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今天开始 分3段时间填报
高分考生填报避免“扎堆”名校
2009考生经过高考这一场“沙场拼搏”之后,今天进入填报志愿实质性的阶段。有专家说“考得好还要填得好”,才能够如愿以偿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在昨天我市2009年高考成绩情况通报会上,教育局负责人强调,要充分重视填报志愿,以生为本,各区县在填报志愿工作中一定要以校为主,认真研究省考试院的各类文件,仔细研读,掌握政策,慎之又慎,指导好学生填报志愿,不要造成“扎堆”现象,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愿,减少遗憾。
市教育局招生工作负责人指出,今年高考有一个特点比较明显,对考生特别有利,就是今年推行成绩的“5分一段表”,定位更加明确,让每个考生都能一目了然,了解自己在各科类考生中的相对位置。这样考生在填报工作中便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但是专家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分数在哪个段位就能上哪个层次的学校。因为今年分数普遍提高,一批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87分,理科为585分,我市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5843人,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6234人,全省第一批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552人。在填报志愿中,高分考生要避免“扎堆”名校。譬如去年的复旦大学出现冷门,今年主动打电话给考生上门录取,因此今年要避免出现“复旦热”。今年在高考成绩放榜过程中,出现了“名校争夺生源战”。据悉,清华、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在广东的招生计划比较有限,尖子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各学校在指导尖子生填报名校时,要注意全国名校分布均匀,不要集中“扎堆”填报省内的中大和华工等名校。
专家指出,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详细参考《报考指南》及各院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观察志愿高校每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比所在批次的控制线高多少,再取其平均值。也可认真请教咨询班主任和往届考生。
应充分考虑今后就业方向
经历了高考成绩公布的激荡之后,考生今天开始必须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情况,根据实际选择报考大学志愿的填报。市招生办专家为考生们提出了建议:
首先,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志愿意向,同时填报本专科所有批次的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在各时段规定时间内把自己的志愿一次性填报。
其次,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或选择学校,听取遵照父母意愿或由着自己的兴趣,慎重作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这个时候,与父母的沟通是最重要的,譬如父母更愿意考生留在身边,而自己却希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的话,就需要双方互相沟通了解,达成谅解,然后理性地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
第三,在填报志愿时,还必须考虑到大学毕业后就业的方向。处理好兴趣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便在毕业之时能适应现实要求,增大就业机会。各批次高校在录取时,由于考生志愿填报的不平衡,部分高校可能调整录取分数线。因此,不同分数批次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填报上一批次“冷门”院校(专业),以提高录取机会。
招生办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上网查询准备填报院校的招生计划、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甚至博士点、硕士点的招生情况,把喜欢的院校的资料记下来,反复比较,以便对这个学校的办学和招生章程有一些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及根据《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和《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的有关信息,选择填报适当的专业,按照要求分科类分批次填报志愿。
网上填报确认前可多次修改
今年志愿填报方法仍然是网上填报。网上填报志愿采取考生自行上网填报和中学(报名点)集中填报两种方式。考生本人可以通过考生号和高考报名时预留的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址为:http://www.ecogd.edu.cn/pgzy/kszy/)。也可以到各地级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和各中学(报名点)报名。各招生考试机构及中学(报名点)不得通过代理服务器登录使用志愿填报系统。
据悉,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依照事先填好的《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志愿表》录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以及专业服从标记;在网上提交所填报的志愿后,志愿填报系统将进行数据逻辑校验,如果出现红色的警告字符,请考生仔细核对院校代码与专业代码后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
网上志愿提交成功后,考生在本人志愿填报确认前,可多次上网修改自己填报的志愿。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的修改时,必须点击“志愿确认”按钮。确认后的志愿不得更改,未确认的志愿不予承认。为避免填报志愿截止前的网络拥堵,考生在所属时段中只要确定了志愿,都可随时点击“志愿确认”按钮。考生要对自己所录入信息的准确性负责。考生志愿信息一经签名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经考生签名确认的志愿表存入考生档案。
招生办有关人员提醒考生,在网上确认填报志愿后,必须到报名地点办理志愿签名确认手续。每时段的最后两天为志愿表的打印、签名时间,各中学(报名点)要及时在网上对已完成志愿确认的考生进行志愿表的打印,组织考生校对签名确认。(本报记者辛瑞玲 实习生刘谷婷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