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语文学科命题思路是什么?
今年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突出政治性、方向性、适宜性和科学性。
今年的语文中考命题本着依据课标及考纲、素养立意、导向教学、难易适度的原则。语文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市“中招办”颁布的《考试说明》,立足四个兼顾:兼顾各版本教材;兼顾城乡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兼顾继承与创新;兼顾评价与选拔(功能),体现了我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
看看一线老师如何解读?
南开中学颜运静老师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整份试卷“稳中有微调,传承中有变化”,体现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人文性;题型有一定的灵活性,试卷模式、题量、分值与前两年的试题基本相似,但略略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思维量。
试卷的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试卷朴实简约,题量适中。丰富了文本阅读的样式,注重思维品质的考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在试卷中有恰当的体现,既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又注重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是跟紧社会热点,关注本土文化,非常“接地气”。语文学科本就和生活紧密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最广阔的天地。试卷内容及时反映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A卷的第1题、第3题、第6题、第8题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是命题选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精神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从A卷第4题“尊重”的定位连贯题,到B卷的第6题仿写的审美与诗意表达,都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注。现代文阅读《少年书架》,内容是回忆作者年少时困窘生活的场景,但整篇文章洋溢了一种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引领。
三是重视传统文化。A、B卷的现代文阅读《桌与案》、《岁月的寄托》,文质兼美。深浅适度,长短适宜,意图让孩子在阅读中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接续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四是作文考查既关注学生生活又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今年的A卷作文试题有传统的半命题作文“……让……长久”和B卷“我,不只属于我。”这些作文试题有以下特点,其一,便于学生表达,每位考生有话可说。其二,体现了作文考查的内容生活化和具体化。文题贴近考生生活,考生有真实生活体验和感受,便于捕捉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有利于他们书写自己的真感受、真想法和真性情,避免考生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为学生充分展示写作水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两卷的材料作文都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点。
总之,今年试题命题思路清晰,学科特点鲜明,选材精当,考查重点突出。表述简洁平易,不绕弯子,不人为的设置障碍,难度合理,在一些题目上富有创意。应该会对我市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这样的命题形式,也正体现了中考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特点,体现了让中考成为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