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爱心助学:同安一中杨赐陆儿子656分母亲发愁了
|
|
整理自:台海网 2009-7-8 7:44:33 |
爱心档案姓名:杨赐陆 毕业学校:同安一中 高考成绩:656(理科) 第一志愿:浙江大学 预计学费:6000元 爸爸生前曾跟我说,我们家比别人困难,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改变家里的面貌。知道高考成绩后,我第一个告诉了爸爸,我想说,爸,我不会让你失望。 父亲只留下一张发黄的身份证 高考成绩出来了,636分,金胞加20分,就是656分。19岁的杨赐陆拿着一张陈旧的身份证,默念道:“爸,我没让您失望。” 13年前,杨赐陆的父亲杨水交就撒手人寰。虽然是金胞,但这个家庭一直处在贫困状态,杨水交辛苦一辈子,身后竟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身份证上的照片,成了留存于世的唯一影像。 杨赐陆的家在翔安区新店镇洪厝村杨厝,上世纪40年代,他的曾祖父从金门迁来这里。父亲杨水交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务农之余就帮人挖井,多年省吃俭用,才盖起了如今一家人住的房子。 杨赐陆说,爸爸是为了他们三姐弟打拼过度,积劳成疾,才英年早逝的。他相信爸爸的在天之灵一直在保佑着他,这次高考他才能有“超水平发挥”。 母亲一个人操持着家里3亩地 父亲走后,杨赐陆的母亲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的3亩地,供两个孩子读书。地里种一点萝卜,今年的收成不好,这一季又改种西瓜,可是又遇到了前一阵的“莲花”热带风暴,一场暴雨淹了西瓜地,很多瓜藤都不能结果了。“过去一年可以收入两三千,今年可能是达不到了。”赐陆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母亲看着这么高的分数,又喜又愁。 今年,杨赐陆拿到了656分的高分,不仅是近几年来村里高考成绩最好的,如果不出意外,也将是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买不起摩托坐着牛车到田里帮忙 尽管生在贫苦之家,但杨赐陆从小到大,都感受着家人深深的爱。虽然他常主动帮家里干活,但父母和两个姐姐都不让他多做。 杨家的地离家有几里路,父亲死后,家里买不起摩托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放假在家的时候,赐陆就随着母亲赶着黄牛到田里干活。 但可能是常年在外读书,黄牛对赐陆还是有点儿陌生,看到他就很紧张地倒退,差点儿掉进路边的沟里。赐陆只能坐在牛车上,跟着去田里帮忙。 穷人的孩子早懂事。感受到亲人对他的关爱,赐陆从小就学会了严格自律。在同安一中读书的三年里,每周的生活费是三四十元,基本上全花在吃饭上,早饭花2元吃点豆浆馒头;午饭花3-4元,吃干饭配一两个菜;晚饭吃稀饭,2元就够。 为了省钱,他也没有每周都回家,因为回家一趟,来回的车费就要10元钱。 大概是一直省吃俭用,他现在的身高只有1米61,体重只有104斤。 回报邻居给村里孩子当家教 左邻右舍们也很关照杨家,当他们经济困难的时候,总会伸出援手。为了报答大家,赐陆给孩子们当起了暑期家教。在客厅的墙壁上,一张排得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已经贴好了。 从小到大,他从没出过厦门,几次参加奥赛的机会,他才乘校车到岛内来了几趟,但也是直线来回,根本没有在岛内玩过。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赐陆还是想到外地去见见世面,第一志愿选择了浙江大学,第二志愿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赐陆说,他能成长到今天,得到了太多人的关爱。不论是亲戚、朋友、邻居,还是学校和慈善机构,都为他付出了很多。对于未来,他的愿望就是认真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然后来回报大家,回馈社会。 导报记者 黄智敏/文 黄少毅/图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