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批次的报考院校最为集中,一批及二B批次的院校报考相对分散些。”
“总体情况与往年大体相似,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选择省内院校。”
昨日,文、理科在490分以上的考生开始填报志愿,记者了解到,昨日就“下手”确定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学校都组织学生填写志愿草表,进行统一指导协调后再网上填报。
文/记者倪少娥、张晓嘉、张玉云
第一天:只填志愿草表
6月30日~7月2日,是490分以上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据了解,约有22.86万名文、理科考生和4万余名体育、音乐、美术考生可在此时选择报考的院校。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东莞大部分学校昨日并未开始网上操作,而是先把志愿填报草表发给考生,进行填报预演。“我们将邀请志愿填报专家对学生志愿填报进行指导协调。”北师大翰林学校高三年级组长濮老师告诉记者,对本科线以上的学生的院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志愿专家将会根据综合情况指导到学生个人。
东华高级中学负责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王主任则表示,学校将对成绩进行更细化的分数段划分,对各分数段适合报考哪个院校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导,特别是对于670分以上高分考生的填报名校,将会由校长亲自把关。根据志愿草表,遇扎堆严重的情况,学校也会适度进行志愿调配指导。
一批分散二A较集中
“目前看来,二A批次院校的志愿填报比较集中。”北师大翰林学校濮老师说,根据对志愿草表情况的初步了解,一批和二B批次的志愿报考相对比较分散,二A批次院校的报考则主要集中在省内几所比较热门的院校,例如深大、广商、广工等,而第一批次的志愿则相对分散在省外的重点院校。
“这与往年的情况差不多,大多学生都不愿意出省。”东华高级中学王主任说,志愿草表仍没有全部收回,今年学生报考的情况仍没有具体确定。然而就往年的情况看,省内院校扎堆也是比较正常的。
“尽管省内院校在本省招收的学生人数比较多,但是扎堆报考也会带来录取的难度,尤其是对于比较靠近分数线的学生。”王主任建议说,分数不是太高的学生也可以适度考虑报考省外院校,以增加录取的机会。
专业性强的专业受青睐
“今年学生选择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不少。”北师大翰林学校濮老师则表示,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学生中有不少选择报考了汽车、图书管理、机械制造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大概考虑到以后就业比较对口吧。”而金融、财经、法律等热门专业就只有分数比较高、把握比较大的学生倾向于报考。
“今年专业选择偏好还不是太明显,学生普遍根据喜好来选择。”东华高级中学王主任则表示,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不少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专业,往年热门的金融、法律等并不是特别突出。
考了674分的东莞中学的文科生叶键懿则表示因为“崇尚北大的文化氛围及教学资源”,而首选了北京大学的法律专业。
学生心水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正在准备填报志愿的考生,他们普遍对清华、北大、中大等国内各大名校,以及省内的华工、广外、广商等热门院校表示青睐。在专业选择上,往年炙手可热的经济类专业,今年“热度”似乎降低不少。
心水1: 重文化,偏爱国内名校
“我崇尚北大的文化氛围及教学资源。”东莞中学的文科生叶键懿考了674分,他表示自己将首选北京大学法律专业。叶键懿说,与香港的大学相比,同学们普遍都更加青睐国内的名校,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大学主打经济类及商科专业,而今年选择这类专业的同学并不多,“在经济危机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报考商科的人数少了很多”。
“我们不少同学都想考省外名校去感受不同的生活气息。”叶键懿说,不少同学更愿意到北方院校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一心向往清华大学的东莞中学理科生陈阳深表同感。“若不出国,国内顶尖的理科院校就属清华了。”陈阳一直都有“严重的清华情结”,非常喜欢清华的学术氛围及教学方式。他也曾考虑过去香港读大学,但他认为香港的大学的主打专业主要是那些与国际密切接轨的商科,“若想实实在在学理论知识,还是国内的学校比较好。”
心水2: 重就业,选择省内院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少数高分段学生外,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还是把目光投注在省内名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受访学生表示,之所以选择省内名校一方面是由于省内招生名额多,上线几率大,另一方面,不少同学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能留在广东工作。
“我就打算报考东莞理工,在东莞工作也比较好。”小陈分数刚上本科线,她说现在对于志愿填报一点都不烦心,因为早就选好了东莞理工学院,目前就是还在选择哪个专业会好一点,“主要是以后好就业,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要早点铺好路。”
无独有偶,学生小王也是抱着“容易就业”的标准选择了广外的小语种,她告诉记者,早前就征求了很多学长学姐以及亲戚朋友的意见,认为小语种目前就业仍比较抢手,而且她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学几种语言也算有一技防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