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高中学考会考 - 会考 - 四川会考 - 正文

四川会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2016-9-4 12:10:42


 答:                                                                      
【答案示例】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做出个性化的、合情理的分析判断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解答此题既要联系文本,又要注意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进行个性化的发掘。
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落 价
冰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干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月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988年5月11日晨
(1)“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                                                                                       
【答案】口头语多,句式较短,表意鲜明,语言准确,刻画出一个形象生动、能说会道的农妇形象。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把握作品语言特点及其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可从句式、修辞、语言风格等角度思考。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小说是以“我”为线索展开情节的。先是“我”接待小方来我家,接着在“我”家生活两年;然后“我”见证小方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和描写了“我”和小方的对话;最后以“我”的感慨结束全文。(也可以是“以小方的变化为线索”,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小说结构,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作品的线索和层次。
(3)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方的形象。
答:                                                                                                    
【答案】勤劳能干、善良重情、渴求知识却在社会冲击下重视金钱轻视知识的农村小姑娘形象。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既要注意其性格特征,也要注意其身份特征、典型意义。
(4)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                                                                                                 
【答案示例】
观点一:这样安排非常合理。从情节上看,小方先想学习知识、再到给我们买东西、最后说知识不值钱,体现了知识“落价”了;从主旨上看,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小方的言谈举止的变化体现了轻视知识重视金钱的思想,突出知识“落价”了;从人物形象上看,小方在社会冲击下重视金钱、轻视知识的形象恰好阐释了题目“落价”的现实问题。
观点二:这样安排不合理。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对作品做出个性化的、合情理的分析判断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解题时应在整体把握作品人物性格、情节结构、主题等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答: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题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语境理解含意。
(2)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答:                                                                                            
【答案】⑴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⑵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⑶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⑷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层归纳文章的论述角度和内容。
(3)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
答:                                                                          
【答案】⑴农民的居住地。⑵诗意与温馨。⑶愁苦与艰苦。⑷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分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七里香花开
刘彦林
①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奈,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
    ②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
    ③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哪能由你?
    ④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乘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次日,就可以去卖了。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奉献出更多的花朵!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
    ⑤转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得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
    ⑥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一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
                                 (选自2008年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1)文章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七里香花的美丽和漫山遍野开放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七里香花的怜爱、沉醉之情。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修辞手法的运用,要就句子本身进行分析;而表达作用的分析,则要结合句子前后的具体语境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思考。
(2)文章一开篇便将五彩斑斓的山野美景与单调压抑的城市生活进行鲜明的对比,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答:                                                                                           
【答案】通过对比既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优美环境那种刻骨铭心、梦魂萦绕的爱恋,也流露了身处闹市的无奈、空虚之情,同时为引出七里香花开的迷人丽景张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鉴赏评价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题干着眼于表现手法的分析评价,实际上是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分析,是对内容表达和艺术形式的鉴赏评价。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试题。
阿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海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只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的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 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答:                                                                                           
【答案示例】探究要点: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解题时要注意多角度思考,分层答题。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有理有据地加以阐述。
(四)古代诗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于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大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
【答案】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秋风萧瑟,寒云低压,月色清冷,阴沉肃穆的边关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本题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其实就是初步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与寄寓的意义。理解与答题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想象还原为散文化的语句;第二步,概括景物所描绘的画面特征;第三步,概括形象或画面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或和所寄寓的意义。注意两个结合,结合全诗的诗意,结合注释。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汩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本题实际上是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与作答时,需要结合整体诗意,结合注释,注重联系各自的下句“谁复吊沅湘”与“树转午阴凉”。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结合上阕和下阕分别加以简要概括。
答:                                                                    。
【答案】表达技巧: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命题说明】本题是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能力层级为D。理解与作答时,也需要结合整体诗意,同时联系第一问,弄清楚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对比,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对比”具体化。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行李:                 _
(2)依照示例,解释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词语。
示例: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A.越国以鄙远                                          
B.既东封郑                                            
【答案】⑴A.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B.外交使节
 (2)A.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B.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命题说明】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能力层级为B。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两方面的知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而绝江河              绝:断绝
D.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资质,秉赋
【答案】C (“绝”为“横渡”的意思)
【命题说明】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能力层级为B。
(2)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答案】B (A、C、D三项中的“焉”均为兼词,为“于之”或“于此”;B项中的“焉”是语气助词)
【命题说明】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了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第二段以雕刻“朽木”与雕刻“金石”作对比,说明“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结尾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
【答案】C (原文“朽木不折”是说“舍”,“金石可镂”是说“不舍”,C项正好说反了)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整体把握,能力层级为D。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A.所以,不半步半步地积累行程,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外地方的办法;不一点一点地积累细流,就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 B.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命题说明】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题。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羊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注】。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洲。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劾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竟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持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吏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弛,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    
 ——(《后汉书》卷五十一)
【注】城旦:刑罚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收昌宾客                 收取    
B.坐事为城旦                 因……犯罪
C.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       上任    
D.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       征召
【答案】A.(A项“收”,联系下句“具考臧罪”的内容,可以明确其义应解释为“抓捕”或“收捕”。)
【命题说明】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在文中”表明要根据上下文推断来词义。
(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桥玄疾恶如仇的一项是(  )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  ③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  ④玄怒,劾督邮尹益逼致之  ⑤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答案】A(③表现的是桥玄不因私怨而用贤的美德,④表现的是桥玄在对待名士姜岐态度的偏激,均不属于“疾恶如仇”。据此可知B、C、D三项均不能选)
【命题说明】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疾恶如仇”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中“疾恶如仇”的含义契合。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玄担任梁国县功曹时,主动要求到陈国查究羊昌的罪行,并不屈服于权势。
B.桥玄虽然对贪污犯主张必须严查不贷,但自己也因为过失受到了刑罚的惩处。
C.桥玄为人正直,因盖升贪污数亿以上,于是奏请皇上严加惩治,但皇帝没有听从,反而罢免了桥玄的官职。
D.桥玄对小儿子被劫持一事的处理,表明他疾恶如仇,有远见,朝廷采用他的建议,使这类案件在京城绝迹。
【答案】C(C项从第三段的“玄托病免”可知,并非是皇帝罢免,而是桥玄自己称病主动要求免职。)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整体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重视对文中细节处的理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
                                                              
B.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
                                                                             
【答案】A.羊昌向来被大将军梁冀厚爱,梁冀急发檄文,派人赶赴陈国去救羊昌。
B.桥玄认为国家正弱,估计自己的能力无处施展,就称病上疏,引出现的众多灾异来弹劾自己。
【命题说明】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翻译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注意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准句子大意,抓住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A句注意“从”、被动句式等词句的落实,B句注意“以”、宾语前置句式等词句的落实。
三、表达与交流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王蒙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你的观点或体会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题型为话题作文。
2. 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不得抄袭。
【命题说明】本题考查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题型为命题作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6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招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独招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