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提示]风,分有形的和无形的。自然界的风是有形的,社会风气是无形的。从有形的角度立意:可写“龙卷风”“沙尘暴”“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谈环保的重要性。从无形的角度立意,可正面写家风﹑民风纯正,社会新风佳话频传。反面可写追风﹑跟风﹑抢购风的盲从心理的悲哀,吃喝风﹑攀比风……
构思时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己﹑家庭﹑社会中所见所闻的小事入手,写身边的人和事,小中见大,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谱写时代的主旋律。
4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大片山林,当美国掀起淘金热潮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地进行钻探,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金沙。他一连干了多年,结果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甚至连家底都折腾光了,最后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州。当他回到故地时,惊讶地发现那里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有一座金矿,其新主人正在挖山淘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材料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和内涵,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和观点。上面这则材料说明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宝藏的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能有幸控制这座金矿,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关键看他能不能尽早地发现它,有效地发掘它,充分地利用它。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对别人的长处和成就赞不绝口,却没有发现自身所具有的潜质和优势,没有明白自己本来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成功和荣誉。
4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场“超级女声”大赛,搅热了一个夏天,吸引了全国亿万男女老少的眼球;“轰动效应”席卷神州,波及全球。
那么它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PK”的魅力。看了这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阅读上面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PK”的汉语解释,就是淘汰和竞争。从材料中可引出如下几个观点:每个人都要学会在“PK”中成长;“PK”很残酷,但它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前的“破蛹”过程;要敢于向强者“PK”,在“PK”中提升自己;公平的“PK”制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发现。
4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篇短文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逆游的鱼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文题,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从肯定角度立意: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4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匹老马跟随玄藏大师历尽艰辛从印度取经回来,它把它的见闻告诉好友驴子,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路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我们始终如一的朝那个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请以“明确的目标”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
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俗话说:“心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灯草压弯腰;心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可见明确的目标,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干劲,有了奔头。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浑浑噩噩,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就像材料中的“蒙住眼睛”的驴子,永远走不出狭隘的天地。
“明确的目标”这个话题,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可以从正面讲,可以从反面谈,也可以正反对举……
4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2000多牛顿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2000多牛顿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6000多牛顿的压力;当它承受到8000多牛顿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20000多牛顿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
请以“压力与坚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人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代。我们只有在压力面前变得坚强,才会变压力为动力,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生命的航船才能破浪远航。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的实验告诉我们:既然植物在压力面前能变得坚强,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有什么理由,在压力面前变得懦弱,犹豫彷徨呢?
压力有利于培养人的坚强品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理:一、压力为培养人的坚强品格提供了条件。没有压力,人们就会滞留在娇嫩、脆弱的阶段,而遭遇了压力时,就会变得柔韧、坚强起来。二、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耐受力也是超乎人的想象的。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故事,生发出不少的感慨,产生许多看法。当然这些故事、感慨、看法,都要围绕“压力与坚强”的话题。
4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作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请以“梦想与现实”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梦想是人们渴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她是绚丽多彩、令人神往的,也正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愿望,所以有时看似遥不可及,甚至有时令人望而生畏。
梦想是我们人生憧憬的舞台,我们应该有梦想,没有梦想,就不能激发起我们生命中的潜能,相反会使我们的生命失去生机和活力,最终成为庸人。另一方面,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正视现实,不立足于现实,不想经历磨炼和痛苦就想步入梦想的殿堂的人是狂人。关键是要弄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在现实的基础上勾画切合实际的梦想,不然就是空想,在梦想的引领下逐步地改变现实,让好梦成真。
话题材料启示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勾画梦想,确立远大目标很重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努力去做事更重要,善于将长远的目标阶段化,在梦想的引领下,激起实现梦想的斗志和信心,是重要中尤其重要的。
4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并且渐渐地枯萎掉了。
请以“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是两种做事方法。急于求成动机虽是好的,但由于忽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失败,甚至会适得其反。厚积薄发则指充分准备后才能将事情办好;只有基础雄厚,力量才强大。显而易见,这是较为稳妥且胜算较大的处事方针。
急于求成的论据有:揠苗助长、大跃进运动、韩国科学家造假事件等。厚积薄发的论据有:刘邦积蓄力量终得天下,秦统一六国乃几世之功,汉武帝削藩、出击匈奴乃仗文帝、景帝的基础,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承继关系。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总之,一定要结合实际,放开眼光,笔扫古今中外,方可让人心悦诚服。另外,应在末尾强调,要有胆量,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应畏畏缩缩,那样就会将成功让给别的有胆识者。即不能只“积”不“发”。(冠华作文网)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