还要每天早起去锻炼,可他硬是挺了过来。刚到部队的那几天,加丁一直叠不好被子,领导急了,就把他的被子扔到厕所里,脾气倔的加丁就每天到厕所里把被子找回来,直到叠好为止。加财说,哥哥和他打电话时,不开玩笑了,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
在哥哥的感染下,加财也铆足了劲学习。现在,加财最大的心愿就是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赚钱养家,“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就自己创业”,那个曾经还觉得未来一片迷茫的男孩,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开始大步向前冲。
导报记者 陈洋钦
卓秋萍
修完双学位再读研究生
学校已经放假,但卓秋萍打算先在杭州实习一个月再回家。“一家饮料公司提供的合同管理岗位,是我好不容易向学校争取到的。”
去年,秋萍以同安一中文史类第一名、600分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这所学校在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列第三,紧跟清华、北大之后。
刚到学校时,秋萍有些不适应,经常想家,总是挂念家里80多岁的爷爷、每天忙碌操劳的父亲,还有年纪尚小的弟弟。
大一这年,主要学习英语等基础课程,大二开始分专业。秋萍曾考虑过两个专业:新闻传播学和法学。“考虑新闻传播学,可能跟导报有关吧”,秋萍笑言,导报每年的爱心助学活动让她感触很深,她自己也是受助者之一,“我想以后也当记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不过考虑再三,秋萍初步打算选择法学,“因为现在有太多人并不懂法,特别是在农村。”除了主修专业,秋萍还计划再辅修一门,经济学或者新闻传播学。本科阶段,修个双学位,然后再读法学研究生。
其实,早在拿到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秋萍就有读研究生的心愿。那个时候她很矛盾,“想早点出来帮父亲分担一些,但又想读研究生。”不过,大学一年的历练,让她成熟了很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在矛盾中徘徊,我决定要读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我都要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我才能给父亲,给这个家更好的未来。”
导报记者 詹文
蒋国新
怀着感恩将爱心传递
4年前受人滴水之恩,毕业后当涌泉相报。在本报2005年爱心助学活动中受资助的翔安学子蒋国新,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在大学里,他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几天前,他来到当年资助他的水务集团售水公司,将一幅自己创作的对联回赠给关心他成长的热心人。
蒋国新2005年夏天毕业于翔安一中,被漳州师院录取。他来自一个农村单亲家庭,父亲罹患癌症,2001年就去世了。家境虽然贫困,但他自强不息,自书“拼搏”二字励志。本报爱心助学活动报道了他的故事,水务集团售水公司营业厅巾帼文明岗发起捐款。
4年来,蒋国新一直惦记着帮助过他的爱心人士。几天前,他专程从同安家里乘车来到岛内,给售水公司的热心人送来一幅自己创作的对联——— “汉马嘶风边鸿叫日,素虬横海玉凤凌霄”。蒋国新说,他能顺利大学毕业,要感谢所有当年帮助过他的人。
蒋国新从小喜欢书法,到了大学,他拜师学艺,如今,他已是厦门市书法协会会员,练就了一手苍劲有力的好字。
谈及未来的打算,蒋国新还是想当老师,教书育人。他报考了厦门九中,并已顺利通过了笔试。蒋国新说,不管将来走到哪里,他都会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他愿意参与今年本报的爱心助学活动,把爱心传递下去。
导报记者 黄智敏
调查
500多毕业生今年申请助学
近几年来,厦门贫困生总数没有出现较大的起伏,贫困生仍集中在同安、翔安、集美的农村。今年,市教育局贫困应届高中毕业生捐资助学金申报的总名额是500名,到记者发稿时止,共有510人报名。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翔安区,共114人,来自4所高中;其次是同安区96人,来自6所高中;集美区60名,来自4所高中;思明区21人,来自3所高中;海沧区21人,来自2所高中;湖里区最少,只有15人,来自2所高中。此外,一中、双十、二中、六中、集美中学、科技中学、外国语学校、同安一中、电子职专和工商旅游学校这10所市属校共申报183人,其中超过80人来自岛外。
与往年相比,上述数据没有明显变化,大多数贫困生仍然来自岛外农村,同安、翔安和集美是贫困生最为集中的三个区。贫困生家庭绝大多数以务农为生,几乎每个家庭都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变故,多数家庭都有两个甚至三个孩子正在读书,即将面临的大学学费,让这些学生的家长更加不堪重负。
提示
参加捐赠可以税前扣除
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教育基金会获悉,今年6月,省财政厅等4家单位发布通知,包括市教育基金会在内的11家省内慈善团体,捐赠人和捐赠企业的捐赠支出可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在市教育基金会与本报联手举办的爱心助学活动中,您或您所在企业的捐款支出就可以在税前扣除。
该通知由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民政厅共同发布,涉及的11家单位中,来自厦门的有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和厦门建安慈善基金会,这也是我省首批享受税前扣除政策的慈善团体。
根据通知要求,企业在上述慈善团体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通过上述慈善团体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持,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