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75、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泓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近臣,为恢复建立东汉立有大功,人才相貌也好,刘秀想把自己的妹妹湖阳公主嫁给他,湖阳公主也相中了宋泓,很愿嫁宋泓为妻。
刘秀便劝宋泓休弃原配妻子,改娶高贵的湖阳公主,并且说“富易妻,贵易友”是正常现象。宋泓却执意不肯,坚定地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改初衷,仍与原配的妻子白头偕老。后来,此故事便被传为佳话,糟糠,就成为了原配妻子的广泛代称,宋泓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富贵不改初衷的典范。
76、黄公嫁女
从前,齐国有一位姓黄的老相公,很讲究为人谦让自卑。他有两个妙龄女儿,养在深闺,双双长得容貌艳丽,堪称天姿国色。因为她们长得漂亮,黄公也就经常地反说她们长得丑。长此以往,众人都信以为真。于是,黄公二女便丑名远播,早就过了婚嫁的年龄,整个齐国却没有一个人上门来求聘。
卫国有个汉子,早死了老婆,一直无钱再娶,便跑到黄公门上求婚,而且成功了。等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是一个绝色佳人,消息传开了,人们才明白,原来黄公是过于谦虚,才把自己的女儿说丑的。于是,许多名门望族都竟相聘他的第二个女儿。一时间,贡公家门庭若市。
77、口惠不至,祸及其身
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了一则“贾人重财”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商人不守信用,结果丧失了性命。故事大意是:
济阴地区有个商人渡河地翻了船,攀扶在浮动着的干枯树木上,大声哭叫。有个打渔的人划了船去救他,还没到跟前,商人急着喊:“我是济阴地方的富家大族,如果能救我,我将酬谢你百金。”打鱼的人救他上了岸,他只给了十金。打鱼的人说:“你原先答应给百金,而现在只给十金,恐怕不行吧?”商人发怒变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人,一天能收入几个钱?现在,你突然得到十金,还能不满足吗?渔人默不作声,没精打彩地走了。过了些日子,商人通过吕梁山的龙门而下,船撞着大石,又翻了,而又被那个打全鱼人碰见了。有人问打鱼人:“为何不去救他呢?”渔人回答说:“这个家伙不守信用,上次救他,他答应给我钱,完就赖帐。”他船靠岸边袖手旁观,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78、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道州(河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者。其诗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一天,他收到家书一封,说的是家中为在尺屋场地与邻居争执,闹得几乎动士干戈,要他速归助夺。何绍基一笑,提笔简复一函,并附诗一首:
万里家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他的开导下,化干戈为玉帛。此事为后人传为佳话。
79、晴天防阴雨
宋仁宗时,张高节当宰相,但在生活享受上同当河南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他:“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这样的节俭,您虽然确实以清廉节俭自律,但这样做未免有些矫情作仿。”张高节叹气说:“我今天的俸禄这么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办不到吗?不过,如果有一天我被罢官或病死了,可是家里的人已经长期习惯过奢侈生活,不能立刻变为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一空而落到饥寒无依的地步的。”
80、樱桃树故事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回来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想了之后,不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父亲反问道:“小鬼,把我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怒气示消,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处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更有价值。”
81、对儿童的尊重
美国源源不断的新事物的出现,是基于美国人具有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则是从儿童开始,要做到这一点,不需要高深的技巧,只需把握一条:尊重儿童。
比尔·盖茨和他的同学们中学时玩的“吃纸”的电脑,是由社区家长捐赠。比尔·盖茨的第一个公司也只是由两个毛头小伙建立的公司。别人愿意和他打交道,固然有自己商业的需要,但更在于他们有尊重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文化传统,而不会太注意对方的年龄大小。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个性的尊重。他们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儿童,其中就包含对儿童兴趣的尊重。了解了美国的文化,就不会对乔布斯在车库创业,又获得风险资金的支持感到惊讶,也不会对家长们“放任”盖茨们玩自编的电脑游戏感到不解。
82、种子和土壤
耶稣站在一条船上,向聚集在岸上的众人讲撒种的比喻,大意是:有一个人撒种,有些种子落在没有土的路旁,种子被鸟吃掉了,有些落在只有浅土的石头上,幼苗被太阳晒焦了,有些落在荆棘丛里,幼苗被荆棘挤住了,还有些落在好土壤里,终于长大结实,得到了好收成。
这个比喻的意思似乎十分浅显,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种子必须落在好的土壤里,才会有好的收成。按照耶稣随后向门徒的解释,含义要复杂一些,每个所指都有隐义。例如,种子指天国的信息,没有土的路旁指听不明白的人,只有浅土的石头指立刻接受但领悟不深的人,鸟指邪恶者,太阳指困难和迫害,荆棘指生活的忧虑和财富的诱惑,好土壤指有深刻领悟的人。不过,基本意思仍不外乎是:信仰的种子惟有在好的心灵土壤中才能成功地生长。
83、一个铜板
我曾在乡野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某位大户人家的破落子弟为了逃债,如同小松鼠躲避猫头鹰,径直藏到深山老林里去。他还算聪明,身上带足了干粮和一把开山斧。在向阳的山坡上,他搭了间极其简陋的木屋,作为安身之处。夜间,燃起熊熊的篝火,仰望稀疏的寒星,他不禁愁肠百结。其最终的想法,也是惟一的活路,就是砍柴到山下去卖,只要勤快,挣碗饭吃应该不成问题。第二天,他砍了一担柴,换得了钱,买了些吃的,还剩余一个铜板,他把这枚铜钱紧攥在手中,直攥得汗津津热乎乎的,一路上,他非常开心。凭双手挣钱养活自己,这真是他从未有过的经验,生来锦衣玉食,平日一掷千金,也只当打个瓦漂,听声水响,不以为奇。如今全部家资不过一个铜板,反而比先前在富贵乡用金砖垫脚心里更踏实。
84、狐狸与乌鸦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偷偷地来到山脚下的村子里,看见村民正把一块块的腌肉拿出来晾晒,而且没有人看守,它就悄悄地偷了一块肉藏到离房子不远的一棵大树底下,然后又返回去又偷一块。停在树枝上的一只乌鸦亲眼看到狐狸做的一切,就飞了下来,把那块肉叼到树上去吃。狐狸回来时,找不着刚才放在树下的那块肉,估计准是有谁拿去吃了。正是这时,乌鸦在树上吃肉落下些碎肉渣,被狐狸发现了,它抬头一看,见乌鸦站在树枝上嚼肉,十分恼火,便破口大骂:“不要脸的乌鸦,自己生来没有本事去逮动物吃,却跑来偷别人的肉。你如果有能耐去找食,何必当小偷?你是个十足的下流坯子,一个害人精,你最好去死掉,别这样不知羞耻地活着!”乌鸦听了,反过来对狐狸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应该先去死。”
“为什么?”狐狸勃然大怒,高声问。乌鸦哈哈大笑起来,回答说:“因为是你先偷别人的肉。”
85、林肯登门道歉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军的失败,给林肯带来极大的烦恼。一位养伤的团长直接向总统恳求准假,因为他的妻子遇难,生命垂危。林肯厉声斥责他:“你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吗?战争!苦难和死亡压迫着我们,家庭的感情在和平的时候会使人快活,但现在它没有任何余地了!”团长失望地回旅馆休息。翌日清晨,天还没亮,忽然有人扣房门。团长开门一看,却是总统本人。林肯握着团长的手说:“亲爱的团长,我昨夜太粗鲁了。对那些献身国家,特别是有困难的人,不应该这么做。我一夜懊悔,不能入睡,现在请你原谅。”林肯替他向陆军部请了假,并亲自乘车送那位团长到码头。
86、钟离意尝药
汉光武帝时候,会稽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几天之内,就死了一万多人。面对这惨景,县令钟离意寝食不安,他不住地责备自己:“百姓遭难,我无法解救,还算什么父母亲官呢?” 钟离意不顾被感染的危险,一家又一家地慰问病人及家属,并下令用重金扫墓医生研制新药。几天之后,新药研制出来了,就是不敢马上给病人喝,因为其中有几味有毒的草药。这时,钟离意说:“这不很简单吗,让我来试就是了。”说完,不顾大家意图阻挡,伸手夺过药就喝了下去。
很快,瘟疫被控制了,钟离意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
87、亲自住陋室
春秋暑期,齐国有个名叫晏婴的宰相,他虽然权重位显,但为政清廉,力倡节俭,不谋私利。他出任宰相后,仍住在原来那所低矮、潮湿、狭小,并且靠近闹市、十分嘈杂的房子里。齐景公见晏婴的住宅与其它王公诸侯相比,实在太寒酸了,便多次提出难他换一座宽敞、豪华、幽静的住房。晏婴却一再推辞,坚持不受。齐景公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晏婴回答说:“我住的这所房子,祖先们都住得,现在由我继承下来,已感到很不恰当;我觉得我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已经太过分了。”
88、“克拉”
有一天,上帝煞费苦心地钻研制造了一架天平,他想借此来衡量人世间的公平,并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地寻找一种最标准最公正的砝码。
他顺手捡起几颗石子,依次放上天平左盘,可放上去的石子忽轻忽重,每一个石子自身的“不公平”导致了“公平”的难以衡量。再找其它的物种,仍然未果。
但上帝仍初衷不改,一如既往地寻找下去,终于,他发现了克拉。克拉是一种奇妙的植物的种子,它自身均匀、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也不少。于是,上帝毫不犹豫地选定了克拉作为天平的砝码,用以衡量公平。后来,钻石诚心诚意地向上帝请求,用克拉做它的单位。因为钻石的永恒、珍贵,所以克拉因此而光彩夺目,与钻石一起永恒。
钻石是聪明的,因为没有公平,再重的钻石又有什么价值与意义?而公平的价值与意义又永远超出钻石本身。
89、好心情也可以装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霍特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平时他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各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
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发现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新原理:装着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他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心,在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90、胸有小志
在19世纪中叶,人们摩肩接踵地奔赴美国加州淘金时,一个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看到当地气候干燥,水源树奇缺,许多人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便突发奇想,放弃挖金,从远处用桶装了水来,一瓶瓶地卖给淘金的人们。很多淘金者葬身加州或空手而归时,亚默尔却挣了大钱满载而归。
91、小小的木桩
有一次,我在乡下看到一位老农把一条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我就走上前,对老农说:“大伯,它会跑掉的。”
老农呵呵一笑,语气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的,从来就是这样的。”
我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不会呢?这么一根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拨起来了?”
这时,老农靠近我,压低声音,好像怕牛听见似地说:“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条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给拴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呆着,有时候撒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是,那时它的力气还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想到要和这木桩斗了。
92、璞玉的结局
我的爷爷是个玉雕艺人,一辈子不知做过多少精美的玉器。晚年的时候,爷爷的名声在同行里尽人皆知,许多富人把拥有一件出自爷爷之手的玉器引为骄傲。
爷爷要退休了,他为他的东家干了一辈子,他没有任何非分的想法,只是想得到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一块璞玉。爷爷一生为东家赢得了无数财富,这个小小的要求,他想东家一定会满足他,却不想东家笑笑说:“我正准备要你帮我做最后一个物件,就用这块璞玉,您用出全身的手艺,能把它做成什么就是什么!”
爷爷听后非常气恼,怨恨东家的无情,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连这点儿情面都不给。爷爷感慨世态炎凉,把全部的沮丧发泄到玉上,他做了一件非常粗陋的玉船。
爷爷默默地离开,东家紧赶慢赶追来,郑重而诚恳地送给爷爷一个锦缎的盒子:“老人家,您为我做了一辈子,这点儿东西,留给您做个纪念吧!”爷爷打开一看,不禁汗颜:盒子里装的正是自己做的最后一件玉雕。
93、费希玛的金鱼
在遥远的波斯尼亚,妇人费希玛和两个儿子生活在一个小村里。有一天,在奥地利工作的丈夫马尔科奇回来,送给儿子一个鱼缸和两条金鱼。次年波斯尼亚爆发战争,费希玛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家园,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走上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路。
在弃家逃离之际,费希玛仍没忘记那两条金鱼,它们是两条活生生的生命啊,于是,她将鱼放进了门前池塘里。
几年后,战火平息,费希玛和孩子们返回家乡。家乡处处都是废墟,他们看到门前的池塘水里泛着片片金光,仔细一看,是一群活泼美丽的金鱼,原来它们是那两条金鱼繁殖的后代。费希玛和她的孩子们多么高兴啊,仿佛与自己的亲人在乱世后重逢,于是,费希玛继续饲养那些金鱼。
费希玛和她的金鱼的故事流传开来,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并顺便买两条回家送人,于是出售金鱼成为费希玛一家的致富之路,费希玛和她的孩子们因此过上安宁、殷实的生活。
这就是对善念的回报……
94、引文
拉脱维亚学者阿·彼得洛维奇曾说:“引文是人类智慧发展到较高阶段才出现的文明现象。”
芝加哥汉学家布·艾维斯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引文文化在中国的奇特发展令全球为之瞩目。当时各级官员、各派组织及普通民众开口说话时,总要先引一段‘最高指示’,否则便有遭受责难或罢黜的风险。”日本学者大藏一郎认为,“最近二十年来,引用领袖语录的风气虽然式微,但中国根深蒂固的引文文化并未因此消失,而是朝着另外两个方向蓬勃发展。一是大量引用西方现代典籍,引用对象所在的国家越强大,其观点似乎就越具说服力;二是大量引用中国古籍,引用的越古老,越生僻,越能换取无知者的敬意。”
阿根廷阐释学研究者安·西雪丽亚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您怎么还在不断引用汤因比、德里达等人的言论?据我所知,有些发展中国家正在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以中国为例,中国一些时髦人士觉得,总引欧美学者的话太俗。现在,他们挺爱援引我们拉美作家的观点,来证明他们的博学,至少证明他们对搜索引擎运用得比较娴熟。估计下一段,他们就该引用爱斯基摩人的格言了。”
95、忘我
1906年的一个上午,美国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一个连续参加十二次学院演讲比赛失利的小伙子准备参加第十三次比赛。
赛前,他请教一名老教授。教授赠给他一句话:猫抓老鼠的时候,它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老鼠身上,它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注意自己。小伙子沉思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小伙子又一次走上演讲台,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演讲的题目中。当台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时,他才意识到他的演讲结束了。他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讲获
得了此次比赛最高奖,从此,这个小伙子才华发挥得越来越出色,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就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演说家——戴尔·卡耐基。
其实,不仅仅是演讲,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重要的是全身心关注。忘我,才可能赢。
96、生活之椅
在梭罗著名的《瓦尔登湖》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因为,“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椅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落座;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97、一事无成
1519年,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凡·高,他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但是,他在自己的最后时刻,一直在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他甚至因为自己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很多画作。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痛苦,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98、尊重、尊严和温暖
当艾米·汉格德恩绕过学校大厅拐角处的时候,与迎面走过来的一个五年级男孩撞了正着。“小心点,小家伙!”那男孩一边闪身躲避她,一边冲她大声喊道。当他看清眼前的女孩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讥笑的神色。随后,他用手扶着右腿,开始模仿艾米走路时的样子。
艾米闭上了眼睛,她告诉自己不要理睬他。但整整一天,她仍然想着那个男孩嘲笑她时的样子。他并不是唯一取笑艾米的人。孩子们总是取笑她说话时的结巴和走路时的一瘸一拐,这种嘲笑让她感到很孤独。
那天晚上,艾米沮丧地回到家里。“电台为迎接圣诞节举行了一个希望竞赛。”吃晚饭时,艾米的妈妈宣布,“写一封信给圣诞老人也许会实现你的愿望。”这个竞赛听起来很有趣,一个想法在艾米脑海里浮现,她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拿出铅笔和纸,写道:“亲爱的圣诞老人,我叫艾米,今年九岁。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点麻烦。您能帮助我吗?孩子们都嘲笑我走路、跑步和说话的样子。我患了大脑麻痹症。我只想要一个不被嘲笑或者取笑的日子……”
参加圣诞节希望竞赛的信像潮水一样涌入电台,工作人员怀着极大的乐趣读着这些信。当艾米的信到达电台的时候,台长利·托宾仔细地阅读了一遍,他认为让大家听听这个特殊的小女孩和她的不同寻常的希望是非常有益的,于是托宾先生给地方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