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xam.com】 日前,临沂师院12名考生综合素质低被退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记者随即又采访了临沂师院、省教育厅负责人,听他们解读“高分退档”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台前幕后。
12名综合素质不适合的考生被退档
临沂师院何以第一个“吃螃蟹”
今年高考录取中,临沂师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高招录取,将 12名综合素质不适合的考生做退档处理,首开山东省乃至全国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取“硬挂钩”之先河。
临沂师范学院分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谢亚非说,以前招生部门虽然按1:1.2比例投档,但学校都是按高考成绩录取前100名,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敢越过排名靠前的考生而录取后面的,这个120%的取档自主权对学校来说没有多少意义。高校是要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只把分数作为优秀生源的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公允。
“ 改革的初衷,一是探索教授专家参与高招录取的可行性;二是探索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录取程序‘引领’高中素质教育的可行性。”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对这项改革探索的思路极为明晰。
首次吸收大学教授参与录取
山东为何选择两所院校试点
山东另一试点院校——山东政法学院分管招生的副院长张卫华则表示,以往录取的个别高分学生,进了大学,发现不适合相应专业学习,对大学的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困难和浪费。今年第一次吸收专家参与到录取工作中来,考查学生分数之外的综合素质。
省教育厅分管招生的副厅长宋承祥说,让大学教授参与高考招生录取过程,是高校落实招生自主权的一种体现。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新生的实质内容,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高中,其意义都是积极的。
“山东今年在两所本科高校进行录取方式改革试点,省教育厅也是慎之又慎,为确保公平公正和考生利益不受到侵害,教育招生部门为此作出应对预案,包括预留部分招生计划。两所试点院校也认真研究试点专业的特点,作出了详尽的可操作的录取方案。”宋承祥说。
综合素质评价不适合
高分考生真的被退档了吗
“临沂师院12名‘综合素质评价低’的高分考生遭退档”,这一新闻标题是媒体报道该事件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题目有两处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临沂师院招办负责人说,高分考生的“高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临沂师院是一所普通的省属本科院校,近些年来考生报考的分数段相对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特别突出的“高分”考生。
如果招100个学生,投档给学校的120名考生中,第1名和第120名的分数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另一个概念是“综合素质评价”,用“高”“低”来表达是不准确的。其实,综合素质评价是没有“高与低”、“好与坏”这样的概念的,只是一个“差异”的区别。
比如在中文专业录取中,更多是关注考生本专业相关的素质评价,也许该考生在中文相关领域的评价不适合,但在理工方面的评价很适合,不能因此认定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低”。
按专业招生计划择优录取考生
学校退档的具体标准有哪些
临沂师院《2009年招生录取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清楚地标明了录取办法:在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中,结合高考成绩和中学综合评价,按专业招生计划择优录取考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标准有:第一,考生会考成绩等第基本要求:语文、历史达到B级以上;选修I模块中,选修语文模块4个以上、选修学分40分以上。第二,首选:高考语文单科成绩110分及以上,外语成绩90分及以上且高中会考成绩等第语文达到B级及以上,并参考高中选修I模块中语文类选修课程的数量。第三,次选:高考语文单科成绩在(100-110)区间,外语成绩90分及以上且高中会考成绩等第语文达到A 级,并参考高中选修I模块中语文类选修课程的数量。
据山东招生部门介绍,因综合素质不适合而被做退档处理的12名考生,有的因专业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学校其他专业学习,有的因专业不服从调剂,在本科二志愿时被其他本科院校录取。目前,12名考生都被录取到本科高校学习。
高校录取多年来都以分数定取舍
“综合素质评价”是应应景吗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全国十余省份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大多有类似的表述,但实际上,综合素质评价只是处于空转状态,并未在高招录取中发挥作用。高校还是沿用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做法。
“有的高中学校所作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明显缺乏严肃性,如有的学生某些评价项目六学期全A ,有的六学期全B,有些学生报告里拼凑虚假的痕迹明显存在。”一位高校招生人员说,对综合素质评价这项工作还有不少高中处于应付状态,有的高中发动老师突击填表,存在着随意性强、缺项漏项等问题。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就是打破单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学生的办法,促使高中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与高校招生录取“硬挂钩”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避开“潜规则”
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 硬挂钩”,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能否真正建立?如何保证其客观公正?
对此,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梁斌言说,综合素质评价看似复杂,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因为评价的内容主要靠平时积累,大多是写实性记录,所有的评价内容和结果均可显示在一张简明的表格之上。这张表格,既可以由学校来填写,也可以从《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中提取,可以以电子档案形式提供给招考部门。
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定期评估督导等方式,保证评价工作的规范性。此外,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直接与高校招生挂钩,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来监督学校的评价行为。
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表示,这项改革看似是高校录取方式的改革,但人们的最终关注点会落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能否真正建立、评价内容有哪些、如何保证其客观公正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将其置于“阳光之下”,这一点是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宋全政 尹玉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