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7月1日讯(记者林莹)在1日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导会上,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科科长、高级教师、全国语文优秀教师杨世才,针对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时间
要及时把握每个填报志愿的时机
杨世才认为,在历届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间把握”时常被考生和家长所忽略,这虽然是很平常的事情但非常重要,去年几个地区都出了志愿填报时间误差的问题,仅这样的考生全省就有15例。
每个批次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是通过网络和报纸媒体向社会公布的。尤其是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分批次进行这个信息,也是由南国都市报在阅卷完成两天后很及时地向社会公布,因此考生家长要随时关注志愿填报时间的变化政策。
对于征集志愿也就是“补报志愿”的信息,可能从发布到信息失效就是短短的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后名额已满网络上就会关闭这个信息,因此如果不及时地动态跟进征集志愿的信息,就有可能错过填报的最佳时机。
杨世才老师认为,填报志愿的点击时机也很重要,尽管这只是一个“技术活儿”。他说,每个批次填报志愿系统关闭的时间往往是下午5点半,很多同学会去赶这个时间关口,而这很有可能导致网络塞车,未能及时提交,他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在4点之前成功点击提交,至于如何修改仍有时间。
关键词:信息准备
《指南》和网络要双管齐下
填报志愿之前,无论是考生和家长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杨世才看来就是要做好两件事。第一、反复阅读《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第二、最大可能地抽出时间上网,主要是全国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及海南省考试局的网站。这两个渠道的信息准备对于填报志愿非常有用。
杨世才说,《指南》应该从三个版块进行掌握。前10页的文字说明是为了帮助考生了解,什么叫做平行志愿及其优点、缺点和风险。从第10页到290页则是告诉考生2009年有多少高校在海南招生,每个高校总体投放的指标。对于自己意向的院校,一定要上它的官方网站对其进行了解,一些“贴吧”的信息并不权威,参考价值不大。最后一个版块则是近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序列,这个家长和考生都要做一个综合的比较和估计,详细了解录取工作进程中的变化。
关键词:“211”和“985”
要掌握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
在报考院校的选择上,很多考生会去参考所选院校的资质、实力,因此“211”工程院校和“985”教育工程院校时常会被同学们提及和比较。杨世才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他说, “211”工程院校是我们国家21世纪重点打造的100所高校,能够引领带动全国各高校向前发展的工程。但现在拥有“211”称号的院校已经达到了 114所。“985”工程是指,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目前已经有39所高校。很多考出好成绩的同学会问,是不是除了 “211”和 “985”以外的学校都不好呢?杨世才认为, “211”和 “985”以外也有好的学校。看一个学校好不好,还应看它是否有重点学科、是否有重点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博硕点的设置情况,这些都是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择校
先确定自己是就业型还是研读型
杨世才说,对于自身而言,考生择校无非要考虑几个因素:地域、院校、专业。很多学生会问怎么去考量这些指标,实际上这是要看考生自身的需求、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理想以及自身能力等。如果考生只是希望读完大学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就业的话,那么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就应当专业优先,同时参考区域因素。如果考生希望上了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应该以院校作为重点参考的指标,看学校有多少个硕博设置点,学校的科研水平等。
关键词:平行志愿
对中低成绩的考生风险大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如何看待平行志愿,成了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考虑的问题。杨世才说,实行平行志愿的目的在于保证优质高校录到好学生,同时保证高分学生不掉档。但是考生也必须认识到平行志愿对于“压线考生”或者是刚超出分数线的考生来说,奉献要比梯度志愿大得多。此前实行的梯度志愿有6次投档的机会,但平行志愿只有1次。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在于,梯度志愿是先看志愿后看分数,而平行志愿则是先看分数后看志愿。这对成绩中低的考生风险较大。而百分之百投档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填报,这是一种误区,对于保底志愿的填报一定要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