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过程平稳有序 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我校 2008 年本科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面对生源竞争日趋剧烈的形势,我校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生源。今年整体招生录取工作运行平稳,生源质量稳步提升,顺利完成了今年各类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任务。
一、发动师生、走进中学、加大招生宣传
在今年本科招生宣传中,我校由院系领导、教授带头,参加各省高招办组织的高考咨询会,并深入全国各地上百所重点中学,包括省内一些重点中学如福州一中、福州三中、泉州五中、泉州一中、厦门一中、双十中学等,与考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我校还组织 400 多名在学本科学生寒假期间回高中母校开展招生宣传,现身说法鼓励学弟学妹们报考我校。
在媒体宣传方面,我校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高校招生》、《中国考试》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和招生业务权威刊物的联系,还应邀做客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搜狐、新浪、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展现我校作为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我校。
二、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我校今年本科招生共招收各类新生 5221 人,其中内地新生 4914 人,港澳台侨新生 172 (其中台湾学生 116 人),国际学生新生 135 人。在内地新生中,福建省生源为 1886 人,占今年内地招生总数的 38.4% ;面向福建省文科必取线 575 分,理科必取线 582 分。文科所有生源省份出档线超出本一线的平均值为 34 分;理科所有生源省份出档线超出本一线的平均值为 40 分。
与去年招收 40 名台湾学生相比,我校今年共招收台湾学生 116 人,规模扩大。今年我校扩大对台单招专业,除中医学外,增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传播学专业,共录取 98 人。随着两岸交流加强,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在对台文化教育交流中地位日益重要。
另外,我校 2008 年共招收 135 名本科外国留学生,招收人数创历年新高,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等 20 多个国家,专业集中分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经贸汉语、旅游管理、临床医学、中医学、生物科学等专业。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整个 招生录取过程平稳有序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对今年的招生工作进行精心组织和周密的部署。深化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规范管理,维护招生公平、公开、公正,确保北京奥运之年普高本科招生录取的平安顺利完成。
今年我校在教育部阳光工程“ 六公开” 的基础上加大公示力度,及时、准确地向考生公布《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原则和录取结果。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规定和 “ 六不准 ” 纪律要求,规范操作,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严防因工作失误造成考生利益受损。
学校同时加大和完善招生信访服务体系,向社会公布了信访申诉电话,录取期间全天值班,由校纪委监察处全程监督招生录取过程并受理考生及家长的信访申诉工作,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利益。
四、深化改革、规范程序、特殊类型招生取得新进展
我校作为教育部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今年继续推出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特色招生举措吸引优质生源,选拔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创新潜能及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通过加大宣传,报名人数较去年成倍增加。我校今年最终录取获得我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 114 人,艺术特长生 14 人,高水平运动员 26 人,相比去年的 65 人、 5 人和 14 人,特殊类型的录取人数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心系灾区、以实际行动关心灾区考生
“ 5 · 1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我校作为部属高校,除了积极投入了抗震救灾外,还把目光瞄准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即将参加 2008 年高考的灾区考生们,以实际行动关心灾区考生。
在招生工作中,我校不仅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重新编制了四川、甘肃的招生计划,将招生计划按要求分为延考区和非延考区两部份, 在原来的招生计划上增加 2 %的计划, 并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在招生专业设置上尽量向延考区倾斜。
在实际录取过程中,我校还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分别给四川、甘肃两省增加 10 个招生计划,给陕西省增加 5 个招生计划。另外我校还专门拨出计划接收了 1 名受到教育部表彰的四川省“抗震救灾优秀学生”保送进入我校学习。
(厦大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