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新理念。试题既紧扣双基,贴近生活,又突出能力要求,形式平稳新颖。试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试题以初中学段的知识与技能为基准,选取的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试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整卷阅读量的合理性;试卷的语言、图形、文字能关注学生特点;试题的背景突出公平性;试题的难易呈现一定的坡度,凸显出中考命题对实际教学的导向作用,彰显了中考的人文精神,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试题体现了以下几方面倾向。
首先,整体设计结构合理,呈现方式简洁美观。全卷试题搭配合理,结构分明;题目由易到难,有较好的梯度;题目叙述准确,简洁明了,无歧义,方便学生理解题意;文字、图形、表格的呈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命题者的意图能准确无误地被学生理解。
其次,更重视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全卷注重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考查。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70%左右,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关联性较大的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等知识仍为主要考查对象。通过归纳、猜测和推理等能力考查,渗透新课标中关于课题学习和综合实践等探究能力的要求。
另外,强化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凸显数学意识。试题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重要思想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加强了对归纳、分类、观察与推理,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在试题中都有充分的体现。通过问题的解决有效地考查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这样的命题导向,有助于引导广大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突出数学本质,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总体来说,此次数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收集相关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7题,本题以能源为背景,建立函数模型,以此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试题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采用文字、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