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美术类摄影专业省统考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 2008-1-11 10:13:33 |
CM C、15CM D、20CM 103、若测光表显示较高的EV值,则按此拍摄( )。 A、一定会曝光过度 B、后果无法确定 C、一定会曝光不足 D、一定会曝光正常 104、远距离拍摄适宜于表现( ),以突出画面的气势为主。 A、较大的场景 B、较小的场景 C、庞然大物 D、动感物体 105、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 A、平实客观 B、主体效果 C、突出主体 D、层次分明 106、摄影要表现画面的动感,就要使主线变为( )。 A、波纹线 B、辅线 C、倾斜线 D、直线 107、画面色彩明度与曝光宽度密切相关,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宽容度减去景物的亮度减去景物的亮度范围,两者的“差”( )曝光宽容度越大。 A、越小 B、越接近 C、等于0时 D、越大 108、减少曝光量就会减低色彩的明度,也就会加深( )。 A、饱和度 B、色彩清晰度 C、画面中灰度 D、画面颜色 109、增加画面色彩明度和加深画面颜色必须在( )进行拍摄。 A、散射光下 B、强光下 C、日光下 D、灯光下 110、某个画面中黄与蓝或青与红组合在一起,极不协调,用( )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A、暖色调和 B、冷色调和 C、重彩构成 D、消色构成 111、画面由( )为主要色彩组成时,不属于对比色构成。 A、品、绿 B、青、红 C、黄、蓝 D、红、黄 112、冷调构成的画面( ),并有神秘的感觉,空间感也较强。 A、富有动感 B、寒冷清凉 C、消沉、无生命力 D、含蓄宁静 113、( )不属于暖调构成的色彩。 A、黄、橙 B、红、橙 C、黄、红 D、紫、青 114、蓝色会给人宁静的感觉,而红色则会令人兴奋,可见色彩与( )的关系非常密切。 A、思想 B、观念 C、情感 D、文化 115、影调就是指不同亮度的景物,在照片上以黑、白、灰等( )反映原景物的亮度。 A、密度形式 B、色彩 C、清晰程度 D、构图 116、一张底片中性灰占大面积,层次丰富且明显,立体感强烈,这张底片属( )。 A、软调 B、硬调 C、高格调 D、中间调 117、( )是影响画面影调的决定因素。 A、被摄主体的距离 B、光线强弱及其角度 C、感光材料的性能 D、不同显影液配方 118、假设人物面部暗光位为1,亮度位为2或3更高,要取得较好的影调效果,必须取( )。 A、平均曝光值 B、按最暗部曝光 C、按最亮部曝光 D、按次亮部曝光 119、为了在显影时有正常的还原能力,达到较好的影调效果,冲洗温度一般控制在( )。 A、18—20℃左右 B、20—25℃左右 C、25—30℃左右 D、30℃以上左右 120、黑白灰( )形成一副画面总的影调时,这一效果即为基调。 A、某一种超过百分之五十 B、某一比例大于其他比例 C、各占三分之一 D、其中一种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 121、高调照片背景不但要均匀,而且亮度应( )脸部亮度。 A、相当于 B、略低于 C、略高于 D、远远高于 122、由于顺光的特点是( ),投影小,所以它适合高调效果的形成。 A、光照度高 B、受光部位非常明亮 C、照度面积大 D、有强烈反差 123、拍摄高调照片时,其曝光以( )为宜。 A、略过 B、略不足 C、正常曝光 D、尽量超出 124、高调照片制作时宜浅不宜深,( ),这是为了表现照片中白、浅灰、灰作为主要影调的需要。 A、过于软调 B、表现硬调为主 C、软硬适中 D、有一定反差 125、拍低调照片,在特殊情况下也允许穿浅色服饰,但应( )为宜。 A、补光 B、低照度 C、小反差 D、以远距离 126、低调照片( ),其调子就越低,光线安排应简洁,补实。 A、光线强 B、反差越小 C、距离越远 D、光线越少 127、低调摄影与高调相比,曝光应( )。 A、略少一些 B、略多一些 C、多一倍 D、多二倍 128、中间调指的是一副画面中,( ),由深灰到浅灰的影调在画面中占绝对优势而组成的调子。 A、以灰调为主 B、以暗调为主 C、以明调为主 D、明暗均匀分布 129、中间调渐变式背景由人物肩部往上渐渐变深,具有( )效果。 A、渲染环境的 B、突出人物 C、空间感和立体感 D、把人物与环境融合的 130、明调介于中间调和高调之间,它给人( )之感。 A、热烈欢快 B、清新淡雅 C、沉稳疑重 D、明快活泼 131、介于中间调与( )之间的一种影调,称之为暗调。 A、低调 B、硬调 C、冷调 D、高调 132、明调区别于高调的根本一点在于明调( ),缺少高调韵味。 A、背景浅,服饰也浅 B、背景浅,但服饰较深 C、背景深,但服饰较浅 D、背景深,服饰也深 133、采用纯黑背景作为多次曝光的拍摄背景,目的是使每次曝光时,( )。 A、能够不偏离位置 B、都吸收一定光线 C、胶片的其他部分不感光 D、使影像交叉,影调丰富 134、多次曝光摄影要求各种光线不能混用,以免让人的视觉产生( )的感觉。 A、单调,缺乏艺术效果 B、重叠 C、混乱复杂,不和谐 D、迷幻 135、A}照片、文件、文物等复制成图像,就要用( )这项摄影技术。 A、一次成像 B、对比摄影 C、焦距摄影 D、翻拍 136、翻拍摄影在拍摄和后期制作时应尽量减少翻拍过程中( )和色彩的损失。 A、形状变异 B、质地缺损 C、层次 D、曝光量 137、翻拍必须使用微距镜头,因为( ),拍摄距离近。 A、不需要背景 B、复制件要与原件尽量相似 C、追求高质量 D、翻拍的原件较小 138、翻拍小副照片布光要非常均匀,不能有( ) A、正面光或顶光 B、任何阴影和反光 C、垂直光线 D、发光指数太低的灯光 139、采取中间灰为翻拍的基准亮度,曝光可以( )。 A、节省测光时间 B、不必使用器材,节省开支 C、拍摄的照片黑白分明 D、正常反映原件的亮度关系 140、翻拍时,布光常用的方法是,光源要从( ),亮度要一致。 A、原件两侧照射 B、原件顶部照射 C、原件的顶部与两侧照射 D、相机的正面照射 141、在彩色翻拍摄影中,使用滤光镜是为了达到色彩( )的目的。 A、正确还原 B、更加鲜艳 C、更加沉稳 D、对比度较大 142、在翻拍时要消除表面光滑的非金属原件上的( ),必须使用偏振镜。 A、阴影 B、强反射光 C、各种污迹 D、多余色彩 143、将彩色印刷品、文稿翻拍成字迹清楚的黑白片时,应选用( )滤光镜。 A、深黄、橙、红 B、深黄、黄、浅黄 C、深黄、深蓝 D、蓝、绿 144、黑白片翻拍沾有各色污迹的原件时,选用( )滤光镜可以清除污迹。 A、与污迹同色的深色 B、与污迹同色的浅色 C、与污迹互补的 D、三原色 145、被摄原稿上墨水褪成黄色或手稿褪色,翻拍黑白片时要使字迹清楚,应选用( )滤色镜。 A、黄 B、深黄 C、橙 D、深蓝 146、彩色图画在日光下翻拍成黑白照片,应选用( )滤光镜。 A、黄 B、红 C、橙 D、绿 147、婚纱照的基本设备为( )。 A、场景、道具、服饰、灯具、照相机及附件 B、三脚架、测光表、柔光镜、中空镜、彩虹镜 C、三脚架、快门线、柔光镜、动感镜、星光镜 D、三脚架、反光罩、遮光板、聚光筒、滤光片 148、中式景、欧式景和( )是婚纱摄影场景按地域风格上划分的主要类型。 A、美式景 B、英式景 C、法式景 D、日式景 149、婚纱照欧式场景的特点是以建筑物等为背景,如教堂、宫廷建筑( )等。 A、名山胜景 B、民居 C、高楼大厦 D、客厅、花园 150、婚纱照场景从造型效果上的分类为:( )、立体景、投影景等。 A、平面景 B、园林小景 C、油画景 D、绘画景 151、( )在婚纱摄影中有助于人物的造型,渲染气氛,传递感情,丰富色彩,美化画面,揭示主题等的作用。 A、道具 B、光线 C、拍摄角度 D、用光方法 152、婚纱照服饰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晚礼服系列、日式和服系列、中式结婚礼服系列等。 A、欧式婚纱礼服系列 B、美式婚纱礼服系列 C、英式婚纱礼服系列 D、德式婚纱礼服系列 153、拍摄婚纱照的灯光要符合胶片( )的要求。 A、色温 B、感光度 C、宽容度 D、感光性 154、婚纱照对闪光灯GN指数的要求是不能小于( )。 A、GN50 B、GN60 C、GN70 D、GN80 155、婚纱照要求灯具数量充足,原因是( ),光型变化丰富多样,要顾及被摄人物整体及背景光亮度,营造出细腻的光型效果。 A、婚纱拍摄的场景较大 B、灯具充足更显气派 C、灯具少不能吸引顾客 D、企业有实力 156、婚纱照闪光灯常用的附件有( )、遮光板、聚光筒、蜂窝罩、滤光片等。 A、柔光箱、反光罩 B、遮光罩、快门线 C、动感镜、测光表 D、中焦镜头、标准镜头 157、婚纱照效果镜最常用的品种有( )。 A、柔光镜、中空镜、星光镜、彩虹镜、动感镜、渐变镜 B、反光镜、滤光镜、UV镜、三棱镜、偏振镜、增距镜 C、五棱镜、中黄镜、橙色镜、绿色镜、近摄镜、平光镜 D、太阳镜、放大镜、莹光镜、滤色镜、色温镜 158、婚纱照人物站姿脚位取( )站态为宜。 A、小跨步或丁字步 B、并排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