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申论 >> 文章正文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申论试卷预测及答案:突发公共事件问题
整理自:2exam.com 2009-9-8 19:48:21

9.“红、橙、黄、蓝”四级预警

    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把预警级别分为四级:

    特别严重的是Ⅰ级→→红色表示

    严重的是Ⅱ级→→橙色表示

    较重的是Ⅲ级→→黄色表示

    一般的是Ⅳ级→→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4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10.国家相关条例:

    ●《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其公布的报告时限为1~2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将给予行政处分。

    ●《传染病防治法》:对35种法定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控制、监督以及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规定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一般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权利。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11.世界近年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日本“ O-157 ”事件西欧比利时等国“二恶英”事件

    印度博帕尔氰酸甲中毒事件英国发生“疯牛病”

    我国近年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上海甲肝爆发事件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南京汤山中毒事件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非典型肺炎传播事件广州苏丹红事件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12.谎报疫情之责:当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非典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各地在抗非前期麻痹大意。后张文康、孟学农均被免去党内职务,张文康卫生部长一职被撤。

    防治不力之责:在非典防治中,对有关部门应该履行责任没有履行到位、失职渎职的官员,中央给予相应的处分,甚至行政处分。全国有上百官员因此受惩。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三、申论要求

    1.依据给定的材料概括出主要问题,限200字左右。(15分)

    2.结合材料,你认为什么是应急预案?哪些材料是违反应急预案的行为?政府应该怎样应对突发事件?限300字以内。(20分)

    3.材料1、4、9、10和材料12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限200字以内。(15分)

    4.写一篇围绕突发公共事件为主题的策论文,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限1200字左右。(50分)

材料简析与参考答案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非典疫情因为人为隐瞒导致大规模扩散,致使多人死亡。

    材料2: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飞达鞋面加工作坊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材料3:山西省洪洞县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新窑煤矿井下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材料4:阜阳市由于EV71疫情防控为时过晚,导致千余多儿童感染,多名儿童死亡。

    材料5:太原市1996年、2004年,火灾事故次数统计。

    材料6: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北京至青岛四方的列车与烟台至徐州的列车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

    材料7:2008年5月汶川地震导致重大灾难。

    材料8: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

    材料9: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把预警级别分为四级。

    材料10: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等条例。

    材料11:世界近年发生许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材料12:因谎报疫情,张文康、孟学农均被免去党内职务,张文康卫生部长一职被撤。

二、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步增加。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出现社会安全危机。

    国内公共场所安全隐患非常多。安全事故灾难逐年增多,交通运输事故等人员伤亡严重。

    近年来国内频繁出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

    另外,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

    2.答案提示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材料1、4违反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政府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做到如下四点:

    (1)各级政府应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保证其执行能力。

    (2)当疫情发生时,各地政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条例。

    (3)各级政府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各级政府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其公布的报告时限为1~2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将给予行政处分。

    3.答案提示

    材料1、4、9、10和材料12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非典”和“手足口疫”期间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没有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发布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部门负责人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

    这几则材料说明:政府官员若只为政绩而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官员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4.答案提示

我国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从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为此,专家建议利用多种方式,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进行应对重大危机的培训实践,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专家指出,今后也应当重视预案的队伍建设和演练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2008年5月24日,重返四川地震灾区的温家宝总理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的联合采访时强调,我们将收集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重要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机关等的建筑资料,从这次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为日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从媒体的各种报道中我们知道,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性破坏,强度之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处于地震带上的汶川一带,建筑质量、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建筑物大抵还是混合结构而不是框架结构,而且,也不排除“豆腐渣工程”在内。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说,按照一般规律,地震中建筑坍塌,应有犬牙交错的生存空间,但如都江堰聚源中学,救援到达时间是最快的,却没有拯救出更多的生命,因为教学楼属于粉碎性垮塌,现场是一片碎石,没有给被掩埋者留下一点儿生存空间,救援只能用手刨挖,专业的设备无缝可进。现在,灾区重建即将展开,温总理的这一强调实有百年大计的意味。

    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很多,温总理强调的科学总结经验完全也应该可以引申开来。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无数感人的事迹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惯例,不久会有一些抗灾事迹报告团进行全国巡回演讲;如果确是这样,我以为不妨借助这个机会,在注重感性一面的同时,注重理性的一面。也就是说,既讲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讲我们应当怎样科学地面对地震的认识,一旦发生地震,如何逃生和自救。这个时候的传播效果,可能比平时没有针对性地讲起来要好得多,对听者而言也要印象深刻得多。

    经过汶川大地震,笔者建议,对大、中、小学生而言,除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内容,有必要增加相应的实用知识。记得有一则报道说,地震前的几天,某个学校的老师为了打醒学生上课时的精神,开玩笑说如果发生地震就躲到墙角,结果几天后当真因此挽救了一些生命。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直播节目里念过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凌锋编写的一则抗震救灾现场急救常识口诀,“发现生命先送水,未能饮水快补液”等等,感叹为什么这样的知识早一点没有。这反映出,无论青少年还是成人,都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常识,一旦面对,便手忙脚乱,缺乏有条不紊。今后,诸如京剧进不进中小学课堂,样板戏是不是多了之类,权且放去一边吧,先给孩子们灌输生活中的自救知识乃至生存技能再说,不要舍本逐末。这同样是一种科学总结经验的态度。

    汶川发生这样大的地震,事前没有任何预兆是不可想象的。所谓没有,我以为是没有发现或没有认识到而已。能够说明问题的征兆被忽略了,是人们目睹了那些现象而不知其然。所以,对处于地震带上的地区,普及必要的地震知识也是当务之急,而不能侥幸于大自然的脾气温和,自己毫不设防。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东北振兴热点解读-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五方面着手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教育问题热点  2009年9月1日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真…
2009-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热点解…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之交通安全问题
教你识破公务员考试申论六大命题招式  2009-2010年天津公务员申论热点环保话题分析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