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报名火爆去年遇冷今年又热
|
|
整理自:台海网 2009-8-7 8:24:33 |
【2exam.com】
有人说,选择复读,就是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又架了一座独木桥,其艰辛与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为了更好的前程,仍有浩浩荡荡的人马奔赴复读大军。 今年的高招录取接近尾声,眼下各大复读补习学校纷纷打出广告,招揽生源。相比去年,今年的复读市场有所回暖,报名情况也很火爆。一个新情况是,由于今年高考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和分批填报,考生在选择复读时更加理性,高分复读生人数有所减少。 与去年相比,今年厦门的复读市场有何变化呢?选择复读,要做哪些准备,注意哪些事项?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报名火爆,人数翻了几番 去年,由于对新课程高考的不确定性,很多考生抱着“有学上就好”的念头,纷纷放弃复读,复读市场有些惨淡。不过今年,厦门的复读市场又开始火爆起来。“今年来报名的人很多,差不多有去年的3倍!”北京师范大学厦门高考补习学校校长林开锦介绍说,虽然现在还没到报名的高峰期,但前来咨询和报名的人已经不少,人数将近去年的3倍,预计最后的报名人数还会更多。 林开锦告诉记者,相比往年,今年高分复读生人数有所减少,虽然也有一些高分者,不过占的比重并不大。 “目前为止只有三四个学生是分数上本一线的,上本三线和大专线的学生报名复读比较多。以前都是考不上学校了才去复读,但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学生都有上线,但还是来复读。”林开锦说,学生们认为自己还有潜力,可以考得更好,所以宁可多花一年时间复读,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虽然今年的复读市场有所回暖,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补习学校对复读市场这块蛋糕并不是很感兴趣。作为厦门规模最大的补习机构之一,走遍天下补习学校校长徐朝宏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并不打算办复读班。一则办复读班辛苦,二来今年的补习市场很火爆,单忙“补习”就忙不过来了。 高分复读,人数有所减少 搜狐网关于高考复读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如果高考落榜,你愿意选择复读吗?”这一问题上,高达66.01%的人选择愿意,20%的人表示不愿意。此外,“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选择复读?”78.34%的人认为是成绩较好的学生。 往年,由于志愿没填好,一些落榜的高分考生成了复读大军中的重要一员。不过,今年这个群体的人数有所减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今年福建省实行 “平行志愿”,高分考生的志愿命中率大大提升,因此高分落榜生人数相比往年,大大减少。 来自省教育厅的相关数据显示,本一批文科类考生一次性投档后即录取3145人,满足率达92.9%;理工类考生一次性投档后即录取14779人,满足率达93.6%。而本二投档后的计划满足率也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考生平行志愿的满意率可达95.55%。 据记者调查,目前不少有复读意愿的考生,分数多在本一线、本二线边缘徘徊。高三学生小陈今年高考考了501分(理科),这是个很尴尬的分数,比本二线刚好多出一分。由于志愿没填好,小陈失去了上本二学校的机会。“上专科学校有些不甘心,不过还是等专科最终的录取结果出来再看看是否复读。”小陈说,复读的风险也很大,如果能上一个好的专科,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复读焦点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 学习愿望强烈适合复读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选择复读要做哪些准备?厦门某一级达标校教务处主任李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老师认为,复读一年,正常来讲,高考分数一般会提高60分到70分,不过,具体的提高分值因人而异。在选择是否复读上,学生应考虑,以自己目前的高考成绩,如果提高60到70分,会冲到哪一条线,然后再认真考虑到底是复读还是上“非理想”大学更适合自己。 李老师认为,那些平时基础就不扎实、高考没考好的考生,如果学习愿望很强,就适合复读。这类考生有两种:一是偏科考生,可以利用一年复读时间,把所偏科目补上去;二是高中阶段学习抓不紧的考生,复读提升的空间也比较大。而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基础也很扎实,但一到大考就考不好,这种考生如选择复读,应侧重心理调试和掌握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 学生一旦确定要复读,李老师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有重新来过的思想,制定好学习计划。特别是对薄弱学科要投入更多时间,优势学科也不能丢。二是复读到接近高考时,一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波动很大,认为自己没退路,压力太大往往导致发挥不好。 复读生一定要注意心态平衡,给自己确定一个比较稳的位置,然后再去冲一冲。虽然应届生在心理上有优势,但复读生多读一年,会把基础打得更好。 如何选择复读学校? 多走多看多比较几所学校 据记者调查,目前厦门有办复读班的主要是一些补习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如英才学校等一些民办学校也有开设复读班,公办校早已退出复读这块市场。 专家提醒,选择复读机构,一定要擦亮眼睛。林开锦建议,考生一定要多走多看多比较。要尽量到学校去看看,亲身到现场看他们的办学条件,了解老师的教学质量,不要只听信广告上的说法,最好多走几所学校。 相关专家还总结出考生选择复读学校的六大注意事项: 一要选择合法的办学机构;二看是否具备规范的办学条件;三看是否因人而异,分班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四看是否是全日制上课,因为多数复读生自学能力不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充足的课时量和稳定的教学计划;五看是否有专职班主任,复读生心理波动大,有专职班主任就能及时把握学生心态;六看任课老师的资历。 复读心路 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两年过去了。回想起两年前那个踌躇不安的暑假,小赵的语气非常平静:“事实面前,只好低头。” 那年的8月中旬是小赵一家最难熬的时候:高考发挥失常,志愿也填得不好,复读,还是去念高职?站在旧版教材的尾巴上,父母实在不甘心放弃复读而直接把她送到高职院校。但小赵坦言,在那段看不到未来的日子里,她对复读根本就没有半点信心。 “考得再差也没有想过复读,万一考得更差怎么办?”最终,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小赵向现实低下了头,走进了复读班的大门。 “这之后我就想通了,复读,也是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要强的小赵在心里暗下决心:既然已经选择了复读,就一定要出成绩,不能让自己白白吃苦,让父母白白付出。 6点起床,10点钟就强制熄灯,学校的作息安排并不严苛。但是小赵感觉到,同学之间还是弥散着一丝淡淡的紧张感,远不如高中时那样亲密无间。“班上60多个人的高考分数都差不多,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因为考得差才聚在一起,哪里有心情打打闹闹。” 迷茫随处可见,紧张若即若离,作息按部就班,课余了无生趣……这样的环境并没有让小赵感到窒息,在她看来,无需过多关注环境因素,努力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经历了考前一个月的焦虑期,第二次走进高考考场的时候,小赵却显得格外淡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慌不忙的,可能我的潜意识告诉自己,我已经尽人事,现在就听天命吧。” 现在,小赵已是洛阳师范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提起自己的复读生涯,小赵没有耸人听闻的故事,也没有气冲云霄的豪言,“我不觉得复读是个灾难,虽然有很多可怕的传言,其实只要进了复读班,日子就一天天平淡地过去了,我就在平淡中默默努力着。” 大学迟到,精彩不迟到 小徐从来没有想过复读,直到落榜的消息传来。“我那时只差5分,真的有点不甘心。”高考的失利,令他与大学失之交臂。“我想自己的底子也不差,再读一年应该能有所提高。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复读。”最后,小徐选择了一所有名的民办复读学校,开始高四的生活。 复读学校是全封闭式管理,只有在每个月月底放几天假,其余的日子都要在学校中度过。“我当时也只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管了,一门心思扑在复习上。” 复读的生活很规律,每天6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归寝,上课的内容也和高三的类似,“来复读的人目标都很明确,所以每个人也都很努力,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很容易进入状态。”而且学校的管理很严格,实行的是“扣分制”。“如果你的表现不好,被扣满50分,就要回家闭门思过一周才能来上课。”因此大家更没心思关心别的事情了。 小徐说自己在复读者中算是心态轻松的了。邻班的一位女生就因为承受不了压力,最后精神失常,近在身边的例子一度让小徐感到很后怕。 “我的定位不高。”即便如此,他也常感觉压力大。“特别是到了复习后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练习卷,老师发的,自己买的,做不完或者遇到不会做的就觉得很烦躁。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去睡觉。” 第二次高考,小徐比第一次提高了80分,如愿考上了省内一所医科大学。现在的他一点也不隐瞒自己复读的经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关键是最后能考出好分数,至于是第几次考真的不重要。” 现在的小徐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每天的工作学习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比其他的同学晚了一年,但他的大学生活一样很精彩。 学堂记者 沈晓丽 实习生 唐薇薇 项一/文 张向阳/图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