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2017届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生物
2017上海高考压轴卷
生 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适答案,共60分)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
①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②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③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④
2.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不会直接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胃肠蠕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变化
3.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4.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 )
A.0—f
B.f—2f
C.2f—h
D.g—h
5.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房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
② 血压的调节包含神经和激素两种调节方式
③ 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升高血压
④ 血管的管腔大小和血浆渗透压都影响血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1 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 转化为ATP,若1 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 分子数为( )
A.2n/5m B.2m/5n C.n/5m D.m/5n
7.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可以产生水。请判断下列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 )
① 合成抗体 ② 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③ 人体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
④ DNA转录为mRNA ⑤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8.生命科学研究常利用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或显示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同位素 应 用
A 35S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15N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C 14C 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 18O 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9.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10.人体内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X Y
A 外界温度 身体耗氧量
B 血糖浓度 肾上腺素分泌量
C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D 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11.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 )
A.1组 B.2组 C.4组 D.8组
12.将光照下的水绵用革兰氏碘液显色,被染成蓝色的具体部位是( )
A.叶绿体基质 B.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
C.类囊体的腔 D.叶绿体内外膜间的腔
13.下列可用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观察的材料是( )
① 洋葱鳞茎表皮细胞 ② 小麦的根尖 ③ 杂交瘤细胞 ④ 鼠的神经细胞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14.某种植物的株高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现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 )
A B C D
15.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
16.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17.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8.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
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 B.剪去牛蛙的脑
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19.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右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 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 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 在D段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20.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
等其它条件
21.下图左方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图,则右方四种测量方式图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
22.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23.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和D、 d)所控制;基因A、B和D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三对基因对黑色的作用程度是一样的,而且每对基因以微效、累积的方式影响黑色性状。两个基因型为AaBBDd的婚配,则子代表现型种类数( )
A.3种 B.5种 C.7种 D.9种
24.图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两者都只有① B.前者只有①,后者有①、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② 和③ 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②、③
25.某种高等生物的基因型如图甲。若这种基因型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图乙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几率为5%,该细胞基因Ab(aB)之间的交换值与图丙细胞出现的几率依次是
( )
A.5% ; 10%
B.10% ;10%
C.20% ;10%
D.20% ;20%
26.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
A.60% B.40% C.32% D.30%
27.下图是某家庭11号个体对自己双亲的家系ABO血型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预测1号和13号个体的血型可能是( )
A.A型 A型 B.B型 B型 C.AB型 O型 D.O型 A型
28.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和④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29.图中序号表示生理过程,A表示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在短跑时,提供能量的过程是④⑤
B.A物质转变成氨基酸时,⑦为转氨基作用
C.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经①参与③过程时,A代表C3
D.完成④和⑤过程时,A代表丙酮酸
30.下图是某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的代谢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也是酶③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可能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改变而使其失去活性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会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的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二、简答题(共90分)
31.回答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问题(12分)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甲中发生的一系列代谢变化,以及与毛细血管的相应关系。图中字母代表物质,序号表示有关过程。
(1)在人体中,细胞甲指的是 细胞。
(2)图中物质B是 ;物质D是 。
(3)图中①至⑧的生理过程中肯定能产生CO2的是 ,有ATP产生的过程是 。图中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