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报志愿时,应考虑哪些个人因素?
|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2008-6-18 11:03:57 |
|
选报志愿时,应考虑哪些个人因素?
(1)经济承受能力: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我国高等学校中,有的专业国家要发给专业奖学金;有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从总的趋势看,还有一些学校即将实行收取学费的制度,数额估计在1000~3000元的范围内。这样,读有的专业家庭负担要轻一些,读有的专业家庭负担要重一些。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读这些院校的本科,家庭至少要支付出5000元以上。读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家庭负担最轻。因此,考生选择专业时,不得不分析家庭的经济状况。既要分析现有的情况,也要分析三、四年内的情况。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又选择了家庭负担重的专业,无论如何是会影响学业的。目前,车船票调价,物价有所上涨,给家庭经济都带来一定影响。选报专业作为一种理智的选择,应当考虑这个因素,以免入学后因经济问题引起不必要的苦恼。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作为父母辛勤培育了十几年的儿女,应当学会为父母分忧,尽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2)专业发展趋向:专业趋向即我们常说的热门与冷门。应该向考生说明的是,人们说的热门与冷门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招生计划是不一致的。按道理,国家招生数量最大的专业就是社会需求最大的专业,招生数量最小的专业就是社会需求量最小的专业。但是,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有些招生量最小的专业往往报考者甚多,甚至出现十里选一、百里挑一的竞争场面。考生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就是常说的热门。有些招生量大的专业却生源不足。如师范院校,近几年在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往往录取不到多少学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冷门。每一位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至少应当弄清以往的热门与冷门,心里大致有数,同时预测一下本年度的热门与冷门,从而根据自己的指导思想来决定去挤热门,还是进冷门,还是找不冷不热的专业。按照一般情况,新兴学科,刚设置的新专业往往较为拥挤。(3)毕业分配去向:专业选择将影响今后的生活道路,故选择时最好能尽量考虑这一因素。有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去比较偏僻的地方,有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留在大城市,有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这些情况考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压根儿不愿意去山区,最好不要选相应的专业。当然毕业生的具体分配情况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定向除外),只能大概地估计一下以后可能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山区还是平原。总之,在选报专业时,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尽量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只有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后,才可能作出理智的选择。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