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专业该如何选择呢?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东南早报 2008-6-26 23:57:35

填报什么专业成了家长考生们的“心头大事”,专家建议——


  □早报记者张文实习生黄白洋

  填报什么专业,这几天成了考生家长们心头的大事。到高考志愿填报时候,家长和考生们要在高考各种专业之间“徘徊”,该如何选择呢?他们小心翼翼地揣测着即将填报的专业及其几年后的就业情况。

  专业冷热无绝对

  专业有热与冷,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同时又最有前景的专业,成为学生和家长当下最关注的问题。

  什么专业是冷?什么专业是热?风水轮流转,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判定。法学专业热不热?放在几年前,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可如今,它的录取分数已逐步步入“中上流”,这与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有密切关系。

  同一个专业,在这家院校热门,录取分数排在各专业前列,在另外一家院校却可能是“冷门”,录取分数在所有专业中“垫底”。如同是工商管理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都名列前茅,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却名列末尾。这是因为专业的冷热,还与高校的办学地理、办学特色、办学传统有关。

  总体上说,热门专业(指录取成绩名列各院校专业成绩前茅的专业)中,理科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车辆工程、临床医学、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文科则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德语、英语、对外汉语经济学、法学。

  冷门专业(指录取成绩名列各院校专业成绩后三名的专业)中,理科有建筑环境及设备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商务、药学、化学、应用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文科则有汉语言文学、历史、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哲学、社会工作、市场营销、旅游管理。

经济是多年热门

  那么,专业志愿又有何特征?这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经济类专业“久盛不衰”。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稳坐文理科院校专业录取分数头把交椅,文科院校一半以上专业录取分数名列前茅。理科类开设以上专业的院校30%至40%的院校专业录取分数名列前茅。

  应该提醒的是,经济是多年的热门,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十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学经济学的。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久盛不衰。目前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达180多所,在闽招生的院校多达120所。由于这个专业是随时代应运而生的,于是,不管有没有条件,很多院校都设了这个专业,其中一些是匆匆上马,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培养的层次偏低,质量参差不齐。

  考生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不要盲目一味跟风,在选择学校时,不妨查一下这个专业的前世今生。建议以报考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为首选。

  新兴特色专业受热捧

  其次,新兴专业及特色专业受到热捧。近年来,人才市场上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晴雨表”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和设置,一些高校推陈出新,新兴专业层出无穷,逐渐凸现办学特色。

  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开设理科试验班,试验班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发展”的特色,受到我省考生青睐,招生计划不多,有“僧多粥少”之态,录取成绩居高不下,常常名列各校专业成绩前茅。

  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十所高校试办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部或医科大学推出七年制本硕连读的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处于第一线位置,直接为病人诊治开方乃至手术,待遇好,地位高,成为医学类专业的热门,本硕博连读,切合了一些考生追求高学历和就业的心态。于是,水涨船高,录取成绩居高不下。

应选择优势专业

  第三,选择专业更注重学科基础。往年热门的财经、管理、法学等专业并非一路顺风,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名牌院校传统的经济、法学专业一如既往,常年热门。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学校法学专业报考热度高,专业成绩居高不下。而一些理工类或刚刚升格的学院,这些热门专业遭受冷遇。如:西南科技大学、九江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的法学专业,备受考生冷遇,法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排在后面。

  选择大学的专业应趋于理性。前几年,只要是高校新开设的热门专业,招生几乎爆满。近年,考生对专业的学科基础开始讲究挑剔起来,对学科基础薄弱的院校开设的热门专业说“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应注重选择大学的优势专业。如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由于学科基础雄厚,显示了持久热的魅力,受到考生的青睐,录取分数名列前茅。

  此外,专业冷热时常变化。其中,广告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略有降温,以上专业录取分数,逐渐步入“中流”或“中下流”。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日渐升温。

  当然,热门与冷门,是个相对的概念,今天的热门,不等于几年后的热门。

  专业选择的几个考虑

  那么,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更好?建议应从职业规划的角度选择高校专业。一个未满20岁的中学生专业选择并不能给未来的职场定下终身,但对于进入职场有关键性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的专业如果与自己的兴趣相吻合,学生就会有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未来就业竞争力就强。而作为家长,多数会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来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家长们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现实的因素,如就业、名校、升学、成本因素,忽略了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

  应把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作为选择专业的必要参数。当前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脱节,不必盲目去追赶热门。四年前是热门、四年后是滞销专业的例子不胜枚举。

  应从师资力量的角度选择高校专业。有些高校由于种种原因,整体排名不靠前或没进入“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名单,但是,一些专业建设颇有特色,学术积淀较厚,师资力量较强,这样的专业值得选择。如福州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而有些院校虽然求全求大,开设了热门专业,但师资力量较弱,尤其是“名校弱专业”,常使学生处于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选择时更应谨慎为宜。

  应从冷热层次的角度选择高校专业。形成热门专业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持久热、发展热、时髦热等,但冷热专业的表现形态无疑是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报考的冷热,客观上形成了专业分数的层次。

  了解专业的冷热层次,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同样一个分数,报考相同的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院校。二是每一所院校,不同的专业由于冷热,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厦门大学(文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法学专业分数居高不下,名列前茅,而哲学、历史等常居后列。

  考生报考时,应充分考虑每个院校的专业层次高低,选择专业时冷热兼顾,注意到院校的专业级差,合理安排专业梯度,才能选择好与自己考分相适应和喜欢的专业。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