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释疑
二B院校缘何总“饿肚子”?
新快报讯 (记者 陈红艳)前晚二B院校投档,院校十之八九在第一志愿投档数少于计划数。二B院校缘何年年大面积遇冷?记者昨日走访了一些中学和考生家庭发现,二B院校普遍遇冷主因是“学费太高”,“担心学校牌子不够硬”。
学费太高,不如出国?
据了解,二B院校学费多在1.4万-1.6万元/年。广东几所民办本科或公办大学的民办独立学院,学费标准达1.6万元/年。再加上每年1500元左右的住宿费,读一所二B本科院校的费用不菲。
即使是家里经济条件许可,也有不少考生不愿意选择二B院校。广州市第113中学小梁说,“有的同学一放榜就直接就去找留学机构,在国外读一年预科,再读本科。”
对二B院校遇冷,不少中学老师表示理解。“单是学费四年读下来就要6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读大学期间所需的生活费用,选择一所本科二B院校,四年费用估计在10万元以上。”广州培正中学一位老师说,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承担这笔费用会比较吃力。
自颁文凭,含金量低?
除了学费较高,不少考生对二B院校文凭含金量的担忧,成了这一批次院校遇冷的另一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2008年26号令,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这就使过去还可以笼罩在‘母校’光环下的独立学院真的完全独立了,因此使不少考生和家长担心将来的文凭含金量。”不少中学老师说,在高学费的压力下,有的考生和家长就更不愿意去承担未来的“风险”,所以对二B院校热情不足。
据介绍,独立学院是由公办普通高校和民间资本合作成立的本科层次普通高校,2003年之后才出现。考生、家长对这些“独立学院军团”还缺乏足够了解,甚至对独立学院抱着一定的怀疑态度。
省招生办:珍惜入读本科最后机会
省招生办有关负责人提醒,二B院校是入读本科院校的最后机会。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招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同属国民教育系列,二B院校毕业文凭均是国家承认学历,其毕业文凭与公办院校文凭是同等性质。特别是,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开设的专业非常贴近市场,实用性强,就业前景良好。考生应好好珍惜这一机会。
“虽然二B院校大部分入读费用较高,但从长远考虑,仍是值得考生珍惜的机会,能够入读本科是每个考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