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升级环保植物为首选
目前,该市绿化面积达到115亿平方米,今后五年每年要新增2600万平方米,全市绿化面积要达到13亿平方米,2010年天津要建成生态城区,到了2012年要达到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园林部门的人士表示,在绿地升级过程中,将广泛选用刺槐、皂角等具有一定抗污染性的植物,这类植物对烟尘、有毒气体、有害金属颗粒产生的空气、土壤污染及噪声等有降低作用。
墙面绿化5处尝试无土栽培
由于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比同等条件下没有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1~2摄氏度,因此,2008年该市城市道路两侧要实现沿墙体20公里的绿化种植。在垂直绿化中,爬山虎将为墙面绿化的首选。
此外,在奥运期间,该市还在浙江路、卫津路、南京路等处首次尝试种植无土栽培(使用特殊基质材料培养)的绿墙。
三、滨海新区环保工作突显节能、生态和绿色
天津市市政府2008年6月4日召开“迎奥运、促环保”新闻发布会,天津市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将采取多项举措保障空气质量良好。滨海新区的环保工作将向纵深开展,突显“节能”、“生态”和“绿色”,并从严管理。
滨海新区制定的《天津滨海新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体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2008~2010年)》,实施了规划环评和新区发展战略环评,加快了新区环境预警体系建设;新区加快治理铁矿粉、施工扬尘和煤尘污染,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滨海新区全年累计达到或好于二级良好水平天数314天,占总监测天数的860%,比2006年增加27天。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区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总体评价分别为“较好”和“好”。
根据市政府制定的《天津市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新区煤烟型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和油气回收治理有序展开,更新公交运营车辆和更新出租车辆工作已全面展开,开展了迎奥运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和运输撒漏专项执法治理活动。为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新区各组成区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2007年,该市万元GDP能耗达到110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9%,降幅居全国第二。其中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保税区天保热力公司锅炉烟气脱硫改造、开发区5号热源厂锅炉烟气脱硫改造等污染减排工程,保证全市超额完成2007年减排任务。新区环保部门通过产业聚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监测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企业投资申报过程中,新区实施严格的环境审计、审核,把好环境影响评价关,并在所有的污染源单位都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保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新区循环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政策措施继续深入实施,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大港石化、汉沽电水盐联产、海河下游现代冶金等4个循环经济示范区正在抓紧建设。
四、天津:影响环保项目4月起均进行环境评价
天津市政府批转了市环保局拟定的《天津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意见》明确要求,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不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投资规模,建设单位均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市政府或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原则上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附录以外的建设项目,按此《意见》规定的审批权限执行。对国家和天津市明令限制、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选址不合理、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受理和审批。
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要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进行技术评估。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可以参照进行技术评估。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审批不当的可以责令重新审查,或者改变、撤销原审批意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