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些本应该能够做好的事情竟没有做好,而有些看来没有希望做好的事情却做成功了。这原因往往就如猎犬和兔子,取决于是尽力还是全力。请以“尽力与全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字以上。
[写作提示]“尽力”与“全力”的区别在于是否还留有余地,是否还有退路,其所处境遇不同,付出也会异样,那么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不是一个关系型话题,而是同中求异的范围型话题。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选择立意。从猎犬与兔子比较的角度立意,可以联想到生存状况影响对待工作的态度,猎犬没有生存危机,所以只需“尽力”做就行;兔子有生存危机,所以做事必须“全力以赴”。从猎人的角度联想,可以想到形成猎犬与兔子行动结果的不同,是猎人的造成的,对兔子是把它逼向死地,对猎犬却没有很有用的利害机制促其全力以赴,人不求“全力”,只求“尽力”是机制造成的。进而可以这样联想,假如打破“铁饭碗”,摔烂“铁交椅”,砸碎“关系网”,人还敢只“尽力”而不“全力”去做吗?看来,制度决定人的工作态度。
至于是议论还是编故事,只要能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中心意图,都是可以的。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理查·布林斯莱·谢立丹是18世纪后期英国最有成就的喜剧家。当他的第一部喜剧《情敌》初次上演时,谢立丹应观众的要求谢幕。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在剧场顶层的楼座上喊道:“这个喜剧糟透了!”声音很大,全场观众都听见了,他们都想看看谢立丹有什么反应。谢立丹微笑着鞠躬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他耸耸肩,指着剧场里那些刚才为演出热烈叫好的观众,补充了一句说:“但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你难道认为能起什么作用吗?”观众对谢立丹的智慧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富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化险为夷”。他们不把难题当作刁难,反而把它看成是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机遇。请以“难题与机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字以上。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我们首先要想一想,“难题”与“机遇”在人们看来主要有哪些关系。一是难题等于机遇,二是机遇等于难题,三是化解难题可以成为机遇,四是不善因势利导机遇就会变成难题。进一步想,怎样才能把难题看得等于机遇,怎样才能化解难题使其变成机遇;怎样的情况下才把机遇也当成难题,怎样的情况下才失去机遇而使其变成难题。再根据材料和引语,明确命题导向在于只有智慧者才能把难题当作机遇,把难题化解成机遇。那么我们可以从正面立意,从积极的意义上谈面对难题的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写把机遇等同于难题或者不抓机遇会使之变成难题。
这样的材料应该是很多的,比如,某公益网站主动为某校提供空间,供其发表师生文章,而该校有人认为这是增加了师生的负担,是出了难题。相反,有的人并不是很熟悉网页制作,面对此事,认为是个机遇,于是苦学技术,花费了精力,办起了网站,不仅成为网站高手,为学校获得广泛的声誉,而且学生因此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益。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任一个就可以了。
请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字以上。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独词型话题,要准确理解其命意,需要仔细阅读话料,理解它的导向。材料的寓意指向很明显,是要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往往表现在简单的事情中。但是,“简单”这个话题还是很笼统,需要用添加成分法缩小写作范围,才好下笔为文。比如“寻找简单”,写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往往被人复杂化,以为什么事情都需要搞得多么高深,其实,深刻往往就在简单之中;比如“简单的奥妙”,可以写简单中包含的思想方法或个人修养;比如“从简单中走出来”,可以从简单中走出来,回过头来反观“简单”,会发现一些意外的东西。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亲情友情、人格修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
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
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
请以“坚守精神的家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精神是构建人生大厦的支柱,没有它,壮丽与辉煌将无从谈起;精神是人生的风帆,有了它,生命之舟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文章要吸引读者,得体现两点:一是透过现象展现精神光彩。巴金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从落后走向现代,要有开阔的胸襟和精神的炼狱。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物质越丰富,人们的心灵就越空虚。“坚守精神的家园”这个话题偏重于强调精神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二是紧扣主题寻找典型素材,不管是议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还是阐述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都要有具体的实例和真切的感受,不能泛泛而谈。既要有鲜明的观点,又要有典型充足的事例。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们处在不同的年代,却能为别人喝彩。他们的赞美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绽放的是一种人格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为他人喝彩”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生命的舞台上,我们是演员,也是观众。谁都希望在曲终谢幕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赞美,因为我们都在期待着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只知道为自己的成功欢呼,很少真心实意地为他人喝彩。由此看来,“学会喝彩”在我们全力创造“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极为重要。写好这个话题,得把握两点:一是小处入手巧展乾坤,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就要做到从细节入手,大家可以结合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大事,也可选取与自身经历、体验有关的人、事、景、物、情、理,选取细节,叙事议论,敷衍成文,这样才可能写出真切感受。二是拓展思路巧著华章。不仅要说出值得“喝彩”的是什么,还要写出“喝彩”的原因。要学会从多方面展开联想,挖掘出新颖、深刻的立意来。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农夫,自己地里高粱的收成总不如人。于是多方打听,终于在远处买来了优质的种子。这一年,农夫果然大获丰收。他的邻人在惊羡之余,都希望他能卖些种子给他们。
可是农夫为了保住自己的优势,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不知为什么,从第二年开始,农夫地里的高粱收成差了。到了第三年,收成更是明显减少。最后他发现,原来他地里优质高粱接受的却是邻地里的劣等高粱的花粉。
请以“竞争与合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对待竞争,会有各种心态,也会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境界。
竞争无处不在,已成今日潮流,但事实是,交流合作也在以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着。原来,竞争与合作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相辅相存,互为表里。没有竞争的合作不利于发展,而缺乏合作的竞争也不利于发展。
现实生活中,类似故事中只顾私利而一味排他的人并不少见,甚至还有人以种种不正当手段搞恶性竞争。这些人的失败乃至身败名裂,是因为他们把竞争看成了孤军奋战,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相互残杀。
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把对手视为朋友,这不仅要有胸怀,还需对竞争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竞争不仅仅是为了独自胜出,更是为了促进竞争者整体水平的提高,而只有在这种整体性的提高中,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拒绝交流,排斥合作,最后受损的还是自己。故事中农夫的失败就在于他忘记了先前的成功正是从与别人交流和合作中获得的,而他的失败就在于成功之后却走上了自我封闭的道路。
写作此文,不必都来一番从概念到概念的议论说理,有关的生活故事、历史佳话、商海传奇等皆可引入文中,或为例证,或作叙述主体。
20.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完整的自己,便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
不完整的,滚动得很慢,从而领略了沿途鲜花的美丽,它还和虫子们聊天,并充分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寻找——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失掉了与虫子们的交流。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请以“过失和完美”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人皆会有错,世无完人。
但是,人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而是期望自身完美无瑕。有时这种想做完人的心理反而会使我们犯下一个更大的过失——失掉了尝试和探索的勇气,因为只要想做一点事,过失也就难免。
我们永远不会成为完人,但我们却能尽量避免过失,把许多事做得更完美些。从某种意义上说,完人是可怜的,悲剧的,他永远无法体会平常人、普通人的充实和快乐。人们也不愿亲近他,因为他只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地面对失去亲人的不幸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地抵御了这种打击。
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刻。所以,完美可以理解为: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精于发现他人的过失,是人性之弱点;要求他人皆是完人,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想。当我们接受现实的不完整时,当我们为生命的延续心存感激时,我们就在走向完美了。
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去爱,去宽容,为别人的幸福慷慨地表达自己的欣慰,理智地珍视环绕自己的爱,那一时刻我们就能拥有一种生命的圆满。
联系自己认识的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来写作此文,也许能写得更充实、生动。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俗话说:“路逢尽处还开径,水到穷时再发源。”
《易·系辞下》有言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陆游诗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穷则思变,变则通,人们在探究进步的过程之中,不乏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惊喜。
请以“穷尽处”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写作立意时,要注意“穷尽处”一词的含义,这里“穷尽处”,可以理解为困境和挫折。这个话题可议可叙,“议”要讲清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知难而进,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可以把困难转化成机遇。但要说清楚事物变化时的条件和规律;“叙”要通过一件事,写出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不易和惊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热”字除了含有“温度高”的意思之外,还含有“情意深厚”“非常羡慕”“吸引人”“社会普遍感兴趣”“繁华”等意思。请以“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正如提示所言,“热”的含义有多种。只要取其一种即可,比如,“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群体迷狂的状态。有一段时间街上特别流行穿某种款型的衣服,再过一段时间又流行同一种发型,又过一段时间,在街头每个音像店都在放同一首歌……但是并不是这款衣服、这种发型、这首歌适合所有的人,你在拚命追逐、模仿的时候迷失了最本色的自己。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曰:“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 000年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全”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神仙。
上面是一则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中,企盼能学会“点石成金”术的人可谓多矣!请就“拒绝与获得”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你只有拒绝浮躁,才能获得丰厚;只有拒绝平庸,才能获得卓越;只有拒绝路边的花草,才能获得前方的通途;只有拒绝假恶丑,才能获得真善美。拒绝与获得之间需要你进行理性的思辨。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若选择记叙文体,可用鲜活的形象和跌宕的情节昭示主旨;若选择议论文体,可用经典的论据和缜密的论述阐述主旨:若选择另类文体,可用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行文演绎主旨;只要能紧扣文题的主旨,放飞你的写作才情,均可连缀成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铁棒和钥匙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以“钥匙和铁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熟悉事物的机理,最了解锁的“心”,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只轻轻一转,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锁。对于一般的事物、问题而言,这里的“心”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是指隐秘之处的思想和情感。“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或问题的症结,不讲科学、不讲技巧的蛮干。它也想开锁,只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可见解决问题应追求合理的途径。参考拟题:开锁的启示、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早上,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一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看人看事物啊!”
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17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当年的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请以“白纸与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在这个硝烟不断,危机纷起,恐怖分子无孔不入,时刻都有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的世界里,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时时体味当年老师关于“白纸与黑点”的谆谆教诲,仍然乐观地看到这张虽有许多“黑点”的“白纸”的美丽。其实,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比如患过错误的同志,比如有许多毛病的同事……我们应该认真品味这位非洲老师的“黑点与白纸”的故事,从中领悟这样的道理:看人应当首先看“一张白纸”,即看人的主流,看人的优点,对别人的身上的“黑点”应当懂得宽容、包涵,求同存异,不要只注意别人的“黑点”而刻意挑剔甚至吹毛求疵。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比,是人人皆有的心态,所不同的是比的内容和方法因人而异:有的比吃比穿、比车比房,有的比成就、比贡献。比,又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拿中国古代的文明和其他国家比,我们会比出自豪和勇气。拿我们现在的科技与发达国家比,我们比出了落后和清醒。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正确运用比的。
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种提示性的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比”的内容和“比”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路。你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你熟悉的内容来写,但是也不必拘泥于提示的方面,还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寻觅“比”的新鲜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可比的事物必须是同一范畴的事物,要通过现象或形式异同的比较,概括出可比点来;罗列差异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差异来说明问题,所以,重点要放在对问题的分析上。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上帝带着一个教士来到地狱,教士发现地狱中的人们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端坐着。虽然他们每人都有一把长柄勺子,但由于勺柄太长,他们谁也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去,只能挨饿。上帝又带着教士来到天堂,这里的人们看上去既快乐又满足,虽然他们也是围着一口大锅,每人手里也拿一把长柄勺子。上帝见教士迷惑不解,便对他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里的人都学会喂对方了吗?”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随着科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