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考 >> 文章正文
 
湖北招生信息网2009年填报高考志愿必读
整理自:湖北招生信息网 2009-6-3 11:08:10
1.考生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

       今年我省全面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全部在网上填报。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停止使用纸介质机读志愿卡填报志愿,不再打印纸介质志愿表由考生校对签字确认。

       考生填报志愿时间:6月10日至18日,填报提前批录取本科和提前批录取高职高专院校志愿,包括艺术、体育、军事、公安、司法,以及部分师范类、航海类和空中乘务等专业;6月28日7月3日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志愿。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5:00时。

        2.录取批次及时间安排

       常规录取时间7月11日8月20日。高职高专补录时间9月22日9月29日

       提前批和第一至第四批录取时间为:7月11日-13日提前批文理类本科;7月14日-19日第一批本科;7月     20日-25日第二批本科(一);7月26日-30日第二批本科(二);7月31日-8月5日第三批本科;8月6日-8日提前批文理类高职高专;8月9日-13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8月14日-20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二)。

     艺术、体育类录取时间为:7月11日-13日艺术本科(一);7月11日-18日体育本科;7月14日-21日艺术本科(二);7月22日-30日艺术本科(三);7月31日-8月5日体育、艺术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补录:9月22日-23日考生填报补录征集志愿;9月24日-25日高职高专(一)补录,艺术高职高专补录;9月26日-29日高职高专(二)补录。

        3.录取过程中未完成招生计划征集志愿时间

    7月17日第一批本科,体育类本科,艺术本科(二);7月23日第二批本科(一);7月28 日第二批本科(二),艺术本科(三);8月3日第三批本科,艺术、体育类高职高专;8月12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8月17-18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二);9月22-23日高职高专补录。

     每批次征集志愿于当天下午5时截止填报,下午5时一过,网报系统自动关闭。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栏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查阅了解《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专业。

        4.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的途径

       ①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湖北省招办发布招生政策和信息的唯一网站,考生可在网上查阅国家和我省招生文件、政策规定、招生录取进展情况和招生录取信息。录取期间,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信息,了解自己电子档案运行的7种状态和院校退档理由,考生也可到市县招办查询个人录取信息。

        ②2009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省招办在5、6、7、8期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

        ③省、市县招办和高校咨询点:招生录取期间,全省各市、县招办以及在鄂的高校均设立了咨询接待点,考生可就近咨询。从6月9日开始,省招办设立咨询接待点,负责接待考生及家长咨询。6月9日7月3日,咨询接待点设在湖北科教大厦B座3楼,位于武昌洪山广场东侧。7月4日8月20日设在广埠屯小学内,位于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西侧人行天桥旁。接待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考生和家长凭考生高考准考证进入咨询接待点。

        ④网上答疑平台。省招办从5月份起,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开设网上答疑平台,有专人在网上答疑专栏回答考生提问;有部分省内高校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和本校招生信息网上开展网上答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开展网上答疑。

        ⑤高校网站:高校招生章程、有关录取信息和近几年院校录取分数线。

       ⑥武汉电信114(武汉市外拨打027-114):查询高校招生咨询电话、地址、乘车路线(限武汉市内)、高校网址等,也可查询市、县招办咨询电话和咨询接待地点。还能直接转接武汉市内高校、区县招办的招生咨询电话。

        ⑦新闻媒体:省招办以“巩平”的笔名在报纸和电视上及时发布各类招生政策和信息。

        5. 填报志愿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要以2009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第5、6、7、8期上登载的招生计划为依据。

        第二步:填写志愿草表。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输入。《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和湖北招生信息网上都有志愿草表的样表,考生可以复印或在网上下载。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当地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五步: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六步:修改密码。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第七步:填报志愿。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八步: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九步: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七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第十步:退出填报志愿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6.网上填报志愿要注意的问题

         ①按程序操作。网上填报志愿十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也不能少。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责。

         ②在规定时间填报志愿。对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间规定,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5:00时,过时将关闭网上填报功能,不能填报或修改。

         ③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系统必须更改初始密码,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修改。密码设置既要方便记忆又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号、考号、“1234”或“123456”之类的简单数字作为密码,也要避免用多个同样的数字或字母作为密码。

        ④每次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限规定。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⑤一定要记住“保存”和“安全退出”。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中途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⑥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⑦建议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好志愿草表。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⑧建议考生不要集中最后1、2天填报,更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一些网报试点地区看,有些考生喜欢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这样的考生一多,网络访问流量就会增大,造成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志愿。

         7.考生违规处罚规定

        根据教育部教学[2009]2号文件规定,对违规行为,按下列规定处理:

考生以虚报、隐瞒或伪造、涂改有关材料,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考试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以及使用其他欺诈手段,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省教育考试院、省招办)、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的高等学校,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由高等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户籍所在地,同时通知省招办。

         8.谨防招生诈骗

        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打着种种幌子,以谋取钱财为目的进行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请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甄别录取通知书。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其他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也在组织生源,如自学助考班、成人高校考前辅导班、网络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等,也给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有些考生可能会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登录湖北招生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核实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过省招办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后的通知书。现在有些不法中介机构和个人,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高等学历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和家长,骗取钱财。

        ②未经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没有学籍,不能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凡未经生源所在地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并报教育部备案的考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湖北考生只有经湖北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后才能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

        ③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到高校报到入学时按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缴纳相关费用外,录取期间不用向任何机构和个人交钱;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发现招生诈骗,要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1.考生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

       今年我省全面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全部在网上填报。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停止使用纸介质机读志愿卡填报志愿,不再打印纸介质志愿表由考生校对签字确认。

       考生填报志愿时间:6月10日至18日,填报提前批录取本科和提前批录取高职高专院校志愿,包括艺术、体育、军事、公安、司法,以及部分师范类、航海类和空中乘务等专业;6月28日7月3日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志愿。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5:00时。

        2.录取批次及时间安排

       常规录取时间7月11日8月20日。高职高专补录时间9月22日9月29日

       提前批和第一至第四批录取时间为:7月11日-13日提前批文理类本科;7月14日-19日第一批本科;7月     20日-25日第二批本科(一);7月26日-30日第二批本科(二);7月31日-8月5日第三批本科;8月6日-8日提前批文理类高职高专;8月9日-13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8月14日-20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二)。

     艺术、体育类录取时间为:7月11日-13日艺术本科(一);7月11日-18日体育本科;7月14日-21日艺术本科(二);7月22日-30日艺术本科(三);7月31日-8月5日体育、艺术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补录:9月22日-23日考生填报补录征集志愿;9月24日-25日高职高专(一)补录,艺术高职高专补录;9月26日-29日高职高专(二)补录。

        3.录取过程中未完成招生计划征集志愿时间

    7月17日第一批本科,体育类本科,艺术本科(二);7月23日第二批本科(一);7月28 日第二批本科(二),艺术本科(三);8月3日第三批本科,艺术、体育类高职高专;8月12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8月17-18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二);9月22-23日高职高专补录。

     每批次征集志愿于当天下午5时截止填报,下午5时一过,网报系统自动关闭。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栏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查阅了解《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专业。

        4.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的途径

       ①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湖北省招办发布招生政策和信息的唯一网站,考生可在网上查阅国家和我省招生文件、政策规定、招生录取进展情况和招生录取信息。录取期间,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信息,了解自己电子档案运行的7种状态和院校退档理由,考生也可到市县招办查询个人录取信息。

        ②2009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省招办在5、6、7、8期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

        ③省、市县招办和高校咨询点:招生录取期间,全省各市、县招办以及在鄂的高校均设立了咨询接待点,考生可就近咨询。从6月9日开始,省招办设立咨询接待点,负责接待考生及家长咨询。6月9日7月3日,咨询接待点设在湖北科教大厦B座3楼,位于武昌洪山广场东侧。7月4日8月20日设在广埠屯小学内,位于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西侧人行天桥旁。接待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考生和家长凭考生高考准考证进入咨询接待点。

        ④网上答疑平台。省招办从5月份起,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开设网上答疑平台,有专人在网上答疑专栏回答考生提问;有部分省内高校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和本校招生信息网上开展网上答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开展网上答疑。

        ⑤高校网站:高校招生章程、有关录取信息和近几年院校录取分数线。

       ⑥武汉电信114(武汉市外拨打027-114):查询高校招生咨询电话、地址、乘车路线(限武汉市内)、高校网址等,也可查询市、县招办咨询电话和咨询接待地点。还能直接转接武汉市内高校、区县招办的招生咨询电话。

        ⑦新闻媒体:省招办以“巩平”的笔名在报纸和电视上及时发布各类招生政策和信息。

        5. 填报志愿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要以2009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第5、6、7、8期上登载的招生计划为依据。

        第二步:填写志愿草表。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输入。《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和湖北招生信息网上都有志愿草表的样表,考生可以复印或在网上下载。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当地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五步: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六步:修改密码。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第七步:填报志愿。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八步: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九步: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七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第十步:退出填报志愿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6.网上填报志愿要注意的问题

         ①按程序操作。网上填报志愿十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也不能少。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责。

         ②在规定时间填报志愿。对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间规定,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5:00时,过时将关闭网上填报功能,不能填报或修改。

         ③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系统必须更改初始密码,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修改。密码设置既要方便记忆又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号、考号、“1234”或“123456”之类的简单数字作为密码,也要避免用多个同样的数字或字母作为密码。

        ④每次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限规定。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⑤一定要记住“保存”和“安全退出”。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中途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⑥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⑦建议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好志愿草表。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⑧建议考生不要集中最后1、2天填报,更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一些网报试点地区看,有些考生喜欢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这样的考生一多,网络访问流量就会增大,造成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志愿。

         7.考生违规处罚规定

        根据教育部教学[2009]2号文件规定,对违规行为,按下列规定处理:

考生以虚报、隐瞒或伪造、涂改有关材料,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考试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以及使用其他欺诈手段,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省教育考试院、省招办)、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的高等学校,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由高等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户籍所在地,同时通知省招办。

         8.谨防招生诈骗

        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打着种种幌子,以谋取钱财为目的进行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请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甄别录取通知书。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其他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也在组织生源,如自学助考班、成人高校考前辅导班、网络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等,也给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有些考生可能会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登录湖北招生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核实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过省招办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后的通知书。现在有些不法中介机构和个人,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高等学历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和家长,骗取钱财。

        ②未经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没有学籍,不能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凡未经生源所在地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并报教育部备案的考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湖北考生只有经湖北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后才能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

        ③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到高校报到入学时按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缴纳相关费用外,录取期间不用向任何机构和个人交钱;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发现招生诈骗,要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查询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请登录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

 

注:本回执统一交县(市、区)招办或中学留存。回执联(此回执必须由考生本人填写并签名,不得代签)

  

我已收到《网上填报志愿必读》,并已阅读以上内容。

考生签名 :           报名号:                  毕业中学:                   

班级:                    联系电话:                2009年      月      日   

相关文章
湖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各批次招生计划公布  湖北高考考生免费乘坐公交
湖北省2009年高考各批次招生计划表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高考新政策
湖北省公布2009年高考新政策考生须凭双证参加考试  2009年恩施州高考报名人数为21187人
湖北2009年高考试卷命题结束试卷开始印刷  湖北武汉高考考点设手机屏蔽仪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湖北招生信息网2009年填报高考志愿必读
    ·湖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各批次招生计划公布
    ·湖北高考考生免费乘坐公交
    ·湖北省2009年高考各批次招生计划表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高考新政策
    ·湖北省公布2009年高考新政策考生须凭双证
    ·2009年恩施州高考报名人数为21187人
    ·湖北2009年高考试卷命题结束试卷开始印刷
    ·湖北武汉高考考点设手机屏蔽仪
    ·湖北省高招办公布2009年部分单独招录的考
    ·湖北省2009年艺术院校合格考生名单信息公
    ·湖北省2009年单独招生录取考生公示名单一
    ·湖北省将封杀兜售试题、答案的有害信息
    ·2009年湖北武汉市高考人数6.8万余试卷24小
    ·2009年湖北省高考考点402个考场17675个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