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09年大连市中考命题安全保密工作会议在沙河口区进修学校召开,所有命(审)题相关人员都签订了这样一个承诺书,保证“管好自己的嘴”。他们将在未来的30多天里,被封闭在一个小院内进行命题工作,不仅不能见人,连通话也不允许。
随着中、高考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对于中考命题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保密规章制度与管理规定,以保证中考公平、公正。每个学科有30-40名老师作为备选人员,建立命(审)题人员资料库,由计算机随机排位抽取人员进行命题工作。
命(审)题人员要按照回避制度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子女或直系亲属参加中考或当年参与编写考试辅导材料以及是否担任考试年级教学任务等信息,三年内不以任何理由举办或参与任何形式的针对中考的辅导活动,不发表与当年中考内容相关的文章。
入闱时不携带手机和录音、录像设备,不携带磁盘,不对外泄露与命题有关的任何信息。入闱后进出工作地点的所有物品主动接受安全保密人员的电子扫描仪检查。命题地点统一发放不能无线上网的电脑,手机信号屏蔽器24小时开启。命(审)题人员活动时要保证3人或3人以上,其生活垃圾每天封入塑料袋中,经检查后方可丢弃。
保密室安排保密员及武警轮流值班,每隔一小时巡回检查,保证命(审)题人员用餐、休息等任何时间都有人值班,夜晚用封条封住门窗。
市教育局局长骆东升说,命(审)题人员要过“三关”———人情关、利益观、名利关,保证中考公平公正的进行。他还表示,如果违反规定,主动接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和组织给予的纪律处分,真正参与命题工作的人员是不会散布任何有关中考信息的。因此,考前社会上有人散布的试题信息均为假消息,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