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开胸验肺事件
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28岁的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用一个人的无奈之举,揭穿了谎言。
【华图梅凌雪点评】张海超“开胸验肺”之举像一把利刃,戳进了我们安全监查机制的软肋,它说明,与强劲的经济增长相比,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软弱无力。虽然多家权威医疗机构已经证明,对张海超尘肺病的诊断只需简单的专业医学常识,但决定他命运的一家国家法定的职业病鉴定机构却在同行的注视之下,做出了令医学界贻笑大方的弱智诊断:“肺结核”。误诊背后潜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在管理中陷入有违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误区。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是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通过环保、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实现真正的绿色增长,为子孙后代造福。只有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则,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危,才是保证劳动者和企业利益双赢的最佳途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收益最大、成本最低、长远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