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能有效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平行志愿并非一剂灵丹妙药,降低风险不意味着就是零风险。4月30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通过本报详细分析平行志愿存在的风险,并为考生支招,教考生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填好志愿。
风险一:档案投不出
原因:
填报志愿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落差。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的录取分数可能会比往年扁平化,相同层次的高校分数差距也会缩小。如果考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正确定位,在同一批次中填报的全为层次相同的高校,若其排序位次较低,检索到该考生时,所填的4所高校都已被位次更高考生占满,该考生本轮投档未成功,根据“一次性原则”,考生将失去被投档的机会,只能进入征求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的竞争。
建议:
考生要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要有高低的“落差”或者上下的“坡度”,按“冲、稳、保”的原则安排自己的志愿。即顺序在前的院校志愿可以填稍高一些,叫“冲一冲”;中间——也就是第二或者第三个志愿要稳,要跟自己的水平相当,叫“稳一稳”;最后还要留置一个学校志愿保底,叫“保一保”,这样才能增加投档成功的机会。
填报窍门:
有些考生和家长会比较苦恼,这么多所高校,如何判断它们层次的高低呢?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的专家建议,考生可以根据历年的各高校在广西的招生录取情况来做个基本的判断。从2005年广西改用原始分录取以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每年都编辑出版《高考指南》,提供当年高考录取各高校的第一志愿考生第一次出档的分专业录取情况。这些资料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上有网络版,考生可登录http://www.gxeea.cn浏览。
这些历史资料最直接的使用方法是按考试成绩来对照,比如去年中山大学录取分数线为600分,那今年“我”考600分也就可以填中山大学。但是,因为不同年份高考试题难度的不同,考生人群不同,用这种方式来定位并不科学。
有些专家推荐的是按线差来定位,比如说某高校去年录取分数线在批次线上20分,那么今年“我”的成绩超过批次线20分就可以填报这所学校了。这种方式比直接用分数对应的方式要合理,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各批次招生计划之间比例的相对稳定和划线比例的相对稳定。如果去年一本计划占计划总量的20%,今年占到了30%;或去年按1∶1.1划线,今年按1∶1.3划线,那线差就会失真。
第三种方法,是按考生成绩名次来定位,比如去年的600分可以上中山大学,600分对应的名次是第350名,今年尽管“我”只考了590分,但对应的名次已经是第340名,那填报中山大学就算是合理的,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高校招生计划没有大幅度的变化。比如,2008年某高校理科录取了100人,第100名的理科考生可以上该高校,但今年若其招生计划减少到50人,那今年的第100名就不一定能上得了这所高校了。
风险二: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原因:
一是投档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成绩排位低的考生被退档是正常的;二是只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且不服从调剂,也会导致排位相对在前的考生因专业匹配不上被退档;三是自身条件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学校无法录取而退档。
第一种情况是现行招生制度下,确保高校招生自主权,保证高校择优范围的结果。第二种情况是考生对专业的要求比较高,虽被成功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填报人数较多,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调剂(如不愿读中外合作专业、医科专业、农林专业),而被退档,根据“一次性原则”,考生本轮不再被投档,只能进入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的竞争。第三种情况通常是考生没有认真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中的专业要求,填报的专业不适合就读,常见的有肝功能检查不合格、身高达不到要求、院校对招收的考生有性别限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单科成绩达不到要求或者没有外语口语考试成绩等情况。
建议:
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同样应该保持专业志愿之间的“落差”和“坡度”。成绩中等的考生是选高校还是选专业,必须充分考虑,在填报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学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同时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却拥有一流的专业。对考生而言,首先应对自己有正确定位,报“冲一冲”能达到的高校时应降低专业要求,并最好是选择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对于服从调剂的问题,考生应当充分利用服从调剂的选择权,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考生所填的专业志愿加上3种服从调剂的方式(不服从调剂、服从部分专业调剂和服从所有专业调剂),已经可以充分体现考生希望得到的、可以接受的和不愿意接受的这3方面的信息,考生不应随意乱用。考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正式的信息渠道,了解专业的要求、行业的要求、学校的要求,避免轻易误用自己的权利。
填报窍门:
今年全国1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很多高校将会通过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备注等方式明确、细化自己的招生规则和专业条件等内容,比如不同的办学校区、学费、体检面试条件、个别专业是否只录取有专业志愿或者明确的服从志愿的考生等问题。考生、家长和中学的指导老师,应当充分了解、掌握这些信息,必要的时候应当直接向学校咨询。其中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咨询电话、学校网址等内容,凡是由院校提供并经主管部门审批认可的,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上会予以公布,建议考生认真了解。
风险三:录取到不理想院校
原因:
考生对填报志愿不慎重。这种情况在以往我区实行平行志愿时出现过,平行志愿设置多个院校志愿,其本意是让考生有多个投档机会。有些考生认真选择了前几个院校志愿,对最后一、两个院校志愿,觉得空着可惜,就随便填,结果被录取了才发现自己其实对学校根本不了解,不愿去就读。根据教育部规定,一经录取,不得退档换录,不想读也只能明年再报名考试了,这样做不但耽误自己一年,也浪费了广西的一个招生计划。
建议:
自己不想去的院校,千万不要填,哪怕是空着,也不要乱填。(蒋晓梅 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