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7月25日,我省高考第二批录取进入第二天。省内院校生源之好,让录取现场许多工作人员吃了一惊。
最令人惊叹的是兰州交通大学,该校在第一批招生的重点专业,首次出现了提档线超过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状况。而该校在第二批招生的专业,生源之火爆同样为历年之最:该校文史类提档线达498分,高出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32分;理工类提档线500分,高出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30分。从提档线上看,实力强劲的兰州交通大学已进入二本一流院校行列。
兰州理工大学的生源状况同样令人刮目相看。该校第二批理工类计划招生2078人,第一志愿470分以上的考生多达3197人,提档线达492.5分;文史类计划招生300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达427人,提档线达484.5分。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文史类中甘肃中医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商学院的提档线均超过了第二批录取控制线,往年仅有兰州交大和兰州理工大提档线超过二本线的局面,今年被彻底打破。文史类中,甘肃中医学院计划招生395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达620人,提档线高达475.5分;天水师范学院(师范类)计划招生737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948人,提档线475分;兰州商学院计划招生2062人,第一志愿上线考生2072人,提档线468分。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等院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也是数量众多,生源看好。
今年省内院校的生源为何如此火爆呢?
省招办负责人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年由于高考考题较难,考生绝对分数普遍下降,导致许多考生不敢报考省外的热门院校。而在甘肃投放计划较多的省外院校,大多办学历史较短,不在省会城市,综合实力不够强。因此,“求稳”心理使得很多考生选择了招生计划多、录取分比较稳定的省内院校。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省外院校学费较高,而且在省外上学生活费用比较高,因此许多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选择了收费较低、生活成本较低的省内院校。
这位负责人称,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省内院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专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近年来,省教育厅实施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从高校实验室建设、培育精品课程、评选教学名师、组建教学团队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提高高校教育质量。近年来,我省共有10所本科院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其中兰州大学、西北师大、兰州交大、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的评估结果均为“优”,其他4所院校的评估结果均为“良”,这标志着省内高校的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而这正是省内院校良好生源的基础之所在。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我省从2001年开始,已经进行了两轮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第三轮专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中,我省加强了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压缩甚至停止了一些就业困难、社会需求较小的长线专业。专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使省内本科院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较好。在省人事部门公布的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中,绝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就业率超过80%,其中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等院校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0%多。较好的就业率,自然对考生充满吸引力。(记者 马效军 吕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