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赖宝程与父亲一起向记者讲述自家情况 | |
考生姓名:赖宝程
家庭住址:洛江罗溪镇建兴村
毕业学校:泉州一中
高考成绩:616分(理科)
报考志愿:南京理工大学(已录取)
□早报记者 吴丽娇 庄丽祥 实习生 王文娟 戴巧琳 文/图
“放假一段时间了,我想去打工,可身体受不了。”初次见到赖宝程时,他话语中透着无奈,“我只能在家里做点手工活。”
赖宝程20岁,今年毕业。本是激情四射的年纪,可眼前的他却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偶尔搭几句话,继而双眼盯着地板。“家里穷,能上大学,我很感激。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工作,供养父母。”对有些人来讲,这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然而却是赖宝程奢侈的愿望。
一家四口
三人要长期服药
“没什么可招待的,你们就喝点茶水吧。”赖宝程的爸爸赖伯菲搬出几把塑料椅,招呼着,他妈妈也从房间里缓慢走出来,嘴唇苍白。这一家子,皮肤都很黑,身材稍显瘦弱。“经常要下田忙农活,太阳晒的。”
房间的角落里,堆着几大包手工物品(遥控器上的软键),赖宝程跟妈妈就在家里做这个,一斤才2.5元,每天连续做十几个小时,一个月才能赚200多元。休息了一会儿,赖宝程的妈妈坐到手工活的桌前,“时不时就要休息一下,不然会头痛”。赖妈妈三岁时就患有先天性癫痫症,需要长期服药,每个月至少要100多元的医药费。女儿也患有先天性癫痫症,需要长期服药,辍学在一家鞋厂上班。
“他学习压力那么大,又没营养,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赖伯菲双手抹着眼泪说,儿子每周的伙食费只有70元,早上经常没吃。高考前的体检,被查出患有肝炎,要马上医治。“都生病了,他还硬扛着,坚持要参加高考。”
体检的第二天,赖伯菲坐公交车带着儿子到福医大附属二院治疗,一下子花去了2000多元,还连续打了两个星期的点滴。
前几天,赖宝程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告诉他,病好了很多,平时多注意休息就好了。但是医生嘱咐,不能停止用药。“每个月要服用两盒药丸,一盒200元。”
赖伯菲在市区东湖附近一家社区服务公司工作,主要是帮人搬家,“有人搬家我才能赚钱”,他说,平时公司有事做,可以拿到700多元,“公司没事干就在家干农活,没有收入了”。
“靠自己贷款
勤工俭学”
房子是翻建的,没装修。赖伯菲说,原来的平房快倒塌了,住不得人,不得已翻建了房子,向亲戚借了好几万元。
房子地板上的泥土已被踩得厚实了。大厅用窗帘布隔开,分别隔成睡房、储藏间、客厅。茶几旁放着一台老式电风扇,按键坏了,只能用牙签卡着,这是他们家惟一的家用电器,连电视机都没有。“天气热,多摇几下扇子就好些,要不就洗把脸,凉快些。”
高考前的一次模拟考试,赖宝程的成绩排在年级前十名,学校奖了500元。捏着这笔钱,赖宝程异常兴奋,不过全部“捐”了出来,交给爸爸,用来给自己、妈妈治病。
“我的目标是中山大学,但我只考了616分,还差10多分。”生病期间,赖宝程未放弃高考,他一直在努力,“考了好学校,找到工作的机会就大些。”最终,他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
9月份,赖宝程要到南京读大学了,可父母实在挤不出钱来,所有的亲戚都借过钱了。“我要靠自己,可以贷款,边打工边读书,一定行的。”
2009年“金秋助学”活动办公室热线电话:22199862,22170110,22199360(传真);东南早报热线:22505555。捐资户名:泉州市总工会,账号:35001652490050008364,开户行:市建行。市总工会网址:www.qzszgh.org.cn。敬请捐款单位和个人在捐款(汇款)时,要填写单位名称、姓名和联系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