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化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7上海高考压轴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3773考试网 2017-5-11 21:38:55


10. 【答案】D
【解析】同系物就是结构相似,分子相差一个或多个 CH2 的物质的互称,在有机物中存在,如烷烃,同分异构体就是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式不同的两种物质的互称,同位素就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的互称,如与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型体就是同种元素形成不同性质的单质,如氧气与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选D。
11. 【答案】B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得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故A正确;B、己烯雌酚分子中最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C、己烯雌酚含苯环结构,为芳香族化合物,故C正确;D、己烯雌酚中含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的邻位氢易被取代,碳碳双键和酚容易被氧化,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含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能被硝基取代,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2. 【答案】B

【解析】A、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不能作光导纤维,二氧化硅晶体可作光导纤维,故A错误;
B、KIO3较稳定,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目前,我国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故B正确;
C、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普通雨水中因为溶解有二氧化碳也显酸性,故C错误;
D、CO2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日报中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均属于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硅与二氧化硅的用途、碘酸钾的用途、酸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侧重于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 【答案】B

【解析】解:A.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酸性硫酸铁溶液中发生2Fe3++2H2O+SO2=2Fe2++SO42﹣+4H+,B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与KSCN溶液不反应,溶液不会变为血红色,故A错误;
B.根据流程图分析,溶液C可以循环使用,故B正确;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溶液A为Fe2(SO4)3溶液中三价铁离子水解显酸性,溶液B为被二氧化硫还原生成的硫酸亚铁和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的硫酸溶液,显酸性,溶液C为硫酸铁溶液和硫酸溶液,是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的结果,消耗氢离子,所以溶液酸性,B>C>A,故C错误;
D.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是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的反应:4Fe2++O2+4H+=4Fe3++2H2O,故D错误;
故选B.
14. 【答案】D

【解析】在中学化学中MnO2参与的反应主要是氧气和氯气的制备,所以依据框图的转化特点可知B是氧气,D是氯气,C是浓盐酸,E是四氧化三铁,F和G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铁,
A.MnO2参与制备氧气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由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KClO3分解制得氧气;另一种是
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常温下H2O2分解制得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分别变化为0价、﹣2价,由方程式可知1 mol H2O2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故A正确;
B.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常用方法,由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Cl2↑+Mn2++2H2O,故B正确;
C.F是氯化亚铁,G是氯化铁,Fe2+易被氧化,且能水解,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故C正确;
D.反应条件相同,不同的反应,无法比较B和MnO2的氧化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D.

15. 【答案】C

【解析】A.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方程式为:N2+O22NO,故A正确;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可以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故B正确;
C.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后变黑,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不是吸水性,故C错误;
D.Al加热时熔化的铝不滴落,原因是被氧化生成熔点比Al高的Al2O3,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涉及氮气的性质、胶体、浓硫酸、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6. 【答案】C

【解析】A、高纯度的硅单质是半导体,广泛用于制作芯片,二氧化硅可以制光导纤维,故A错误;
B、石灰石高温煅烧产生的氧化钙可以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之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硫酸钙,实现煤的脱硫,故B错误;
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
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pH<5.6,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硅、二氧化硅的用途知识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注意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不能用二氧化硅制取硅酸,难度不大.
17.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加水稀释密度减小,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
B、锌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消耗了锌粉,锌粉、铜和盐酸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锌是足量的,产生的氢气相同,图象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
C、氢气的燃烧是放热的,但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D、氧族元素的氢化物由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沸点升高,但其中H2O存在分子间氢键,使其沸点比其他的高很多,总体趋势应是沸点先降低后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18. 【答案】B
【解析】A.无固体剩余,说明铜全部以铜离子形式存在,加入的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Fe3+,故A错误;
B.若有固体存在,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中一定有含有Fe2+,故B正确;
C.若溶液中有Cu2+,加入的铁量不足,可能只与Fe3+反应,也可能与Fe3+反应,剩余部分与Cu2+反应生成铜,所以可能有固体析出,故C错误;
D.当加入的铁较少时,只发生Fe+2Fe3+=3Fe2+时,不会有铜析出,故D错误;
故选:B.
19. 【答案】D
【解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用作饰物,故A错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故D正确.
故选D.
20. 【答案】C

【解析】A、SO2气体具有还原性,NaCl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Cl﹣,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SO2+ClO﹣+H2O=SO42﹣+Cl﹣+2H+,故A错误;
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错误;
C、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时,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钡以2:1的物质的量比来反应,过量SO42﹣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故C正确;
D、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时,HCO3﹣与OH﹣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故D错误.
故选C.
21. 【答案】B

【解析】A、pH=a的一元强酸溶液中,c(H+)=10﹣amol/L,pH=14﹣a的一元碱溶液中,c(H+)=10a﹣14mol/L,则c(OH﹣)=10﹣amol/L,故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显中性,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盐酸溶液中有:c(H+)=c(Cl﹣)+c(OH﹣),而在醋酸溶液中有:c(H+)=c(CH3COO﹣)+c(OH﹣),两溶液中若c(Cl﹣)=c(CH3COO﹣),则两溶液中c(H+)和c(OH﹣)均相等,即pH相同,故B正确;
C、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1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Na2CO3溶液与 NaHCO3的浓度均为0.05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2c(CO32﹣)+c(HCO3﹣)+c(OH﹣),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c(CO32﹣)+3c(HCO3﹣)+3c(H2CO3)=2c(Na+),两式联立可知:c(CO32﹣)+2c(OH﹣)═c(HCO3﹣)+3c(H2CO3)+2c(H+),故C错误;
D、由于是含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且AgCl的平衡常数大于AgI,则有:=>1,故c(Cl﹣)>c(I﹣),故D错误.
故选B.
22. 【答案】C

【解析】A.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有m<n,故A错误;
B.当体积相同时,温度升高,Y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向为吸热反应,则Q>0,故B错误;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Y的质量分数减少,故C正确;
D.反应的正向为吸热反应,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控制变量讨论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题目难度中等
23. 【答案】A
【解析】能与Fe2O3、Fe、CuO、C、Al物质反应产生两种气体的浓酸不可能是浓盐酸;如果是浓硫酸,可以与Fe、C、Al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被还原为SO2,C被氧化为CO2,Fe和Al被氧化为Fe3+和Al3+;如果是浓硝酸,则两种气体是CO2和NO2,其变化与加浓硫酸的反应相同,溶液X的组成中一定有铜离子,物质中一定有CuO,
混合物和浓酸之间反应,能得到两种气体,则一定含有单质C,其余的物质都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即物质中一定含有:CuO、C;
故选A.
24. 【答案】B
【解析】氯酸钾分解、铝热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不是离子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金属铝的还原性强于锰,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B正确;反应③中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而反应④中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C错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氯化氢并没有完全被氧化,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答案选B。
25. 【答案】C
【解析】含FeCl3 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Fe3+,Al3+与OH-、Ba2+与SO42-之间的离子反应,反应顺序是:Ba2++SO42-═BaSO4↓,Fe3++3OH-=Fe(OH)3↓,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C点沉淀为BaSO4 和Fe(OH)3,设为4mol,则1molAl2(SO4)3中SO42-完全被沉淀需Ba(OH)2量为3mol,提供6molOH-,生成3mol硫酸钡、1mol氢氧化铁和1mol氢氧化铝,A、B正确;由图象分析知AB段继续沉淀1mol铝离子;BC段为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钡1mol;C错误;图象分析FeCl3、Al2(SO4)3的混和溶液中含FeCl3、1mol,含Al2(SO4)31mol,c(Cl-)=c(SO42-),故D正确,选C。
26. 【答案】(1)CH3CHO;;CH3COOCH=CH2;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
(4)CH3CHO+2Cu(OH)2+NaOH2CH3COONa+Cu2O↓+3H2O;
(5)6;.

【解析】由I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4H6O2)n,可知I的分子式为C4H6O2,I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B与D,B氧化生成C,C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I为酯,B为醛,D为羧酸钠盐,且B、C、D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目为2,I的不饱和度为=2,则I分子中还含有1个C=C双键,故C结构简式为CH3COOH,B为CH3CHO(CH2=CHOH不稳定),D为CH3COONa,I为CH3COOCH=CH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5,考虑含有苯环,A在NaOH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D与E,E酸化得到F,且F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则F含有酚羟基,故A含有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基,则A中含有1个苯环、1个酯基,结合分子式可知,应是乙酸与甲基苯酚形成的酯,则F为甲基苯酚,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为甲基环己醇,有机物H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G发生消去反应生成H,且F中甲基与酚羟基处于对位,综上分析可知,A为,故E为,F为,G为,H为,
(1)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CH3CHO,H为,I为CH3COOCH=CH2,
故答案为:CH3CHO;;CH3COOCH=CH2;

(2)F→G是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G→H是醇发生的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A→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B→D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2CH3COONa+Cu2O↓+3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NaOH2CH3COONa+Cu2O↓+3H2O;
(5)满足以下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①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属于酯类,侧链为﹣OOCCH2CH3、﹣CH2OOCCH3、﹣CH2CH2OOCH、﹣CH(CH3)OOCH、﹣COOCH2CH3、﹣CH2COOCH3,故共有6种,其中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27. 【答案】
(1);
(2)SiH4(g)+2O2(g)═SiO2(s)+2H2O(g)△H=﹣1515.2 kJ•mol﹣1;
(3)FeS+Cu2+=CuS+Fe2+;
(4)1;2;10OH﹣;1;2;5H2O.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临汾  · 苏北四市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三省五校联考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