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 信息资源管理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一)信息资源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伴随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和发布等信息活动的全过程。
(二)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三)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为正确决策提供大量的、准确的、全面的和及时的信息资源支持,是知识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四)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1.人工管理灵活、简便,无需依赖环境设备,但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管理比较困难。
2.文件管理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方便信息的整理、加工和检索,但需要人与计算机的高度交互。
3.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便于信息的分类、排序、检索、统计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但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适合于大数据量、专门化的信息资源管理。
二、常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一)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它采用树型结构实现目录管理,可以方便、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
(二)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资源:电子表格具有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双重功能。
(三)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常用网站:收藏夹是浏览器提供的管理工具,可按一定主题分类,通过创建、重命名、删除等操作,分类管理常用网站。
三、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
(一)数据库的概述
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方便地收集、加工、存储和管理信息。数据库包含数据表、查询等多种对象,所有对象都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中,以方便对数据的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避免数据重复问题,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能减少数据更新时由于数据的重复问题造成的不一致现象。
关系数据库以各种二维表格形式管理信息;一个数据表包含若干行记录,一条记录对应一个实体;数据表记录的每一列对应实体的一个属性,称之为字段。数据表之间以具有相同字段作为关联。
数据库技术在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二)数据库的管理
对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建立和删除数据文件,检索、统计、修改和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等,尤其是数据表里的数据增加、删除、查询和统计。它们都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
(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系。
1.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它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2.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的、针对具体行业或部门的信息管理软件,其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风格,可以使一般用户在不熟悉数据库技术的情况下,方便、快速地实现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查询及报表生成等功能。
3.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组成一个有机的层级关系。数据库与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连结,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负责处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存取数据的各种请求,实现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数据库应用系统。
主题四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变革、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二)消极影响:网络黑客、病毒、垃圾信息、信息犯罪等。
(三)信息社会交流方式的多样性:网络提供了许多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BBS、QQ、MSN以及博客(Weblog)、论坛、微博、微信等。面对同一个交流需要,要学会选择适当合理的交流方式与他人交流。
二、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
(一)信息安全的意义
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犯罪、黑客行为、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信息战、网络协议自身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嗅探(嗅探器可以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
(三)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
2.特征: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和可激发性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移动存储设备(磁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和网络。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磁盘空间突然变小;运行异常(速度缓慢、突然重启、死机);程序或数据无故丢失;显示乱码;出现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长时间访问磁盘等。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重要数据定期备份;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对网络下载的软件先杀毒后使用;谨慎处理电子邮件附件;使用杀毒软件,开启实时监控,及时升级并定时查杀。
(五)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作案手段智能化、隐蔽性强;犯罪侵害的目标较集中;侦查取证困难,破案难度大;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
三、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规范
(一)网络上的自我保护意识
1.因特网上信息交流的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
2.因特网上保护个人隐私的主要方法: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敏感的数据发送要加密、及时清除在网络上交流信息的记录、在网络上谨防泄露个人资料等。
3.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网络诈骗等给网络应用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认识,既不要过度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应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网络道德规范
1.文明使用网络,如进行网络交流用词和用语要讲究礼貌、不传递虚假信息、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等。
2.熟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包括“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的“五要”和“五不”的具体内容、公约的发布单位和时间等。其中“五要”和“五不”内容如下: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限定选修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
主题一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四个步骤。
二、算法
(一)算法的基本概念: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
(二)算法的基本特征:有穷性、确定性、零或多个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可行性。
(三)算法的描述方式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特点是通俗易懂,不需要专门训练。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特点是流程表达清晰,算法结构明确。流程图的常用图形符号有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流程线和连接点。
3.用伪代码描述算法,特点是书写方便,易于向程序过渡。
(四)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对给出的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写出算法的结果。
三、计算机程序
(一)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二)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1.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用翻译程序转换成可执行文件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
2.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通常包括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四个过程。
主题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一、VB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
掌握打开程序、保存程序、编译程序、运行程序及程序调试的基本操作。
二、VB语言基础
(一)VB的基本数据类型
整型(Integer)、单精度型(Single)、字符串型(String)、布尔型(Boolean)。
(二)VB的主要运算
1.算术运算符:+ - * / Mod (求余) \ (整除)
2.字符串运算符:& +
3.关系运算符:= > < <> <= >=
4.逻辑运算符:not and or
(三)常用的几种函数
1.数学函数:SIN()、COS()、SQR()、SQRT()、Abs()
2.字符串函数:LEFT(C,n)、RIGHT(C,n)、LEN(C)
3.类型转换函数:INT(C)、STR(X)
4.日期函数:DATE()、TIME()
(四)VB表达式
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使用not、and、or构造简单的逻辑表达式。
(五)VB的基本语句
1.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及语法。
2.常量、变量的定义。
3.Print语句。
(六)程序的结构
要求能够辨识程序的结构,对给出的程序能写出正确的运行结果。
1.程序的顺序结构: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执行。
2.程序的选择结构:If Then Else语句,Select Case语句,If语句嵌套。
3.程序的循环结构:Do Loop语句,For Next语句,不多于二重循环。
三、程序设计基础
(一)结构化程序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运用软件工程思想,“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将功能相对独立的程序块定义为函数或过程,供在程序的其他位置调用。
(二)程序运行与调试
VB程序的调试和运行。
VB的三种工作模式:设计模式、运行模式、中断模式。
(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界面的基本组成,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三个基本控件的使用。
2.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含义。
3.利用VB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创建工程、设计窗体、设置属性、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四、程序设计语言发展
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过程: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能列举三种以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
主题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一、解析法
(一)解析法的基本思想:运用解析法分析问题,用数学表达式表示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能够利用解析法通过程序实现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穷举法
(一)列举出能够用穷举法解决的问题的特点。
(二)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简单的穷举(不要求掌握三重循环)。
(三)用穷举法设计简单程序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