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考拟实行报名社区化》追踪
成都市教育局公布“新高考”的规划之一——拟实行高考报名社区化:学习完高中课程后,学生自行回到户籍所在地或街道社区报名参加高考。昨(26)日,本报记者采访相关人士,就此项改革措施的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减少高考指挥棒对学校的作用。”成都市教育局一负责人表示,高考报名方式改变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得到缓解,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育艺术,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学校的压力减轻后,会有助于缓解生源大战的激烈程度,成都下决心根除的“疯狂奥数”问题也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昨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岩表示,“成都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下决心去做,一定会见到成效。”王岩说,“高考报名社区化,是一种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尝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间的恶性竞争。”
成都市招考办相关人员认为,高考报名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从技术上来说,比如学生档案管理、加分信息公示,这需要完善的后台设备。从操作上来说,比如准考证的保管、发放,也需要专职细心的人员等。如果要改变原有的报名方式,则需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多方配合,做出各种准备,不是短期内说改就能改的。
“这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在几年前就在关注这一全新的高考报名模式了。”从事教育工作20年的武侯区社区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何云说,一旦改革,社区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准备专门设备、培训相关人员,这些都需要政府下大力气。”何云认为,只要做好了前期工作,社区在操作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高考成绩不再与学校挂钩,老师在教学上没了压力,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疑问。在他们看来,在社区报名是一个很大胆的改革创新,但感觉在操作上很有难度,“只要高考还存在,就是最硬的选拔方式,如果老师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地教学生,结果难以想像。”
“改革会淡化升学率,但学生的升学率是永远客观存在的。”温江中学校长汪仲汉说,学校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实现他们的大学梦想。“如果以前是升学率第一、学生素质第二,那改革后就该是学生素质第一、升学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