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全国中考 >> 湖北中考 >> 文章正文
 
宜昌名师指导2009年中考试卷答题技巧
整理自:三峡晚报 2009-6-18 12:16:05
(三峡晚报) 本报记者 赵婷婷
    本周六,宜昌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考。昨日,记者采访了5位优秀的初三老师,请他们分别谈谈各科考试中的答题技巧,减少无意识失分,希望帮助考生考出最佳成绩。

语文 只须当日更加细心


指导老师:宜昌天问学校正高级教师 岳志群


    今年的中考语文从开卷变为闭卷,颇让部分学生忧虑。俗话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细节上认真,是中考获胜的法宝之一。那么,哪些细节是考生要注意的?
    一是要仔细审题,把好答题第一关。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耽误时间,对选文和题目至少认真地读两遍,弄清题目的问题和要求是什么,然后下笔。考试时题卷和答卷是分开的,不要张冠李戴。特别是作文题一般包括题目和要求(提示语)等两个部分,除对文题的题材、体裁、范围进行认真思考外,还须认真阅读要求(提示语),它往往隐含作文的诸多重要信息,值得重视。
    二是要瞻前顾后,思考完备。考试中,很多考生由于紧张和粗心,常常文章和题目不看完整就作答,许多简单的题目丢分。明明答案就在文章中,却抛开阅读材料,随意回答,往往断章取义或答非所问。阅读之要旨就是要联系语言环境(即上下文),才能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是要晓畅明白,符合语法。考试中一些主观题(如阅读主观题和语言应用题)由于开放性强、灵活度大,考生觉得难以下笔。这要求学生答题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言之有理,表述完整,简洁明了,顺畅得体。
    四是要先易后难,不要空题。试题有难、中、易三种程度,对每个考生来说,易题要细心,遇到自己一下子答不出的难题不妨先放一放,回过头来再做。但不要忘记,更不要轻易放弃。力争不空题,不掉题。
    五是要把握时间,分配合理。汉字和阅读可以算前部分,写作算后部分。考生的情况不同,对时间的使用分配也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基础阅读部分大约70分钟,作文大约70分钟,还要留10多分钟进行检查。一般不提倡先写作文再做阅读。
    六是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数学 把握细节提高得分

指导老师:宜昌金海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姚子云


    一、浏览全卷,统筹安排
    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下笔作答,而应迅速浏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好时间。
    二、认真审题,先易后难
    审题要力求逐字逐句的看清楚,弄清题目的条件和求解(证),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限制条件,尤其要注意小括号中提供的信息。
    考试开始后,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可以产生旗开得胜的感觉,既可促进大脑兴奋,又增强了自己的信心。遇到难题时,不要多做纠缠,以免浪费太多时间,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之后,回头再集中精力攻坚。
    三、规范答题,先划后改
    今年中考阅卷将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因此考生更应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作图清楚;解题过程力求简捷、合理。当发现有错误时,不要急于把答案全部划掉重写。因为原来的解题思路或结果或许对你重新解答有所帮助。草稿纸书写要规范、有序,以便于回头检查。
    四、沉着冷静,力求得分
    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考生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力争获得更多的分数。另外还要注意运用一些解答技巧,这里简单介绍几种:
    特殊法:在一些填空、选择题中,考生可采用代入特殊值,假设特殊情况来得出结果。
    跳跃法:数学最后两三题一般由多问组成,而阅卷是按步骤给分的,所以当考生遇到不会解(证)前一问,而会做后一问时,可直接利用前一问的结论去解(证)下一问,争取多得分。
    分段法:一般对于较难的题,第一问较容易,二、三问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解答时应注意分段得分,步步为营。先拿下第一问,然后分析第一问是否为第二、三问准备了解题条件和思维基础,力争后面几问能抢到分。
    联想法:当遇到一时想不出的问题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要换个角度去思考,从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开始类比、联想,大胆假设,从而推理出答案。

英语 保持良好心态攻破各类题型

指导老师:宜昌英杰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 熊鹰


    拿到英语试卷,应抓紧时间看听力题。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预测听力内容,以便听时有所侧重。听录音时,快速、准确、简要地记下有关信息;听对话时,要捕捉关键词。听短文时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要相信第一感觉,当机立断。
    单项选择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有些试题的题干比较复杂,经过了命题人的“深加工”,给理解和答题造成一定的干扰,用“还原法”还其“庐山真面目”,为答题“简化程序”。抓住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就不会落入“陷阱”。考生可以仔细阅读题干及选项,排除部分选项,对比分析剩余选项,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完型填空文章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全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问题;第二遍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注意上下文意思的相互衔接以及固定搭配,找到对选择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做完后通读全文,检查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文章是否通顺。
    做阅读理解时应走好三步:首先快速阅读全文,准确理解短文获得整体印象,找出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文章,逐一答题,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逻辑性。最后反复斟酌,全盘检查。第三次读题时,回归原文,认真复查。
    书面表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首先,认真审题,仔细阅读要求中的中英文要点,将句子写在草稿上,主要内容、要点要写全、写准,不能有遗漏。然后将句子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接成段落,并将前后表述整理通顺。尽量使用已经学过的简单句,避免写出没有把握的句子。不会的单词,可想办法换个方式表达。
    最后,要提醒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英语考试时间很充分,答题一定要细心。

物理 减少无谓丢分发挥最好水平

指导老师:宜昌市第十六中学副校长张高远


    一、认真审题,注意题目中的答题要求及关键字。在正式动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一遍题目,明确题目的答题要求,如选择题中选择“正确的”、“不正确的”、“符合的”、“不符合的”等。注意试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可以在试题中的关键字、词、句下划线,以引起答题者的注意。如“匀速运动”、“轻杆”、“细绳”、“不计空气阻力”、“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热损失”等,都有它特定的含义,理解这些特定的含义后就成功了一半。
    二、作图题要规范,要求用铅笔、直尺来规范作图,如力的示意图,力臂的作图,光学作图等。还有一类作图,如画磁体的磁感线、光线、力臂的作图等,它有实线、虚线的区别,带箭头或不带箭头的区别,两线是否垂直的区别。图旁是否用规定的字符表示等问题都要注意。
    三、对于实验题,若题中有实验装置、表格记录和数据图像的形式,则要仔细观察实验装置,认真分析表格记录、研究数据图像,从文字、装置、表格、图像中找出有用的物理信息,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物理联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探究题历来是学生感到比较头痛的,主要是不好写清楚,即便是心里知道,下笔时也较困难。对于某一物理现象的猜想及理由的叙述,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现实生活的体验来猜想,要有根据的猜想,不能乱猜。理由叙述要和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规律相联系。
    五、解答计算题,先要通读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涉及什么物理知识及规律,心中要有数。解题要有根据,写过程时要有公式,带数据及单位。解题时物理单位要统一,对题干给出的条件要学会取舍,尤其是干扰项的识别。切记:解题过程不能只有数字运算,没有物理公式。

化学 认真审题 按要求作答

1、按照顺序解题。
    化学试卷发下后,先按要求在指定位置上填上准考证号、姓名等,再略花三四分钟浏览一下试卷的长度、题型以及题数,但尽量不去想这份卷子的难易,然后马上投入到答题中去。命题人员对题目的安排一般是先易后难,因此可循序答题。但碰到个别难题或解题程序繁琐而又分数不多的题目,实在无法解决时则不应被缠住,此时应将其撂下,避免耽误时间,影响信心。
    2、认真审清题意。
    审题时不能急于求成、马虎草率,必须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从历届学生考试情况来看,审题常见错误有:一是不看全题,断章取义。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有时,一道化学题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前后呼应,相互衬垫。所以必须纵观全题,全面领会题意。二是粗心大意,一掠而过。如许多考生把不可能看成可能;把由大到小看成由小到大;把化合物看成物质或单质;把不正确看成正确;把强弱顺序看成弱强顺序而答错。三是误解题意,答非所问。四是审题不透,一知半解。许多同学见到新情境题目,内心紧张,未能全面理解题意。
    3、根据要求回答。
    近几年中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化学式;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化学式;要求填写序号而写成了物质名称;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注明反应条件、该注明生成物的状态而没标注等。因此答题时必须按题目要求来回答,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4、规范书写,减少失误。
    据中考阅卷老师介绍,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生造字、潦草字而被扣分,常见的有:活性炭写成活性碳;溶解写成熔解;蓝色写成兰色;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等,为了减少失误,考前可以看错题本,训练易错字,过好文字关。化学考试中对化学符号的要求非常严格,对考生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要扣分。例如,镁的元素符号写成mg;铜的元素符号写成Ca;一氧化碳的分子式写成Co。

相关文章
2009年宜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解读  宜昌市2009年高中招生计划出台
宜昌市2009年中考各学科试题考试说明解读  今年宜昌市中职招生计划为22450人
宜昌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宜昌市教育局2009年中考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技能考查工作
宜昌市2009年中考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技能考查  宜昌市教育局2009年中考招生优录条件及材料报审通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