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7月28日讯(记者 刘怡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今天透露,为最大限度地维护高校招生秩序和公平公正,今年湖南在严格执行“不点录”、“不降分录取”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录取管理,加大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从各段录取进展情况来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社会反响较好。
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的作用进一步有效发挥
今年是湖南全面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七个年头。湖南在志愿设置改革方面所创造的经验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前三个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情况表明,考生志愿有效性不断提高,考生选择机会和录取几率增加。本科一批第一次投档按计划和投档比例应投24037人,实际出档23101人,出档率达96 %。相比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投档录取基数明显加大,但该批次第一次投档按计划和投档比例应投档76461人,实际出档70533人,出档率达92.2%。
7月15日和7月22日,湖南先后两次组织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上线未录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全省共有13952位考生通过网上填报征集志愿,共录取考生3206人,其中本科一批录取564人,本科二批录取2642人。
据统计,前三个批次上线考生的直接志愿满足率达99.4%,尤其是高分考生录取走向很好,今年文科600分以上考生353人,理科600分以上考生2169人,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投档后仅有理科1人未投出,未出档的原因是考生志愿过高。同时,招生院校生源更加平衡。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投档分数线看,与往年相比,大部分院校投档线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尤其是省内一本院校除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未投满外,均一次性投满;省内二本院校普遍高出省控制分数线,其中文科高出20分以上的达10所,理科高出20分达11所。
录取管理更加规范和透明
今年,在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湖南成立了录取工作现场领导小组,对计划调整、投档模板设置、特殊类型招生批件投档以及录取中遇到的有关具体问题,均需经过集体研究,并按工作流程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执行。对录取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操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在招生计划管理方面,投档前,各高校将已经公布的招生计划全部通过全国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从网上传至我省,录取期间各类增减的招生计划也全部在教育部网上安排和调整,并将书面报告传真至我省录取现场,经审批后方可执行。在投档录取操作方面,投档前先与高校协商确定投档比例。平行志愿投档时,在上线考生中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分别按照语、数、外三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学校顺序出档,再依次投后序志愿。在每一批次投档前,录取管理组会同信息技术组写出投档模板(即投档分数、投档方式、投档比例等规定)书面报告,经录取现场相关负责人审签后,由计算机自动投档。对计算机操作员按照岗位职责,实行身份验证、日志存档管理办法,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每一操作员的每一操作行为,实行系统监控。考生档案投放到学校后,由学校通过录取系统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并按录取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将录退意见上传到录取现场,由录检组对学校录退情况进行审核,无误后予以确认。
湖南还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今年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录取工作方案,首次将过去仅由内部掌握的操作细则和工作标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畅通通信渠道,除按规定全面公布相关信息外,要求县级招办必须及时将新生录取结果通报考生所在中学,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在录取现场设立纪检监察组和信访接待组,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考生咨询、群众来信来访以及各类投诉数量大大减少。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录取现场协调小组负责人对录取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各工作组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录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履行严格的手续,实行层层审批,逐级负责。
特殊类招生得到全面规范
自主选拔招生、艺术特长生、单独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均按学校一次性提供的合格考生名单,经严格审核后投档录取,没有开任何口子。对于取得多个自主招生或艺术特长生录取资格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主动与考生联系并与有关学校协商,积极争取将考生录取到心仪的学校。军事院校和艺术类均根据考生志愿和学校规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没有违规指名录取一个考生,即使在录取期间追加的艺术类计划,也按考生一志愿优先的原则,顺延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科类繁多,录取操作规则和程序十分复杂,省教育考试院针对不同的排序规则开发程序,设定投档模板。投档前,按学校招生章程确定的排序规则和考生志愿,对合格考生进行排序,并经学校确认无误后才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投档。根据艺术类招生的特点和湖南的政策规定,对艺术类招生录取时间作了适当延续,截至7月26日,全国389所在湘招生的本科提前批艺术类招生院校录取工作已顺利完成。
服务考生的举措更细、更实。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今年湖南进一步落实以考生为本的要求,尽一切可能为全省考生顺利就学创造条件。一方面积极到外省院校争取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发布以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人分赴到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高校重镇推介湖南生源,争取外省院校在湖南多投机动计划;同时,经与招生院校协调,本科一、二批的调档比例设置在1:1.02~1:1.05以内,尽可能减少考生退档,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据统计,截至7月26日,本科提前批至本科二批,各高校在湖南共增加招生计划7012人(不含艺术类追加的计划),其中清华大学14人,武汉大学41人,相当一批名牌高校没有退档一名考生。
在不违背投档规则的前提下,实行多次投档,尽可能不浪费招生计划。如本科提前批少数军校和航海类院校等一志愿生源不足,为避免浪费计划,对缺额计划进行了多次补充投档,最大限度地给考生提供录取机会。
湖南还增加征集志愿的次数。为增加考生的选择机会,今年在本科三批和高职专科批分别增加了1次征集志愿,今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次数达到9次,比去年增加两次。
此外,还加大了信息服务的力度。今年在公布院校投档分数线时,特地公布了每个院校最后一名考生的语数外成绩,以方便考生查询,同时今年还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院校的艺术、体育类投档线首次向社会公布;按规定时间更新考生信息,即录取结果信息每晚10时前更新,录取动态信息每天更新3次(8:00、14:30、20:00前);有针对性地做好预警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先后多次通过媒体向全省考生发公开信和新闻通稿,揭穿招生骗子惯用的骗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