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儿子,不在他的高考成绩,而在他的未来人生!
|
|
整理自:台海网 2009-6-12 20:59:40 |
欣赏儿子 2009年高考周一结束。 走过高三,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走过高三,在等待的日子里,该怎样安置我们的心情? 今天,刊登一篇曾经的高三家长、双十中学的许序修老师在他儿子去年高考结束后写下的心情文字——— “欣赏儿子”。透过这些文字,让我们一起为今年的每一位高三学子及其家长们祈福。(编 者) 高考结束,乘车回家,儿子一如往常的平静。 我低声问儿子:“考得怎样?”“别问,等成绩出来就知道了。”儿子若无其事地说。 回到家里,爱人也问儿子:“考得怎样?”儿子回答的仍是那句话。 晚饭时,谁也没有言语。 晚上,与往常一样,儿子读书,我写文章,爱人看电视。三个人三个世界,好在女儿从福州打来电话,才听到儿子的笑声。 隔天一早,儿子比往常睡得迟些。我走进他的书房,桌面是一本《你应读懂的100处世界建筑》,翻在第48页。 上午9点时分,收到当日的《海峡导报》,上面有高考各科试题和答案,爱人提示儿子,据此估分。“没必要”,干脆的三个字伴着几乎能听出声音的摇头。 随后,儿子说去书店,大约40分钟后,捧回一本《高等代数》。 晚上11时,儿子就寝。我又走进他的书房,《高等代数》翻在第35页,平放在一起的练习本,演算了9页。儿子平稳的心态和自觉的努力,向父母展示着,他长大了。 我和他妈都清楚,高考对儿子真正意味着什么,他能不重视么?但最清楚自己底细的,是他自己。他不急于知道高考的结果,也许是不想让父母过早地担忧和高兴。这冷静地面对和理性的心态,真是儿子自然而真正的表现么? 第三天,儿子起得比我还早,阅读《塑造文明和心灵的巨人及其思想》一书。爱人示意我,邀他出去走走,儿子破天荒答应了。他换上部队训练短裤,穿上耐克运动鞋和08北京奥运T恤,一身帅气,与我们有说有笑地登上万石山。 “到厦门整整五年,我才发现厦门这般美丽。”儿子环视着山海相接、楼宇层叠、峰峦竞翠的厦门,自言自语地说。 他妈与我会意地笑着,似乎内心都在说:儿子也有诗情画意、旷性灵韵。我思忖着这个在北京亚运会前夕出生,又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完成高考的儿子,这两个美好的时间对他预示着什么呢? “厦门这般美丽,儿子的前途将是万般美好。”他妈说着,我在内心祝福着。 儿子一直很踏实、沉着。取得好成绩,受到奖励,从不张扬;遇到困难,遭到挫折,从不心慌。你很难从他脸上捕捉到忧愁、沮丧、失落的神情;倒是能从他坦荡、悠闲、淡然的心境中,感受到他深沉的思考,飞扬的激情。 晚上11时,儿子进入梦乡。我又走进他的书房,《塑造文明和心灵的巨人及其思想》一书,翻展在“法西斯的谵语”和“科学在这里奠基”之间的第310页,其中夹着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希特勒式的殖民主义者,曾经发现厦门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但他们不知道厦门是一块福地,因而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以掠夺文明与财富的野心和贪婪,疯狂地对厦门进行蹂躏,蹂躏了文明,蹂躏了科学,最终,葬送了他们的信仰,也葬送了他们的幸福。”写得颇有思想和文采。 我猛然醒悟到儿子从小就热爱美好,珍惜幸福。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他小学时的影集,缓缓地翻看着被美好、幸福簇拥的儿子:他伫立在荡漾的碧水波光里;他游走在崇山大川、飞瀑流云中;他藏身于修竹茂林、嶙峋怪石之间;他肃立在孙中山高大的铜像旁;他在叔叔的托扶下、英姿飒爽地登上 “八一”战机……而且,每张照片都系着鲜红的红领巾,仿佛他时刻都在追寻红色的记忆,在美好、幸福中把父母、老师的教导牢记。 前天,又登了一次万石山。在邓小平同志手植的大叶樟树前,他肃立沉思很久,喃喃说了一句:“老邓伟大,福荫厦门。”然后,他与他妈攀上天界寺顶端的大岩石,我有点“恐高”,没敢攀上去,他便朗声大笑起来,幽默地嚷着:“我一直以为你有多么高大,想不到还没到天界,你就惧怕了。”他手舞足蹈,无比豪迈。第一次面对儿子近乎尖刻的奚落,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今天是23号,高考放榜就在眉睫,儿子仍不紧不慢,坐卧依然,看他的书,解他的题,大有“我思故我在”“醉意众生间”的淡定与从容。仿佛高考没有在他身上发生,高考的结果也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影响。 不自卑、不自负;不浮躁、不脆弱;天清地宁,物我两忘;坦然向前,特立独行,这就是我的儿子! 我欣赏儿子,欣赏一个在北京亚运会前夕出生,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完成高考,正在走向成长、走向成熟的儿子。 欣赏儿子,不在他的高考成绩,而在他的未来人生! (许序修)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