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记者黄小路报道:19日16时10分,为期三天的2008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全部结束。本次考试科目为6科,部分设区市增考“地理、生物”综合科目和理化实验操作。
中考现场 记者黄小路摄
据悉,省中招办组织的六个巡视组在中考期间分赴各地进行了巡查。今年中考继续坚持考生家长巡视制度,接下来,以县(区)为单位组织的考生家长代表还将对中考评卷、登分和录取等阶段全过程进行监督。
考生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如果认为某科目成绩有误,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三日内,到毕业学校登记,当地中招办在收到登记表三日内将查对结果反馈给学校,然后由学校将查对结果通知考生。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以及“均衡生”分数线将在7月上旬由各地中招办对社会公布。
中考结束后,本报邀请了各中学名师对今年的中考六门学科一一进行了点评。
语文:现代文阅读拉开分数距离
点评人:肖超辉(南昌八中初三语文把关老师)
整体而言,今年我省中考的语文试题比较简单,较去年来说更容易,只有几道题目稍难些。整张试卷的难度集中在现代文阅读一块,考的大多是课外的东西,注重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平时积累、理解能力和表达方式。今年中考语文作文比去年降低了难度,属于“半命题”作文,不容易跑题。考生考后普遍反映较好,不像以往“话题”作文一样难以把握。(首席记者徐娆)
数学:考题灵活利于发挥
点评人:吴洁(南昌三中数学高级教师)
总体来说难度适中、知识结构的考查覆盖均衡,学生们反映,考题难度比较适应,比平时训练卷容易。常规题中,设置考生自由发挥空间的活题仍然较多,有利于考生自如地发挥,但是易丢分,相对而言,更适合基础知识扎实和思维活跃的考生。一般来说,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及复习到位,考100分应该不是很难。(见习记者王欢)
英语:听力偏易 作文贴近生活
点评人:吴梅(南昌三中初三英语教师)
总体来说,与去年相比,今年英语考试整体难易程度差不多,没有新题型的变化,难度比较适中。英语听力相比去年稍容易一些,没有特别难的题目,形式题型均没有太大变化。书面表达也沿袭了去年的考核形式,共有两篇作文。两篇作文都比较贴近考生学习生活,确切的说是贴近现代生活,考生普遍感到有话可说,难度也不是很大。(见习记者王欢)
政治:考题不难但有创新
点评人:刘国宝(南昌市豫章中学初一年级组组长高级教师)
今年中考政治试卷不难,比较基础,平常凡认真学习的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与去年相比,试卷有三大特点:一是时事政治性强,对热点涉及多、集中;二是考题设计平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开放性强;三是具有创新性。第16题“请你探究”题的形式创新,在考卷上注明了希望考生自主作答,鼓励创新,这是今年政治中考命题的一个最大变化和新亮点。(首席记者徐娆)
物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点评人:官山水(创世纪综合学校中学高级物理教师)
物理试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抓住了物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更抓住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落实。
试题没有超课标的难度题,但考生要得高分并不容易,整套试卷估计难度值在0.6。此外,物理的沪粤版教材每隔两三年都会更新,会融入很多现在的生活实例,我们要能注意到教材的变化,更有利地协助我们中考。(记者万里庆)
化学:试题难度稳中略降
点评人:艾坤明(创世纪学校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总体而言较去年难易程度相当,但稳中略降。其呈现的特点是将化学与社会、生产、技术、环境问题相联系起来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以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环境关系的社会现象,用化学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拉开考生分数的题目在第23题。试题注重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记者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