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游园活动收获好多。
同学间亲密无间的协作。
美丽的禾山中学。
校园文化艺术节。
核心提示
从素质教育来说,宣扬高考上线率似乎并不科学,不过,今天,我们希望大家能了解禾山中学今年高考成绩。
今年高考,禾山中学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90%,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104人,有5人考上本一,本二以上则有58人。
和名校相比,这些成绩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你清楚禾山中学的背景,也许就不会这样认为了——这所二级达标学校每年高中录取线都徘徊在岛内普高录取的最低控制线。
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公布后,大家都在等待着名校“认领”满分得主,不料,禾山中学“放了颗卫星”,厦门地区高考满分的唯一得主来自禾山中学。
事实上,禾山中学的毕业生曾考入中央戏曲学院、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
禾山中学没有身居闹市的优越,没有重点中学的荣耀,而且每年高中录取分数几乎都是岛内普高最低。
尽管如此,禾山中学的高考并未和它的条件成正比,那么,禾山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
“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这是禾山中学每年例行的师德调查里,一位学生对他老师的评价。
业内都知道,由于这几年不断从外地引进,禾山的师资事实上十分雄厚。但是,在这里,这种专业不仅仅是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精深,更是有甘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心——禾山中学很多老师懂得: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
禾山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附近网吧密集且隐蔽,常吸引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初中生。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初中的班主任不约而同地自觉自愿放弃午休时间,下到班级,一来避免学生染上不良习气,二来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及时辅导。不仅仅是班主任,年段排有科任老师的午休下班安排表。
“专业的心”也是一颗深谙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理念的心。“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禾山中学的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备课组都深切地体悟着这个道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06年,又一批高一新生走进禾山中学的校门,这是这所中学复办高中的第六个年头,录取分数在第三批次录取的高中里,只略高于两所学校。
禾山中学当时初一年年段长邱国华说,新学期虽然开学了,他清楚地看到中考失利的阴霾并未在学生眼中散去。在年段会上,老师们达成共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中考失利,只是一次挫折。
每个学科都尝试恢复学生自信心,例如,第一堂英语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第一句是: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But gold will glitter forever(金子将永远闪光)。
当老师亲近了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就亲近了老师。胡雅丽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提出夯实基础的复习策略。
生物老师卓伟超善于让学生在每个阶段有事可做,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评价,善于构造题组进行变式训练。数学老师胡忠南善于分类推进;数学老师陈小井善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地理老师黄俊辉注意知识横纵向的联系,结合实例,提高实战意义……
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老师们还大胆尝试,例如,把课堂还给学生。
禾山中学高三(5)班的一位同学谈到自己上课的体会时说:自己尝试上课,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对信息的提炼,这是一个学习的重要过程。
不仅如此,根据他的体会,给同学上课,迫使自己不得不从同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从不同层次同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后转化成自己认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
为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老师邱国华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如“5·12”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嫦娥奔月”等,要求学生搜集10000字以上的内容,完成一篇1000字的作文。
学生说:“在完成这个作文的过程中,我不仅收集了与此话题有关的内容,同时进行发散,与此相关的内容也一并了解,长此以往,定能融会贯通。同时,我有一个摘抄本,随时记录好词好句,这样,不仅仅有美文,且本子也是我喜欢的,就能经常翻阅。周围同学也纷纷效仿。”
禾山中学的老师在不断地转变观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他们在加强对课标、高考的研究和理解上,与日俱进,主动跟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发展。他们善于引导、点拨,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暑假里还在家访
“育人先育心”,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晓的道理。禾山中学的教师不仅想到、说到,关键是他们做到了。
2003年7月,朱智伟老师刚刚从宁夏支教归来,就接任了初一年段长一职。新生报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在流火的七月,学校还在放暑假的时候,他已经带着班主任开始进行家访工作。用他的话说“走进家庭,才能走近心灵”。
其实这样的工作,每年都在做。陈健老师带着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班主任们在做,余晓东老师、洪春扬老师带着与他们携手共事多年的“老战友”们也在做……
卢龙文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今年高考的上线率达到100%。寒假是短暂的,他记挂家乡年迈的父母,回家陪伴了几日后就匆匆返回,开始了他的家访。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春节临行时,他告诉年逾九旬的爷爷:“我忙完了,就带您到厦门走走、看看。”可是春天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他的爷爷就永远走了。
通过家访,学校、老师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好评,为孩子的教育搭建了一座更有利的桥梁。“带着孩子存在的问题去,又不谈问题,以关心为主”是他们家访的主要思路。
文/图 通讯员 吴琳娜 小邱 叶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