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1)CH3Cl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每个氢原子或氯原子能形成一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电子式: ;
故答案为:;
(2)n(SiH4)= =mol,则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73.5kJ×=1515.2kJ,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4+O2=SiO2+2H2O,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g)△H=﹣1515.2 kJ•mol﹣1,
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s)+2H2O(g)△H=﹣1515.2 kJ•mol﹣1;
(3)硫化亚铁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和二价铁离子,实现沉淀的转化,离子方程式:FeS+Cu2+=CuS+Fe2+;
故答案为:FeS+Cu2+=CuS+Fe2+;
(4)反应中氯酸根离子中+5价氯元素化合价降为氯离子中﹣1价,化合价将6,+3价铁离子化合价升高为高铁酸根离子中+6价,化合价升高3,要使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系数为1,三价铁离子系数为2,依据原子个数守恒方程式:1ClO3﹣+2Fe3++10 OH﹣=1Cl﹣+2FeO42﹣+5 H2O;
故答案为:1;2;10OH﹣;1;2;5H2O.
28. 【答案】
(1)羟基;取代反应;
(2);
(3);
(4)bd;
(5)BrCH2CH2BrHOCH2CH2OHHCHOHCOOH HCOOCH2CH2OOCH.
【解析】油脂水解得到A为,结合信息③可以A氧化生成HCHO、HCOOH,B氧化得到C,故B为HCHO,C为HCOOH.芳香烃D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取代反应生成E,E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则D为,E为,F为,M为.
(1)A为,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D→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羟基;取代反应;
(2)E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3)C+F→M的化学方程式:
,
故答案为:
;
(4)F的结构简式为 ,
、与F的分子式不同,与F不是同分异构体,、CH2=CH﹣CH=CH﹣CH=CH﹣CH2COOH与F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bd;
(5)BrCH2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2OH,然后被HIO4氧化生成HCHO,再与新制氢氧化铜氧化得到 HCOOH,最后与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HCOOCH2CH2OOCH,合成路线流程图为:BrCH2CH2BrHOCH2CH2OHHCHO HCOOHHCOOCH2CH2OOCH,
故答案为:BrCH2CH2Br HOCH2CH2OH HCHO HCOOH HCOOCH2CH2OOCH.
29. 【答案】(1)S;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BaSO4;
(4)Na+、AlO2﹣、S2﹣、SO32﹣.
【解析】无色溶液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32﹣、SO42﹣.由实验流程可知,加过量盐酸生成淡黄色沉淀甲为S,则溶液中存在S2﹣、SO32﹣,即一定不存在Ba2+;溶液甲中有剩余的HCl,与过量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气体乙为二氧化碳,由生成白色沉淀可知,沉淀为氢氧化铝,则应存在AlO2﹣,转化生成Al3+与HCO3﹣的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溶液乙中含过量的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氨气,即丙为BaCO3,气体丙为氨气,溶液丙中含过量的氢氧化钡,由溶液为电中性可知,还含钠离子,而原溶液中SO42﹣不能确定,
(1)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甲为S,故答案为:S;
(2)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3)由上述分析可知,硫酸根离子可能存在,则沉淀丙中一定含BaCO3,可能含BaSO4,故答案为:BaCO3;BaSO4;
(4)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a+、AlO2﹣、S2﹣、SO32﹣,故答案为:Na+、AlO2﹣、S2﹣、SO32﹣.
30、【答案】(1)C+H2O=CO+H2;
(2)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CO+2H2CH3OH;
(3)该反应△H<0;
(4)O2+4e﹣=2O2﹣;
(5)b;
②80℃;温度低于80℃,反应速率较小;温度高于80℃,升温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且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解析】(1)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故答案为:C+H2O=CO+H2;
(2)根据(1)煤和水蒸气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要吸热,故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原理为:CO+2H2CH3OH;
故答案为: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CO+2H2CH3OH;
(3)CO(g)+3H2(g)⇌CH4(g)+H2O(g),反应△S<0,依据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H﹣T△S<0,所以△H<0,故答案为:该反应△H<0;
(4)CO一空气燃料电池,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答案为:O2+4e﹣=2O2﹣;
(5)①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看,图象中转化率较大的是4.0×106Pa,故选:b;
②依据图象分析温度在高于80°C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平衡逆向进行,不利于转化率增大,所以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故答案为:80℃;温度低于80℃,反应速率较小;温度高于80℃,升温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且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31 【答案】(本题共10分)
⑴D (1分)
(2)取少量滤液1,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则证明有亚铁离子。(1分)
(3)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x缓缓通过沉淀物 (1分) (本操作见错无分)
(4)CuS+ H2O2+ H2SO4= CuSO4 +S+ 2H2O(2分) H2SO4(1分)
(5) SiO2 多写S不扣分 (1分) 蒸发皿(1分)
(6)30.0%(2分)(有效数字错误扣1分)
【解析】(1)根据题目化学工艺流程知,第一次浸出发生反应:ZnO+H2SO4=ZnSO4+H2O、ZnS+H2SO4=ZnSO4+H2S↑,有有毒的生成,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选D装置,故答案为:D;
(2)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检验亚铁离子,可取少量滤液1,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则证明有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1,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则证明有亚铁离子;
(3)抽滤时,可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x缓缓通过沉淀物,故答案为: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x缓缓通过沉淀物;
(4)第二次浸出时发生反应:CuS++H2O2+H2SO4=CuSO4+S+2H2O,不产生有毒气体,可以选用A装置,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液1的反应器中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
故答案为:CuS+H2O2+H2SO4=CuSO4+S+2H2O;H2SO4;
(5)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S,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的主要仪器是蒸发皿,
故答案为:SiO2、S;蒸发皿;
(6)废催化剂中Cu的物质的量为15.0g×12.8%÷96g/mol=0.02mol,1.5g CuSO4﹒5H2O中Cu的物质含量的为1.5g÷250g/mol=0.006mol,则铜的回收率为×100%=30%,
故答案为:30%.
32. 【答案】(1);;
(2)取代;加成;
(3)
;
(4)
;
(5)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A为,W为,
故答案为:;;
(2)根据流程图,反应①为A发生硝化反应生成B,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中结构中的N=C双键与氨气发生了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加成;
(3)反应②的总化学方程式(﹣Bn用具体结构代入)为,
故答案为:;
(4)根据条件:①A为,与A属于同系物,即有酚羟基和羰基,②1H的核磁共振谱图只有4个峰,即有关4种位置的氢原子,③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等于10,则符合条件的结构为,
故答案为:;
(5)由甲苯、(CH3)2NH等合成,可以先将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生成对硝基甲苯,再用对硝基甲苯在光照条件与与溴 发甲基上的取代,然后再与、(CH3)2NH发生取代反应即可,反应的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