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昨天下午,市教育局从近百位报名者中随机选出了10名市民,以及6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位教育行风监督员和1位民主党派代表等,观摩了中考阅卷现场。我市中考首次采取的完全计算机网上评卷模式,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中考阅卷点分设在扬中、扬大附中以及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三所学校。大家在观摩中,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阅卷老师每人面对一台电脑,而不是面前一摞试卷埋头批阅?
原来,我市今年中考的7门科目首次全部实现计算机网上阅卷。除了已为人熟知的客观题考生一律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答题外,主观题也使用上了答题卡,考生作答时,统一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
中考结束后,全市36万张答题卡均被输入计算机,客观题由机器完成阅卷;主观题则由评卷教师在计算机网络上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进行评分,最后由计算机对考生的分数自动合成。这样一来,评卷老师甚至连笔都用不上,就可以完成阅卷。
据悉,阅卷时,每个老师只看到所评阅的一个小题,无法看到考生姓名等个人信息。
为确保评分足够客观公正,主观题的评阅采用了“2+1”评卷模式,即每道主观题均有两名阅卷老师背靠背分别评卷,如果两者之间的误差在设定范围内,则系统自动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该题的最终结果;如果上述两评卷结果的差值超过设定的误差阈值,则由第三名阅卷老师(阅卷小组长)进行仲裁。
据了解,每种题型的误差阈值都已提前作了设定,如语文的默写题,由于答案固定,其误差阈值就设定为0分;而英语作文,两位评卷老师的评分差距如果在3分以上,则必须由第三位老师进行仲裁。
市民们对这种评卷的方式均表示满意:“英语作文20分,两个老师打的分差在3分之内,平均下来最多1.5分,可以接受。”
然而有些市民还是担心:像作文这样的题型,老师主观因素可能会发挥很大作用,尤其是如果初三老师来阅卷,会不会凭印象发现自己学生的作文,从而有所偏向呢?
对此,阅卷点负责人的解释打消了市民的顾虑:“今年语文学科以及英语作文,继续实行初三教师回避制度,即由高中或初一、初二的老师进行评阅,再加上2+1的评卷模式,可尽量保证打分客观。”
听了解释后,市民们表示,中考阅卷没有空子可钻,“孩子的分数,放心了。” 记者 王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