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文章正文
 
一篇高考疑似抄袭的满分作文引发的思考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海峡都市报 2008-7-1 9:14:52

N本报记者 宋晖

    6月25日本报A15版报道了《高考优卷作文疑似“抄袭”?》的新闻,一篇在今年高考中得到高分的作文卷《我于咖啡中看见》被指疑似“抄袭”。在这篇千余字的作文中竟有6处、近300字引用了七堇年的散文随笔《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原句(2007年1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之后的讨论中,有七成读者“力挺”考生,认为考生考试不容易,高考作文不必苛求,还有的读者甚至称赞考生记忆力超强、博览群书,还有很好的临场应用能力。

    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该从何种角度来看待?对它的评价更普遍和更深刻的意义在哪?

律师:法律上不算侵权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一案以郭败诉告终。庄羽的代理律师、北京市东方恒信律师事务所的邢凤华律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考作文抄袭与著作权法‘著作权保护’中的抄袭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著作权法‘著作权保护’中,抄袭行为界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而高考作文中抄袭行为的界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独自创作的能力。当然二者在某些方面存有共性,如都鼓励和倡导独创性等。因此在高考作文中判断是否构成抄袭,不能简单地套用著作权法‘著作权保护’中抄袭行为界定的标准和方法。”

    据邢凤华律师介绍,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条款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在此情形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不构成侵权,不属于抄袭。也就是说,高考作文中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是为个人学习所用,按照法律规定,不属于抄袭行为。

    那么如果将此事放在著作权领域考虑,一千多字的作文,使用了他人的片段达到近1/3算不算抄袭?邢律师的回答是,在司法程序中,字数多少也不是绝对的界定方式,还要根据相关的原则和规定。“当然如果高考作文又作为作品公开发表,便应该按照著作权法‘著作权保护’中界定抄袭行为的原则和方法来加以界定。”

    但这篇优卷作文曾在至少三家报刊上公开发表,那么这是否又算“抄袭”?邢律师表示,这需要具体考虑,比如有没有注明考生姓名、有没有取得稿费、是否征得考生的同意才发表等细枝末节的问题。

教师:“押题套题”成常态

    “‘有备而来’是高考应试作文的常态。”福州三中语文高级教师朱天骐老师如是说。

    “现在进考场前考生们肯定有一些准备,当然多数教师会指导考生们进行一些改造,而不是完全照搬,比如今年备考中很多教师就指导考生们写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文章,然后将报纸上的文章、范文整理出来,再将可能拓展的话题一一说明。”

    “也有类似‘万金油’似的文章,比如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举个例子:‘农民工’题材的,就可以将准备好的材料套用在去年的高考作文‘季节’中,你可以讲春风助学,讲送温暖,再联系一些关键字眼,议论几句,于是素材马上就可以经过简单的技术处理,变成一篇不错的作文———再高明的批卷老师也看不出‘抄袭’的痕迹。”朱老师也很无奈地说,这样的应试辅导对孩子真实的写作能力当然是有弊无益,但做老师的也只能对作文不好的学生进行如此补习。

三种情况视为抄袭

那么高考阅卷中何种情况可认为是抄袭卷呢?福建儿童发展学院副教授郑伟早年也曾经参与高考作文评卷工作。他认为,“一般人理解文字雷同或照搬就属抄袭,但我认为严格上说这篇高考作文并不算抄袭,因为即使拿掉那些被认作是‘抄袭’的部分,仍然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可以看出这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他博览群书以及超强的记忆能力,那些雷同的文字并非生搬,上下文衔接得通畅,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不能一棍子打死。”

    郑老师告诉记者,虽然考题中明确要求“不得抄袭”,但要判断是否抄袭确实很难,并没有明确规定出套用多少字算抄袭,每个评卷教师也有自己的评价眼光。按照他的经验,以下三种情况可视为抄袭:一是完全照抄;二是大部分文字是别人的,只是在过度句上进行勾勒;三是构思、立意都是别人的,有意地用自己的文字改造。

不该下“套”过早

    为什么喜欢套?“是因为教学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快高考了老师们发现考生还不会写文章,于是就出了‘套用’这个下策。”郑伟老师告诉记者,很多老师都喜欢教考生写“安全作文”。之所以“安全”,说明评卷老师还是有一个框架在那里,有他的“潜在标准”,于是就有一定的套路,学生经过训练可以迎合这样的“审美情趣”。

    郑伟老师认为,之所以出现“应试作文”,出现此类的“有备而来”,关键问题是不适当的时候做了不适当的事:小学的时候应该保持孩子的灵气,让孩子对写作有兴趣,而我们过早地把一些所谓“方法”、“概念”、“规律”教给他们。如果到了初中再讲方法和规范,到高中对“思想深度”有所提升的话,不仅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考生们也就不需要再套题,一样能够写出精彩文章。

□链接

历年高考涉嫌抄袭作文

    2001年,四川一考生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

    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

    2004年,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微型小说选刊》2004年第9期的《我是一只想死的鼠》。该文原载《文艺生活》2004年第3期。(天涯网友整理)

旧作成高考满分作文
原作者维权惹争议

    2006年,供职于《成都晚报》的曾颖在搜索自己2002年发表于《新快报》的文章《桃花源祭》时,发现这篇旧文变成了2004年高考中的一篇满分作文。这篇作文除了个别遣词造句外,基本上与曾颖的文章一致,就连题目都一样。

    曾颖遂在天涯社区发帖披露此事,并表示要“追究到底”。该帖在天涯的点击率超过14万,3000多人次参与讨论。部分网友认为曾颖“不厚道”、“借维权之名,进行自我炒作”,并为学生抱屈,认为“没必要把一个学生逼上绝路”。

    曾颖对部分网友“黑白颠倒”的是非观非常恼火,他表示,通过此事的曝光和争吵,希望能让正在迎接高考的语文老师放弃押题背作文的教学方式。

□评论

作文如做戏

N林焱(文艺评论家)

    先说一桩旧事:“五四&rd

时期,胡适的一个小老乡叫章衣萍,上学时就能用白话写作文,这使他在县城里声名大噪。因为那时大家都只会写文言文,一个学生“无师自通”地写出白话文,就被视为大才子。现在我们看看章衣萍早期的文章,实在是“白话”得不能再“白话”了———当时却足以让人一读三叹。

    而今,中学生作文似乎也发生类似的情况———一种是课堂上老师教的、考试要考的规范文体,或可称“应制文”,其最高目标是在高考时拿个好成绩,然后就“还给老师”了;另一种是学生们在自己小本子里、在博客上写的文章,很精彩、很率性、很排奡(ào)纵横,生活在当代媒体环境中,耳濡目染就无师自通了,据说这被称为“新概念体”作文。我读过一个生活在县城的初中生写给自己看的悄悄话,真的很出彩,春意无限。但老师和家长都说她的作文很差,要好好练。大概强化练习几年,就能写成那种刻板的、千人一面的、言不由衷的高考“应制”作文了。这好像有点无奈与悲哀。

    作为语文教学与测定学业水平的高考,需要规范化的标准,需要老师可以掌握的模式样板。别的科目都好办,作文最挠头、最没准。大师的杰作被编辑给扔进废纸篓,这样的事发生得还少吗(比如曹禺的《雷雨》)?文无定评,但无比聪明的中国文人曾经创造了一种“八股文”,把最难评判优劣的文章给驯化成规规矩矩的模式。我们现在中学生的作文的通用模式当然不是“八股”,但可能是“九股”、“十股”。没有股,老师就没法打分。这真让人欲罢不能。老师只能按标准化的模式来教作文,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文字、例证、典故……还有一“股”是时间的限定。高考时反应速度非常重要。大约半个小时写800字,容不得你思考斟酌。一看题目,就像听得号令枪响一样,哈腰狂奔吧。老师说过,平时你们得准备好了,储藏一些论点论据、储藏一些好词好句……就像戏剧的“行头”一样,蟒、帔、官衣、水袖,各有三五件,从春秋战国到大明皇清,什么戏都能对付了。

    多半学生自己预制“行头”,当然也很多“仿制”的。另有现成地“借”了别人的好东西,原模原样或小小做点改动,就套进高考作文中了。历年各省满分作文频频出现“疑似抄袭”,那么多不满分的作文中又有多少“疑似抄袭”呢?“疑似”归“疑似”,你又能拿它怎么样呢?谁当中学作文老师,都没辄。多点责任感的,就悄悄告诉学生:要抄,你们得抄得“艺术”些、“技巧”些,别让人家认出来了。

    孩子们,委屈你们了,就当做一场戏吧!“卡拉”不是也能“OK”吗?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