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加试题】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己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
一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
材料二
回顾詹天估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一一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5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5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4.【加试题】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6分)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A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B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C
A注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D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C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D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1、20世纪使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C
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
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
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解析:本题目来自学术杂志《历史月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