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9届部分优秀毕业生在线咨询实录
|
|
整理自:北大招生网 2009-5-14 9:43:17 |
bsp; Q21: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化学的哪些分支前景较为广阔?相应方面比较强的国外大学有哪些? 冯孝文: 至于化学的分支,笼统的说当然还只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等。每一个学科都有相应的热点话题。相信你来化院之后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至于国外化学比较强的学校有很多,具体还是看领域,笼统地说像 Stanford,UC Berkeley, MIT, CIT,Harvard这些牛校都很不错。 Q22:你是大几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的?进实验室需要什么条件?怎么选导师? 王冉: 我是大二上带基金进的实验室。带基金的话,会对成绩等有一定要求。如果只是进实验室的话,只要导师愿意接收就OK。我的话,当时凭自己感觉和兴趣选的导师。进实验室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个实验室的工作、科研氛围、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等等,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吧。 Q23:生科的暑期实习需具备什么条件? 王冉: 暑期实习的话,我们当时的情况是向实习的导师提供简历等材料,进行双向选择。一定的科研经历和科研热情我想是基本条件。 Q24:哈佛录取时要考核哪些方面?需达到什么程度?怎么准备? 王冉: 我申请的项目主要依据提交的申请材料和面试情况来决定录取与否。没法绝对的说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吧。像哈佛其实是很看重学生的能力的,对于某些硬件条件可能不会太在意。像我申请生物的Phd的话,感觉很重要的是很强的 motivation, interest, andresearch capacity。 Q25:学长能说一下数院大一大二有哪些基础课程吗?除了刚才说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童心: 我们大一、二的课程有: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抽象代数、普通物理、数据结构(大概就是c语言)、概率论、复变函数、数学模型。 Q26:常规学习的时间安排之外一般允许学生参加多少活动(比如社团和教授的科研)呢? 王冉: 这个没有什么规定或者要求,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精力和意愿。 选择北大,选择专业 Q1:请教康兆一学长,北大电子和微电子专业与国内其他优秀高校的相同院系相比各有什么优势. 康兆一: 你好,这个问题我们也在一直思考。总的来讲,对于北大电子微电子,工程思维和理论基础获得了良好的结合,在这种基础下,本科生同时能够培养科研课题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和缜密。具体来讲,电子系有着众多的研究方向,从卫星通讯,信号处理,光纤网络,到物理电子,量子计算,都处在高新技术的前沿,而且每个方向都有最出色的研究团队,其中有不少都处在世界前列。在这种条件下,本科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更能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的归属。这样更加积极的选择,对于将来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微电子,物理数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应用思维的结合更是达到了极致。北大微电子的科研,尤其是在半导体器件,微机械系统方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只说科研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比较遥远,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些出色的工作有很多都是由微电子系的本科生完成的。北大微电子有着深厚的本科生科研的积淀,在这里,很多国际知名的教授都对本科生格外重视,给大家很多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这样大家能获得更多实际的经验。我觉得,这些收获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获得的。 Q2:请问康兆一学长,北大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的工作前景和个人前途如何? 康兆一: 是这样的,北大电子信息科学的本科生直接工作的比较少,基本上有20-30%会选择出国读书(全额奖学金),60-70%以上会在国内各院校读研,然后会有10%左右工作,这部分同学也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比如各种大型国企和外企,也有部分同学选择转专业去金融、管理方向工作。而对于研究生,则大部分会去国企和外企工作。至于个人前途,无论是出国读书,还是在国内读研,大家都会有很好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地(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还有香港台湾地区)都有北大信科杰出校友的身影。 Q3:请教康兆一师兄,十分钦佩你。请问: 1、微电子专业在国内、外主要在什么样的单位就业?主要从事何种工作? 2、你是何时考的托福和GRE? 3、你是何时进的实验室?应如何培养科研能力? 谢谢你! 康兆一: 1. 北大微电子目前就业的主体是研究生,主要是在专业相关的外企国企的技术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工作,比如Intel,IBM,Samsung,Charter,联发科,中芯国际,中星微半导体等。当然也有志向不同的同学去投行,咨询公司或者新闻传媒领域工作。 2. 我是大三上学期10月考的GRE,大三下学期3月考TOEFL。 3. 大二结束。其实,培养科研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实验室里,跟着老师,跟着师兄做项目,这样,一方面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学习,另一方面你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其实,科研和我们平时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科研中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的敏锐和解决问题的缜密,你遇到的很多都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实际问题,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搜索资源,发现解决办法。经过一年多你就会发现,无论将来你要做什么方面工作,科研经历都是重要的财富。 Q4:经济系毕业后去向?好就业吗? 王怡然: 首先想问一下,你指的是经济学院还是经济系?我们学院下面分经济系,金融系,财政系,保险系,国贸系,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每个系的风格不同。如果你指的是经济系,那么选这个系的同学有一大部分是决定做学术的,所以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比较大,比如今年我们有申请到普林斯顿读经济学博士。如果你决定去业界发展,那么金融系,财政系,保险系和国贸系会是更好的选择,根据你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就可以了。金融的就业面比较广,可以去投行、咨询公司、商行、券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等,财政可以去政府部门也可以去四大(可以走偏会计的方向),保险主要是保险公司,也可以走风险管理的方向,国贸主要去外贸公司等;如果选择走学术路线,就选择经济系和环发系,前者可以申微观、宏观、计量等方向,后者偏向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 经院的就业历年来看都是不错的,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因此申请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应上升,最后大家的去向都不错。 Q5:经济学院毕业后考研的方向是什么?有金融或国贸的研究生吗?另外,经济学院的学生申请国外名校拿全奖的多吗? 王怡然: 一般我们院的同学会选择保送,不太会自己考,因为考研的压力太大了,大家基本上还是会选择走捷径的。每个专业都有保送的名额。除了保送本院的研究生,我的同学也有保送去经济研究中心和光华管理学院的。如果你想在上海工作,可以推研到复旦,如果想去广东和香港工作,可以保送到汇丰商学院。选择很多的:)经济学院申请博士的话,一般是有奖学金的,当然这也要看你本科的成绩和科研积累了。如果你申请的是硕士,那么要看专业了,经济的硕士部分有奖学金,金融的对方学校一般不会提供奖学金。毕竟热门的专业大家都想进,而且毕业后的薪水非常不错,所以不再提供经济资助了。 Q6:光华在河南没有理科招生计划,孩子很想去光华,可以通过什么渠道争取到?光华可以读经院的双学位吗?经院能对光华的双学位吗?最近2 年光华一般的就业方向是?万分感谢!!! 石凌怡: 如果没有相应的招生计划,可以和当地负责招生的老师联系协调,如果成绩足够好的话,可以调剂。而且入校后也可以通过转专业方式到光华。 另外,光华和经院都没有双学位,如果是非经济类专业的话,可以选修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 最近两年光华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内外企业以及咨询公司、投资银行、银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 Q7:还有关于光华的校级奖学金问题~能否介绍一二? 石凌怡: 新生入学时会有新生奖学金,奖励高考和保送的优秀学生;各省状元会有明德奖学金;入校以后奖学金很多,包括奔驰奖学金、唐仲英奖学金等多年制奖学金和廖凯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五四奖学金、方正奖学金等一次性奖学金。此外,光华还有很多企业单独设立的奖学金,如花旗奖学金、普华永道优异奖、奥林巴斯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需要学生自行申请。 Q8:请问:光华毕业的学生好就业吗? 石凌怡: 今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到目前为止,除出国和保研的同学意外,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已经顺利就业。光华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是比较好的~ Q9: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的区别是?光华有金融实验班? 石凌怡: 培养目标应该是相似的,不过貌似北大光华跟业界的联系更紧密并且更国际化。从04级之后就没有金融实验班了。但所有学生都可以选择金融学专业。 Q10:光华出国的多吗?出国都能到那些大学啊? 石凌怡: 虽然光华比较注重实践,但是学术研究成果还是非常好的。学生出国的也很多,包括出国读硕士和博士的。学校都不错,包括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一流学府。 Q11:光华本科毕业一般是先工作还是先读MBA?本科有去投行工作的吗? 石凌怡: 一般而言,都是先工作;有一部分出国或者在国内深造,但是一般都是博士或者硕士。本科金融系和会计系的毕业生都有去投行工作的。 Q12:关于北大工学院:请问,北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去向?工学院的综合楼什么时间开始建? 熊向明: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30%左右的同学会选择出国深造(每年都有学习特别优秀的同学能申请到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奖学金),50%的同学会选择保研(基本上都是保在北大,主要是在工学院,个别同学会根据自己兴趣保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等),20%的同学会选择工作。不乏有学过经济学双学位的同学改行进入银行等与经济学有关的工作单位。 工学院一直想要建自己的大楼,就在这一周,工学院已经开始准备有计划的撤出现有的办公地址,腾出空间建工学院大楼。估计在暑假开始动工。(有些正在进行的停不下来的实验可能会推迟这一时间)。我们同学们也盼望着工学院大楼早日建好。 Q13:请问工学院的熊向明同学,工学院力学专业与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各有什么优势?力学课程是不是很难?考试下来成绩很难看? 熊向明: 我是工学院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但是我们的课程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很接近。区别仅仅是: 力学班学两学期的流体力学,工程班学一个学期的工程流体力学。 力学班学两学期的数学物理方法,工程班学一个学期的工程数学(稍简单)。 力学班学弹性力学,工程班学工程弹性力学。 力学班额外要学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班额外要学结构力学和混凝土结构。 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和我们的力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差不大。北大工学院开设了一些接近数学学院难度的数学课程,如常微分方程(必修),应用分析(选修),科学计算(选修),这与我们前身是数学力学系有关,而清华工程力学系这类的课程相对较少;清华工程力学系开设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而北大工学院对于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专业都没有实习的要求,只有选修的工程制图课。 可以看出,北大工学院力学专业更重视数学基础,清华工程力学专业更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可以根据您的孩子的喜好进行选择。 另外,清华工程力学系同时还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航天航空工程专业。而北大工学院是还有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和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不同。 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很像,都会开设要求很高的数学、物理、计算机这三个方面的课,可以说,如果您的孩子对这三方面有任意一个非常反感的话,是很难学的很愉快的。当然相对更专业的数学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来说,没有他们的对应课程难。所以只要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并且愿意努力学习,是不会学不好的。在工学院,很少有奥赛金牌、高考状元或者天赋很高的同学。刚入学时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就看谁更用功了。 成绩通常根据每个老师的性格会不一样,有的老师严格,可能出的考题就很难,不过重要的是相对的排名,而分数具体是多少不是特别要紧。力学班课程较难,平均成绩通常不如工程班高,但保研和出国都更看重所在专业里的排名。 Q14:请问工学院学生今年毕业去向如何? 熊向明: 今年的出国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完,因为有些同学收到多个大学的奖学金,还没有最终决定。不过可以透露的是,一位学习在专业里排前三的同学已经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准备去学和航空航天有关的专业。 保研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基本上只要同学有这个意向,而且排名在专业前75%,就能保研。最终也是有一半左右的同学选择保研。大部分同学选择保到本院的力学系、能源系,材料系,生物医学系(后两个系目前不招本科生)。还有同学选择学工部选留,毕业后先做两年学生工作,然后再到经济学院读研。还有同学毕业后先支教两年,再回北大在教育学院读研。还有同学保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好像没有同学保外校。 找工作的同学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抱歉。 Q15:问:请问您在元培确定要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前尝试过哪些专业?谢谢~ 詹韵: 其实我一开始挺难选的,因为我属于那种什么都喜欢都还行但又都不专的学生。后来选城规一是排除法的,二是直觉^_^ 自认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特别专的理科,所以没有选数理化。大一时本来打算去信科,后来发现课业很重,个人觉得对女生而言太辛苦,所以就逃了。当时是想转文学经济,但当时老师劝我说文科竞争大,而且未来出国的前景不如理科,所以就基本只剩心理和城规选了。我自幼喜欢画画一类的东西,所以选了城规。一方面是直觉,当然,也是在上了一部分课程之后才最终确定的,我是大二上最终确定的专业方向,之后就没再动摇过。 事实证明我还是选对了,虽然北大城规并不偏设计,但是是比较综合的学科。我自小就是综合比较好的学生,高考也是综合最高分(广州是3+X+大综合)。 我认为,专业选择还是要看个人性格,但一旦选择了就别后悔。选专业左右不定很浪费时间,未来一旦确定了一个后补课也会很辛苦。元培会有平台课,也会有各个专业的讲座。如果你像我一样,属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学生,可以在大一时多接触一些:)也要多听学长学姐的意见。但最迟大二要确定下来了:) Q16:问:请介绍一下城市与环境学院,信息管理系,政府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保研比例,就业方向,出国情况,谢谢。 詹韵: 城市与环境学院分几个系吧似乎,其他的我不太了解。我们城市规划这届33人,出国10人,工作3人,剩下的都在国内读研。读研的有大约6人是本校,还有一部分去了中科院。嗯,城规出国的前景是不错的。今年10个人的出路都很不错,大部分都去了美国前50的学校。缺陷是只能读master,所以奖学金是基本没戏,大部分花销与学费需要自己掏。 Q17:问:请问法学系的出国前景怎样,就业方向有哪些,就业状况如何。因为听到很多人说法学专业人才过剩,所以有些担心。还有,学法学会不会比较枯燥呢,谢谢学长。 李瑞峰: 同学你好。总体来说,北大法学院的出国同学比例不是很高,但每年仍有很多同学申请到国外出国深造的机会,包括LLM和法学JD,机会还是有很多的,关键看个人努力争取。北大法学院更多的同学未来是直接就业或者在国内读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也十分宽泛,包括知名国内律所,国外律所,企业,公检法机关,政府公务员等,本科的就业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对于法学院学生来说,大部分同学都会兼修双学位、辅修课程,所以也可以向经济等相关领域发展。置于你所说的法学专业人才过剩问题,我认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身就是你与其他法学学生的最大优势,在就业时经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你的选择,同时也相信北大法学的实力和声望。 法学不同于法律,更强调一种法学思维的训练,当然有时候一些必须的记忆和考试是很枯燥,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法学尤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些都是你在其它领域和学科难以获得的。总之如果选择,就认真为之努力就可以了。 Q18:问:我想请问有没有学长了解政府管理,社会学,历史学这三个专业毕业后的主要去向? 刘晨: 这个问题我只能就我了解的做一些回答。社会学可以去的方向很多。我有同学喜欢做社工工作,北大社会学有这个方向,以后可以做社会工作方面。中国的NGO以及社会组织发展潜力很大。另外社会学下的人类学可以走向田野调查。历史也有继续读研和申请留学的。如果愿意继续读书,走研究的道路,以后去相关的电视台、编辑部,或者进入大学院校当老师都有可能。这个并不是全部,只是我所了解的一部分。还期待补充:)。 Q19:问:还有请问刘晨学姐,你认为中文系的学习使你收获到了什么呢 有什么会在以后的就业方面成为优势么?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北京大学2005年年招生呈现七点变化 北京大学2005年招生政策 北京大学2005年招生政策 北京大学200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含医学部) 北京大学2005年招生政策(注:较往年含七点变化) 北京大学2004年各省市录取分数线 北京大学2002——2004录取分数线 北京大学2005年本科招生录取查询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