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简章 >> 文章正文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10年考研招生简章
整理自:2exam.com 2009-9-18 12:24:42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易现名。目前主要围绕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系统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园林园艺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华南植物园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爱岗敬业的科研及导师队伍。近年主持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中科院、广东省重大、重点项目数十项;研究成果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80年以来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5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98项;2008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园多名研究员还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编委,如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Global Change Biology、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等。


华南植物园园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既具有潜心读书、专心研究的学术氛围,亦具备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所独有的多种优势。

 


二、科研支撑条件


1、华南植物园有完善的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标本馆收藏标本100余万号,图书馆收藏专业书刊20余万册,并购入ISI等多种数据库;拥有中科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及JEM-1010透射电子显微镜/JSM-6360LV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TOC总有机碳分析仪、Waters G1530N高效液相色谱仪、AFS933双道型原子荧光光度计、GBC932A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achat流动注射分析仪、PE-2400元素分析仪、Optima2000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API2000DV液质联用仪、PE Lambda 650紫外分光光度计、超速离心机、KODAK Image Station2000R凝胶成像、德国蔡司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系统、6890N 7890A气相色谱仪 (GC)、GCMS-QP2010PLUS气-质联用仪(GC-MS)、LS55荧光/磷光/发光分光光度计、PTC-240 7500型多通道梯度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LI-6400P光合作用仪,森林Eddy Covariance观测塔、森林Sap Flow观测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等大型仪器和支撑系统设备。


2、拥有占地1133公顷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占地300公顷的中国亚热带最大的植物园,园内种植保存有热带亚热带植物10000多种,是我国最大的植物基因库之一。


3、拥有建站30年的“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建站25年的“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以及建站50年的“小良热带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定位研究站”。

 


三、研究生培养特色


1、以质量为核心。通过实施包括研究生科研实验平台、学位论文培育、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生访学交流与学术论坛等的建设,充分发挥我园承担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作用,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采取导师负责制或导师负责下研究生指导小组分工协助的培养方式。在学科组的督导下,充分利用学术梯队人才的群体优势,发挥集体培养的辅助作用。


3、积极推行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统一考核录取。为研究生迅速成长创造更灵活的机制和更广阔的空间。


4、关注研究生身心健康。园区内设有篮球、羽毛球和网球球场,研究生公寓多功能厅内设卡啦OK、影视和娱乐活动场地;同时根据年青人的特点,每年组织春秋郊游以及各种文体活动与比赛,既丰富了研究生的文化生活,又培养了集体观念,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5、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我园特设立了研究助理及发表论文奖励制度。


6、鼓励并支持研究生会积极发挥“三自”作用。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研究生有百余人次获得国家、中科院及地方各类奖励。其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1人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2人获中科院地奥奖;有20名研究生获国家、中科院留学基金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对口院校、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学习;多名研究生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展现了年轻一代求实创新的风采。

 


四、有关学位点及招生情况


1、华南植物园拥有博士学位点3个,硕士学位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现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45人(详情请登陆我园网: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导师介绍”栏目查阅)。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目前,在学研究生有285人(博士108人,硕士177人)。


2、2010年博士招生专业有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招生专业有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2010年预计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45名,硕士学位研究生(含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0名(实际名额以当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数为准)。


4、接收高等院校成绩优秀的推荐免试生;接收单位委托培养的委培生。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硕博连读,硕士在读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外)。


5、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6、学习期间待遇:研究生除按国家规定发给助学金、奖学金外,单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博士生1300元/月、硕士生800-1000元/月)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可申请研究助理,并根据工作中贡献大小取得相应的研究助理津贴。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可获发表论文奖金。在学期间,享受医疗、保健、节日费等福利待遇。


7、就业:根据国家需要学以致用,择优分配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毕业生或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或做博士后研究,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或出国深造发展,部分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目前,毕业生就业率为95%以上,就业前景良好。

 


五、报考条件及手续


(一)、博士学位研究生


1、报考条件


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②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为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③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


④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⑤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相当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⑥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⑦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⑧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考试时间及地点


招生报名时间约为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2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网统一网报,报名网址:http://admission.gucas.ac.cn/index.asp),考试时间为3月中旬(以准考证为准);笔试结束后即进行体检和面试。


同等学力者须加考政治理论和硕士学位两门主干课程。


考试、面试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3、提交报考材料


报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考生须于2010年2月底前(以邮戳为凭)将以下报考材料寄(送)往我园研招办:


①通过网报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填写完其余空项,本人签字;


②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③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提供复印件的同学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


④两份填写好的《专家推荐书》(网报系统打印)。由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作为推荐人。推荐人将推荐书填写完毕,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后,直接(或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后交被推荐人)寄(送)往我园研招办。


⑤报名信息确认与缴费:交纳报考费200元(可以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我园研招办),对已缴费确认的考生,其报考信息中“报考单位名称”项不得再修改。


4、报考确认,领取准考证


考生应于2010年3月初向我园研招办咨询报考确认信息,我园不邮寄准考证,请考生于考试3天前到园研招办领取准考证。


(二)、硕士学位研究生


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考试全国统一。


复试时间为4月中上旬(以通知为准)。

 


六、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邮编:510650


单位代码:80107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研招办


负责人:赖志敏 联系人:宋丽英


E-mail:;  电话:020-37252882 传真:020-37252831


单位网址:http://www.scib.ac.cn;研究生教育网址:http://student.scib.ac.com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